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是最終他決定,把出征的時間提前半年。
三年的時間是三年前所定下來的,這個時間的確定,是根據當時大秦的情況來決定的。
如今大秦的發展已經超過了贏羽的預期,所以相應的之後進行的策略也可以適當的提前。
提前半年,並不會影響贏羽要做的事情的成功幾率。
隻是有一些策略需要做出一定的改變。
然而這也不算什麼複雜的事情。
於是贏羽擬定好了策略之後,直接下發了通知。
這個時候為期半年的征兵時間也差不多要結束了。ъigetv.
所以行動的提前並不會影響征兵的進度。
因為他們本來就是計劃用半年的時間征兵,再用一年的時間來訓練。
如今要提前出發的話,訓練的時間可以縮短。
此刻大秦的士兵裝備,放到正麵戰場之上,已經不是什麼訓練可以彌補的了。
贏羽把此事通知下去之後,嶺南之地的戰報也傳了回來。
這場戰爭的結果自然在贏羽的預料之中,或者說這本來就是他要求達成的效果。
隻是贏羽也沒有想到虞子期的能力如此出眾,能把他交代的事情,做的如此完美。
想了想,贏羽將最新製定好的策略,傳到了嶺南。
對世界用兵的決定,大的決策,贏羽心中已經有腹案。
此刻需要詳細計劃的則是大策略之下,具體的行動方案。
戰略的大體方向贏羽心中有數,可這具體的行動方案,是需要下發到他手下的每一個將領之中的。
隻有這些將領知悉行動詳情之後,才能更好的帶領士兵進行配合。
這絕對不是一件輕鬆的事情,畢竟贏羽要做的事情,是空前絕後的。
之前在這片土地之上,無論多大規模的戰爭,其實說到底不過從南打到北,從西打到東。
戰爭所涉及到的版圖,也是有限的。
可接下來馬上要進行的戰爭,卻是不一樣的。
放在宏觀的基礎上來說,這或許可以說成是第一次世界大戰。
在贏羽的計劃中,這一次出征主要針對的敵人,就是印度。
因為在贏羽的計劃之中,印度是一個重要的跳板,拿下印度,他後續的計劃,才能逐步展開。
隨後,贏羽召見蕭何和陳平。
贏羽的想法是,日前印度的軍隊剛剛在嶺南之地戰敗。
不過因為贏羽之前的交代,此刻印度的將領們,必然會認為大秦的實力也就那樣。
會把他們戰敗的原因歸咎於大意。
所以贏羽判斷,印度多半會卷土從來。
這第二次的戰爭,贏羽的打算是,直接用大秦最強的力量正麵擊潰他們。
不給他們任何喘息的時間,大軍開拔,直接從嶺南之地一路殺到印度,以最快的雷霆手段拿下印度全境。
為大秦之後的兵線糧草供應提供跳板。
贏羽說出此事並不是還要再商議這個決策,這是他已經決定的。
之所以交代蕭何和陳平兩人,是需要他們幫忙分析,還需要注意什麼可能出現的變故。
一番分析之後,蕭何很陳平,都認為贏羽的決策可行。
唯一需要考慮的問題就是,如此快速的暴露了自己的鋒芒,可能會讓世界其他國家警覺。
一旦他們聯合起來,即便是大秦很強,但要應對恐怕也不會輕鬆。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