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雀王朝投降大秦之後,他們的子民不但沒有成為奴隸,還過上了以前想都不敢的生活。
因此,孔雀王朝當地百姓,對於大秦各種新型工廠的支持,那是空前絕後的。
比起大秦,內陸老舊行業裡的勢力不希望新興行業興起。
在孔雀王朝從上到下,幾乎所有人都希望,能夠建立更多的工廠。
因為這樣,他們就會得到更多的利益。
這種想法,正好和大秦相反。
大秦內部,普通百姓對於新興工業的發展,其實並沒有太多看法。
不過那些老牌貴族,豪紳等大多數,其實都是抵製新興工業的。
隻不過以前有嬴羽在,一直壓著,所以才沒有爆發衝突。
可自從嬴羽離開大秦之後,再加上暗中有人挑撥,現在兩股勢力已經到達了爆發的邊緣。
而隱藏暗中的那些陰謀者,此刻就在孔雀王朝地界。
對於他們而言,資本在這裡萌芽,並且正在茁壯成長。
毫無疑問,現在孔雀王朝這片土地所代表的,就是新興工業的勢力。
孔雀王朝向大秦投降,大秦也接納了他們。
從從明麵上來說,即便孔雀王朝的百姓也是大秦的子民。
可是孔雀王朝歸入大秦才有多長時間?
這麼短的時間之內,無論是血緣還是心理上,都不可能真正的統一。
所以在很多秦人心中,孔雀王朝的百姓就是孔雀人,根本不能跟秦人相提並論。
同樣的在孔雀王朝百姓的心中,他們雖說此刻是秦人的身份,而實際上他們也還沒有把自己當做大秦的一份子。
這樣的情況不是短時間之內可以改變的。
三代之內能夠做出重大的改變,都已經很不錯了,而擾亂大秦的陰謀者所利用的正是這一點。
本來在民族之上就存在著不可跨越的鴻溝。
此刻又在新舊兩種工業理念之間,產生了非常嚴重的衝突和矛盾。
他們在暗中經營這些矛盾,為的就是讓新舊兩種觀念不斷對立。
陰謀者所做的事情,就是要把新舊兩種觀念之間的緩和區域徹底抹平。
本來如果沒有他們暗中策劃煽動,那麼老舊的觀念,必然會緩緩的被淘汰。
因為市場的大勢所趨,會迫使舊行當的人,從思想上做出改變。
但是這是需要一定的時間。
而陰謀者所做的,就是把這個緩衝的時間剝奪了。
並且明裡暗裡的挑撥,讓本就存在矛盾的兩種觀念,不斷對立。
隻是就連他們自己也沒有想到,嬴羽在歸來的途中,竟然會遇到海難。
原本他們打算等嬴羽回國之後,立馬引爆兩種勢力之間的矛盾。
到時候必然也會給大秦的天下帶來極大的混亂。
這一變故,讓他們不得不從新謀劃,改變之前所布置的一切。
事情出乎他們的預料,不過結果,卻比他們預想的好了太多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