“而且實際上,如此整頓一番後,那些心向我大秦的,也可以更好更順利地融入大秦,對於他們來說其實也是一件好事。”
“剛剛內史騰的反應,侍中也看到了,大秦國庫雖然富裕了不少,但是要維持如此多的福利政策,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可不能輕輕鬆鬆就給了出去。”
“哪怕是有了專門的條例,但是享受不到的人,看著其他人可以享受到,難免也會有嫉妒之心,平添事端。”
“還不如讓這些不穩定因素,早點消除來得好。”
“而且去除一部分之後,騰出空間來,才好方便我大秦進行移民,真正實現長治久安。”
嬴羽耐心的講解著。
“太子殿下高見!”
“隻是城郭之地多是戈壁,彆說是和如今的大秦本土相比,就是比之大草原,也是遠遠不如,隻怕百姓遷移的積極性不是很高啊!’
頓弱再次提出了新的問題。
之前朝廷提倡百姓遷移往遼東參加遼東大開發,一開始雖然也取得了一定效果,但是遠沒有達到預期的地步。
其根本原因,就是因為大部分百姓嫌棄遼東太寒冷,富裕程度也遠不如中原。
直到遼東大運河項目立項,整個大秦百姓都看到了遼東的希望,移民的積極度才真正達到了朝廷希望的預期。
至於大草原上,雖然也陸續建設起來數十座堅固的水泥混凝士城池,但是真正定居下來的,也就是祖上就有放牧傳統的烏氏等部分家族,以及大秦各處軍馬場抽調過去的人手,加起來不過是十餘萬而已。
和方圓數千裡的大草原比起來,這十餘萬人,數十個城鎮,根本就算不上什麼。
遼東和大草原都是如此,那更加貧瘠的城郭之地,百姓們會積極遷移過去嗎?
而人口比例的重要性,頓弱自然是清楚得很。
“其實城郭之地,也不完全都是戈壁荒涼,比如這樓蘭就是一處風景十分優美的綠洲,堪稱塞上江南都不足為過。”
“如今不發達,主要是還是交通不便利的原因,除了前往波斯和天竺郡的商隊,很少有人會經過那裡。”
“隻要我大秦拿下此地後,能興修起方便的水泥直道,將道路通行能力提上去,商貿往來多了,自然就跟著發展起來了。”
“經濟好了,願意前往定居的百姓,數量自然就多上去了。”
此刻的大秦,由於環境破壞較少的原因,沙漠戈壁比起後世麵積可要小得多,綠洲也要多上許多。
比如這樓蘭國,就是一處方圓百餘裡的大綠洲,風景秀麗堪稱是旅遊最佳景點。
後世之所以消失,純屬樓蘭自己作死,為了大興土木把樹木砍伐始儘,失去了防護欄的保護,綠洲逐步被沙漠侵吞所致。
隻要大秦做好環境保護,城郭之地,作為前往西域的必經之路,還是很有開發潛力的。
反正孔雀王朝苦力多得很,除了興修道路之外,植樹造林也是一把好手。
而陸上之路的完全打通,配合上越來越興旺的海路,就是大秦永久掌控西域的根本。
到時候,大秦西域都護府也可以逐步取消,改成正式的所屬郡縣了。
這才是嬴羽真正想要的。
不過很快,嬴羽就發現了一個新的問題。
大秦現在的郡縣,似乎有點太多了。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