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大秦征兵一事,朝中大臣非常看重,隨後他們做出了一個不約而同的決定。
那就是,各自挑選出年齡合適的子嗣,讓他們應征入伍,進入軍隊。
原本在今日大朝會之前,眾大臣們其實並沒有這樣的想法。
因為如今大秦的官府製度,對於做他們這些當官的而言,實在是不怎麼友好。
即便是拚命的賣力求得了一官半職,但如今在大秦做官和十幾年前,那是根本不一樣了。
因為嬴羽當上皇帝之後,製定了很多律法,限製官員的權利。
不僅如此,越是重要的官職,所受到的束縛也就越大。
雖說比起普通人來說,所得到的回報也是毋庸置疑的。
但不得不說的是,如今的大秦混個閒職才是比較舒服的。
在這朝堂之上的爾虞我詐,權力鬥爭,在嬴羽上台之後,那是決心要從根上剪除。
所以此刻培養自己接班人,或者是扶持後代之事,大臣們其實並不算積極。
對於他們來說隨緣就好,自己的子嗣想做官就去做官,不想做官,不做也就罷了。
然而這次卻不同,嬴羽早在之前就已經說明過。
未來對世界用兵,它必然是要禦駕親征。
這跟著皇帝跑的兵,以後功成歸來,那不管你朝廷再如何限製官員。
這些開疆拓土的大功臣,也絕對是個頂個的實力支柱,必然能受到皇帝器重。
萬一這些人再真的有本事,那未來的成就可就無法想象了。
很多有遠見的人此刻早就已經意識到了,在未來,大秦的版圖必將超乎他們想象的擴張。
那些擴張出來的地方,總是需要有人管理的吧?
到了那個時候,雖說在大秦境內做官比較難。
那也是因為容易監管,嬴羽這位皇帝陛下管的嚴。
可如果到了很遠的地方呢,比如使者一來一回就要花上一年時間的地方。
那才是真正的山高皇帝遠。
如果能成為那種地方的封疆大吏,說點不客氣的話,那就是換個地方做了皇帝。
這些話說出來的話,可能是大不敬的謀反之罪,可實際上的情況就是如此,大家心中都有數。
而不管未來的疆域有多大,也是有限的。
能夠出任封疆大吏的人,自然也會有人數上的限製。
想要爭取這樣的機會,在如今的大秦,已經不能靠朝堂之中的政治鬥爭來實現。
唯一的希望,就是讓自己的後代進入軍中,跟隨皇帝遠征,立下功勳。
......
完成了工作安排之後,嬴羽則是來到了後宮。
這段時間以來,王瑩的情緒已經穩定了下來。
對於之前嬴羽遇險之事,因為他不知道事情的真相,所以一直以來他都是傷心欲絕。
當初嬴羽遇難的消息,要不是考慮到嬴鴻還小,王瑩甚至生出了隨嬴羽而去的想法。
之後嬴羽回來看到王瑩憔悴的樣子。
他除了心疼之外,更多的還是愧疚,為了自己的計劃,讓家人承受了生離死彆的痛苦。
雖然心中愧疚,可是嬴羽始終沒敢讓王瑩知道,自己是有意炸死的。
否則的話,他真不敢想象,自己之後還能不上上床了。
還好,馨兒小丫頭遵守約定,一直沒有把此事告訴王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