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陀王朝之內根本從來不缺能人異士。
此中力大無比者,他們聽過也見過很多。
甚至有人可以和成年的公牛角力。
能夠徒手抬起千斤巨石,甚至可以一人用單兵武器攻破城門。
可畢竟那些都是傳聞之中百年難得一遇的人才。
不過這些傳聞,其中大部分都是誇大其詞,實際上那些人根本沒有傳聞之中的那麼厲害。
傳聞這東西,隻會越傳越邪乎。
而關於贏羽的傳聞,要是不那麼誇張的話,他們或許還會相信一二。
可他們得知的關於贏羽的傳聞,那已經不能用誇張來形容了,那根本就不是人力所能辦到的。
如此鼓吹,想來多半都是假的。
但凡隻要有一點是真的,都根本不需要如此吹噓。
所以原本在之前提出要在明日交接儀式上,用武力較量的方式來挫敗贏羽的威風。
這個計劃並不是有很多人讚同,畢竟贏羽敢親自領軍指揮作戰,本身肯定有一定的能力。
甚至說他是軍中的強者,也絲毫不誇張。
用這樣的方法的話,如果派的人手不能夠打敗他的話,那絕對是適得其反,讓贏羽的威望大漲。
不過,在那將領說出了關於贏羽的傳聞之後,他們卻改變了主意。
因為在他們看來,關於贏羽的一切,全都是吹噓出來的。
隻有實力不足的人,才需要如此吹噓,來鞏固自己的地位。
贏羽這個大秦皇帝,實力有限,那武力切磋這個計策就是可行的。
最終絕大部分難陀王的將領,同意了這個計劃。
敲定了一些細節之後,就是人員的挑選,
他們的最終目的,就是要讓贏羽在明日的交接儀式上出醜。
事情已經成了定局,先前開口反對的將領,也隻能無奈的搖頭歎息。
關於贏羽的那些傳聞,他雖然沒有親眼見到過,不過從大秦士兵談論贏羽時那狂熱的表現來看,他並不認為,那些傳聞都是假的。
隻是此刻大多數人都同意的情況之下,他也不可能再站出來反對。
第一是他的地位並沒有高到那個地步。
第二是這樣做事對他來說也並沒有什麼好處。
既然這是大家一致決定的,那如果到了最後出了問題,那也是大家一起承擔責任。
如果他自己貿然站出來,反對所有人的意見,那一旦出了問題,所有的罪責都要他一個人承擔,而這樣的責任他是承擔不起的。
所以最終他雖說心中歎息,但還是沒有再說什麼。
計劃已經選定之後,他們就接下來要打算的事情接著進行了討論。
此刻他們已經選定了如何挫敗贏羽的威風,接下來就是要討論如何利用合理的方式讓贏羽接受比試。
畢竟總不可能上去就直接派人動手。
那就不是要挫敗敵人的威風,是自己犯傻。
於是有將領提出在明日的交接儀式之上,讓難陀王朝的最高統帥提出以武會友。
至於托詞的話,就說這是難陀王朝軍中的傳統。
關於這樣的借口,放在全世界任何一個國家的軍隊之中都是適用的。
畢竟軍隊之中服從於強大的戰令,這是軍人們熱血的天職。
用這個理由當借口的話,大秦帝國,即便有懷疑,礙著麵子也隻能被迫接下來。
但這個提議,必須由難陀王朝的最高統帥親自向贏羽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