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左右兩邊的鄰居就上門回拜來了。
顧玖對這種應酬的事情,是能躲多遠躲多遠的,她覺得大家虛頭巴腦的你來我往,還不如練練針法呢。
前麵第一進裡,待客的正房這時候正熱鬨。
左邊鄰居家,正是杏花巷第一家,家主姓沈,在州學讀書。父親去世,和老娘還有弟弟一家,生活在一起。
今日是沈大郎的妻子姚氏,帶著他們的獨子沈喜寶,還有一個小丫鬟過來做客。
姚氏帶著兩色點心,還有一壇酒、一籃子桔子過來。雙方寒暄完,剛剛坐下,謝五郎就領著個婆子進來了。
高氏和徐氏迎上去,笑道:“貴府真是太多禮了,還勞你跑一趟。”
右邊鄰居家,高氏昨日拜訪的時候,都沒見到當家的太太,是個姓張的管事婆子出麵接待的,態度看似客氣,卻透著輕慢。
高氏是個豁達的人,人家看不起他們小門小戶,她也隻是儘了禮數,以後見麵點個頭就是了。
今日上門回訪的,還是昨日接待那個姓張的管事婆子。
拿了一匹細麻布,還有一包茶葉。
管事婆子一路走,一路不著痕跡打量院裡的布置,一邊還笑著寒暄:“我們太太說,遠親不如近鄰,您是個講究人,咱們不能失了禮數,這些都是些不值錢的,您彆嫌棄。”
徐氏迎上來,接過禮物,客套了一句:“讓你們太太費心了,快裡麵請坐。”
轉手把禮物交給謝五郎,示意他把拿走。
“我就不進去了,您家裡還有客,就不多打擾了,我家太太說了,等忙過這陣子,再來府上拜訪。”
管事婆子說著,連屋都不進,就要離開。
高氏和徐氏都不是願意熱臉貼人家冷屁股的人,徐氏就笑著道:“張媽媽管著一大攤子事呢,我們也不敢耽誤張媽媽的事,我送送你。”
徐氏把管事婆子送出門,目送著她往隔壁走,搖搖頭嘴角扯出一抹淡笑,轉身掩上門回去了。
姚氏的兒子沈喜寶約莫六七歲,正是上躥下跳,不安生的年紀,在姚氏身後乖乖站了這麼一小會兒,就安生不下去了。
高氏和隔壁管事婆子說話的時候,就一會兒拽一下他娘的頭發,一會兒踮著腳蹦躂兩下。
高氏回頭看到他這樣子,就笑了,跟姚氏道:“我家的幾個皮猴都在園子裡玩,沈太太放心的話,讓丫鬟帶小公子去玩吧,小孩子聽咱們大人說話,也怪悶的。”
姚氏還沒開口,沈喜寶就拍著手,“好啊,好啊!”
姚氏瞪他一眼,回頭吩咐小丫鬟:“小梅,帶少爺去園子裡玩吧。”
回頭跟高氏道:“咱們能做鄰居,可見緣分不淺,您可彆叫他什麼小公子,就叫他喜寶就成,您若不嫌棄,我就稱呼您一聲高伯母,您也彆叫我什麼太太,我娘家行三,您叫我姚三就成。”
姚三娘說話的語速比較快,神情爽朗,說話間透著爽利勁。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