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就是打下來的土地,需要有人管理,而大秦的士兵需要繼續拓展疆土。
所以隻能留下很少的一部分人,很少的一部分人管轄太大的地區,這對於他們來說本就是一件困難的事情。
再加之,大秦對於非洲土著而言,就是赤裸裸的入侵者,這樣管理的難度更加巨大。
所以那邊雖然不是主要的戰場,但也絕對不能輕視。
三人商議了一番,贏羽最後還是決定,派兵支援王離。
這贏羽派出的這一支軍隊,就是上次在嶺南港口擊敗印度的海軍新兵。
贏羽原本的打算,是讓這支海軍新兵暫時留在嶺南港口,繼續抵抗印度軍隊第二波的進攻。
但如今看來的話,已經沒有必要了。
那虞子期也就沒有必要繼續留在此地,帶著援兵儘快前往非洲,對大秦日後世界的規劃,也有極大的好處。
至於應對印度第二波的進攻,贏羽打算親自上陣。
當然這一次贏羽依舊打算用新兵,而且是剛剛報名參軍的新兵。
大秦征服世界的腳步,被贏羽提前了半年。
這半年的時間裡,贏羽需要把之前計劃一年時間的準備全部完成。
這毫無疑問是一個非常考驗他統籌能力的時候。
從今日早上,三人在禦書房進行了各式的討論,一直到深夜,陳平和蕭何才離去。
今日三人確定了此後,攻占印度一個大概的作戰方略。
自然不可能一日之內就解決所有的問題,今日先定下了基調。
再詳細的事情再通過各個小節不斷的完善。
這半年的時間足夠用了,贏羽走出門外,看著漆黑的夜空。
終究還是長歎了一口氣,他心中的計劃連對始皇帝都沒有說出來過。
其實贏羽心中想要做的事情,除了弘揚華夏民族文化,更是要替後世的華夏討回一個公道。
贏羽從來不是一個聖人,他也從未以此自居過。
即便兩世為人,但他的經曆,他的思想都不可能讓他成為一個聖人。
所以贏羽也從未有過如此奢望和打算,那或許是一個在精神層麵上他無法觸及的高度。
既然如此,那也就不再去追求那樣的境界。
贏羽的性格是有仇必報,血債血償,以牙還牙,以前的他隻是一個普通人,能做的並不多,也沒有能力多做。
可是現在他是大秦的皇帝,他有了討回公道的能力。
不需要將什麼道理,更不需要講什麼仁義,他隻需要把曾經在這片土地上發生的事情,百倍的奉還回去就行了。
你八國聯軍,入侵華夏,那我也同樣入侵你們的領土。
你八國聯軍火燒圓明園,那我就讓你們的國家在這個世界上消失。
至於這個年代的那些人是不是無辜的,贏羽從來沒有考慮過,也不會考慮。
血債就需要血來償還,彆人流血與我何乾?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