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是他低估了大秦的強大,也低估了大秦的野心。
贏羽的命令非常簡單,大軍開道,劍指難陀王朝,要麼降要麼死!
.......
在贏羽的吩咐下,侍衛帶著難陀國王,拿著贏羽的聖旨來到了嶺南港口。
這段時間裡,大秦士兵早已經集結完。
要不是有贏羽的命令先傳到了此地,在三日之前大軍就已經開拔。
今日,難陀國王隨著贏羽的聖諭來到了蒙恬的麵前。
他們來到的時間還早,蒙恬收到了聖旨之後,沒有絲毫耽誤,直接下令大軍立刻開拔。
難陀國王也隨著蒙恬一起走上了大秦海軍的旗艦。
對於贏羽的決策,蒙恬自然不會懷疑分毫。
隻不過他也有些好奇,難陀國王跟贏羽會麵之後,兩人之間到底說了些什麼?
這一路之上路程不短,難陀國王在軍艦之上,也是再一次見識到了大秦海軍的強大。
從戰敗將領的彙報之中,難陀國王並沒有看到有過類似的報告。
也就是說當日大秦對戰難陀王朝軍隊的時候,沒有派出這些戰艦。
然而這些戰艦隻是看起來都強的不可估計。
經過了不斷的改良之後,如今大秦軍用戰艦所配備的都是高能效的蒸汽機。
這些輪船在海上的行動速度,不是帆船可以比擬的。
而在海上的戰爭之中,船速度的快慢就直接決定了勝負。
再加上這些大船的旁邊,側舷甲板,所有地方都裝著一種難陀國王,看不懂的東西。
這便是大秦重炮。
雖說難陀國王並不知道這些東西的用途,但是他隻是看著這些東西都能感受到,一種撲滅而來的冰冷殺氣。
僅僅通過這種感覺,他就可以大致的做出一個判斷,這些東西必然是用在戰爭上的武器。
隻是這些武器到底是如何使用,威力如何,難陀國王並不知道。
在大秦艦隊前往印度的途中,艦隊所有將士,都在嚴格執行著蒙恬的命令。
難陀國王所見到的地方,沒有一個士兵放鬆警惕。
就一個簡單的崗位輪換,所有的士兵都用心在對待。
他們已經是如此強大的一支軍隊,但是在對自己的要求之上,還是如此的嚴格。
相比於當日從印度出發,想要進攻大秦的那一隻印度軍隊。
兩者的差彆可謂天差地彆,光從這一點來看兩軍交鋒的結果,其實就已經可以預料了。
此刻難陀國王心中隻有一個奢望,那就是他們國內集結軍隊的速度再慢一點。
如果難陀王朝大軍已經集合完畢,並且已經開始了行動。
又剛巧在海上和大秦艦隊遭遇的話,那戰鬥絕對是不可避免的。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