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陀王朝的國王看著周圍的幾個人疑惑的問道。
上一次印度遠征,最終以失敗告終。
並且還是非常徹底的失敗,這在將領的彙報之中,是因為他們遭受到了大秦的陷阱。
可是這些畢竟隻是他們的一麵之詞,事情的真相到底如何,現在還沒有調查清楚。
難陀國王,並不是不相信自己手下的將軍,隻是他覺得此事有些蹊蹺。
以印度軍隊的強大,即便敵人早有埋伏,可也不應該一敗塗地。
畢竟難陀王朝的軍事能力,是早已經驗證過的。
不然也不可能從十八國亂戰之中殺出來,成為這片土地的主宰。
難陀王朝的強大是有目共睹的,怎麼可能因為遭到了一些陷阱,就徹底失敗。
這樣的說辭,實在是有些難以令人信服。
根據回來將裡麵的描述,他們在遭遇陷阱埋伏的情況之下,還是差點就打贏了大秦的軍隊。
如果這樣的彙報屬實的話,那重新集合更多的軍隊,也有可能直接殲滅大秦。
可如果這其中還存在變數,這一切就不可知了。
此刻難陀國王擔心的,就是那不可知的變數。
他們雖然強大,可是畢竟距離大秦太遠了。
彆的不說,光是從印度抵達大秦的嶺南港口,就已經非常不容易了。
這一路上,光是各種物資的消耗,都是一個天文數字。
如果大秦真的很弱,那還好說,隻要能拿下大秦的土地,這一切都是值得的。
可如果大秦並不像表麵上看到的這麼弱,他們再一次失敗,那就不單單是物資損耗的問題了。
隻是當難陀國王,將這次疑問提出的時候,他身邊一名白衣大臣直接拍桌子說道:
“如果不派兵的話,那我王朝的士兵豈不是白白犧牲了?”
開口說話的大臣是難陀王朝之中權力最大的一人,他一開口之後,旁邊的十個人之中立刻有六個人地下了頭。
他們擺明了就是要支持說話的這個大臣。
隻不過也並不是全部人都在支持他。
坐在他正對麵的一個大臣,不等難陀國王說話也是開口反駁。
“國王的擔心並非沒有道理,如果這是敵人的計謀,那我王朝大軍傾巢出動才是自取滅亡,到時候你擔當得起嗎?"
這一位黑衣大臣同樣也是位高權重之人,隻不過從這桌子上的人員狀態就可以看出來,他的勢力並不如剛剛開口的那人。
隻不過即便弱也弱不了多少。
白衣大臣怒視著自己的老對手,也是冷笑一聲說道,“那如果不這樣王朝聲譽受辱的罪責,你就承擔得起嗎?"
兩人就在這巨大的會議桌之上爭論了起來。
此刻的難陀國王,就如同虛設一般,隻能看著眼前兩人爭辯。
至於其餘人,也是不敢開口說話,隻是各自支持著自己的領頭人。
不時的,他們還把眼光投向主位上的難陀國王。
他們心中或多或少在這個時候都有一些苦澀。
眼前的這個國王,雖說明麵上還被大家尊為國王。
可是如果要和上一任難陀王朝的王相比,那差的簡直不是一星半點。
才能之上自不用說,現在的難陀國王太過年幼,閱曆和經驗少之又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