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陀國王是一個懂得隱忍的人,一路走到現在,他還能存在於權力鬥爭的夾縫之中,跟他這麼多年的隱忍也脫不了關係。
贏羽雖然說已經預料到,難陀國王會做出正確的選擇,可是他卻沒有想到,這位和他年紀差不多的王者,竟然會在眾目睽睽之下,跪在了自己麵前。
不管怎麼說,難陀國王也是一個強大王朝的國王。
如果在外交上說的話,那他和贏羽其實應該是同一個等級才對。
而此刻他竟然跪在了贏羽的麵前,這對一個國家的國王來說,已經是他能拿出來的最大誠意了。
隻不過贏羽雖說有些意外,但是也不會因為他這樣的舉動而額外給予他更多東西。
因為贏羽清楚難陀國王之所以會如此做,是因為他手中並沒有什麼權力。
說白了還是為了自己的利益罷了。
贏羽相信,如果現在難陀王朝掌權的是眼前的這位國王,那麼即便他知道大秦有多麼強大,也不可能輕易臣服。
“起來吧,你的誠意朕看到了。”
雖然說這隻是難陀國王口頭上的一個承諾。
但贏羽相信,事後他一定會遵守這個承諾,因為他已經見識到了大秦的力量。
如果他不能履行自己的承諾,對於大秦而言,無非就是選擇另外一個方式罷了,結果並不會有什麼區彆。
但這對於難陀國王來說,對於難陀王朝來說,另外一個方式,卻是滅頂之災。
贏羽相信,難陀國王不會愚蠢到那個地步。
兩人之間已經達成了協議,贏羽要求難陀國王,隨著大秦的艦隊一起前往印度。
他隻是親自下了一封詔書,詔書的內容就是讓蒙恬協助難陀國王,奪回難陀王朝的所有政權。
至於那些不服的反抗者,直接殺了便是。
當難陀國王看到了贏羽下的詔書之後,也是忍不住有些膽寒。
這個比自己年紀還要小一些的年輕人,他心中的殺意之盛,簡直聞所未聞。
那些驚天的殺意和果決,透過文字都能直逼眼前。
而贏羽所擬定的政策,與其說是要搬難陀國王,奪回屬於他的政權,倒不如說是贏羽要直接推翻打散如今難陀王朝的政權。
當然在這麼做之前也是有前提的,如果難陀王朝能夠主動的放棄一切把所有都交給難陀國王。
那自然可以兵不血刃。
可難陀國王心中早就已經搖頭,那些政治資源是白衣等人幾十年來,苦心經營的結果。
不知道犧牲了多少人,才把難陀王朝的大權攬在手中,又怎麼可能說交出來就交出來。
這對於那些掌握著如今真正權力的人來說,倒不如直接殺了他們。
然而贏羽的決策也是果斷,如果你們不交出來,那就殺了你們。
選擇的權利並不在難陀王朝這邊,相反,而是因為難陀國王的關係,贏羽才給了難陀王朝一次選擇的機會。
難陀國王在此行之前,他也想過來到大秦,如果真的獲得幫助,會是一個什麼樣的局麵。
隻是如今的發展已經超過了他估計的最好情況。
在他看來,如果大秦有著隱藏起來的力量,那足夠可以幫助他。
到時候他借助黑衣大臣的勢力,聯合大秦的力量,必然能夠推翻白衣大臣,奪回原本屬於他的權利。
到時候再許給大秦足夠的好處,這對於雙方而言,都是一個最好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