贏羽跟扶蘇並沒有什麼親情可言,畢竟贏羽是穿越者,而且兩人見麵的次數,一個巴掌都能數的過來。
扶蘇也同樣如此,他今天之所以來勸贏羽,也並不是因為什麼親情,而是因為大秦。
畢竟禦駕親征不是兒戲,更何況,贏羽要征的還是整個世界。
次日,始皇帝和扶蘇,先後離開了鹹陽城。
始皇帝開始了巡遊,而扶蘇則是回到了上庸。
此事過後,贏羽心中一直不敢輕易放下的一個負擔,在今日過後已經慢慢的不見了。
贏羽心中再沒有任何顧忌。..
他的想法堅定,對未來的規劃更是堅定。
如今所等待的也就是大秦拿下難陀王朝,再接著便是全麵戰爭。
為了這一天,贏羽可以說準備了近十年。
眼下他心中所奢求幻想過無數次的大事,就要開始了。
贏羽並不清楚自己此行,到底能不能得償所願。
但贏羽永遠都堅信,自己不舍晝夜,讓大秦不計代價的高速發展,這麼多年。
大秦本身的實力已經超過了這個時代,很多很多。
或許不光是這個時代,如今的大秦已經打破了好幾次時代的壁壘。
如果以這樣的姿態,都還不能實現贏羽心中的抱負。
那即便最後事不可為,其實對於贏羽而言,也不會有任何一點遺憾留下。
始皇帝走後,贏羽召見了三公九卿。
這是一次關於贏羽離開大秦後的商談。
在之前一年多的時間,贏羽已經檢驗過,把皇權分給手下三公分彆掌控,此舉可行。
接下來他要禦駕親征,親自率領大秦的士兵進兵世界。
這一次他要離開的時間絕對不短,所以對於之後的安排必須要小心謹慎,絕對不可出現一絲紕漏。
之前贏羽離開一年多的時間,這段時間之中三權分立成功的經驗,這一次需要吸取。
其中不足的和弊端,同樣也需要極力避免。
這一次不光隻是三公的事情,朝中最頂尖的大臣全都留在了大殿之中。
一個國家沒有皇帝,這即便是放在現代社會,其實也是非常難以想象的事情。
不管是什麼組織,總需要有一個牽頭的人作為代表領導。
這個人或許不需要特定的是什麼人才行,但一定要有這個人,因為他是整個組織精神的體現。
而現在贏羽要安排的事情,就是大秦的後續時間裡,可能長時間不存在這樣的一個人。
這對於大秦的朝政絕對是一個巨大的考驗。
同時這也是贏羽最為放心不下的事情。
他從不擔心大秦的軍隊有沒有能力對抗全世界,也不擔心自己所領導的軍隊,會不會有打不過的敵人。
他擔心的是自己離開大秦之後,這個大後方時間久了會不會出問題。
一旦後方出現了問題,那絕對比前線戰敗,還要更加危險。
所以此事是目前贏羽需要妥善解決的大事。
當年贏羽第一次提出此事的時候,遭到了滿朝大臣的反對。
後來贏羽迫於大層麵的壓力,也隻能暫且擱置。
上一次他離開大秦的時候,也是說走就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