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庭廊簷下,被羈押了長達半個月的駱清河望著頭頂的太陽,大口呼吸著外麵的新鮮空氣。
半晌之後,他轉過身,毫無征兆的捧著林河的雙手,一臉深情的說道:“林律師,今天還真是多虧你了!”
“以前,隻是在網上刷到過你的視頻,知道您法學律知識強悍!”
“但是今天我才知道,您不但法學知識強悍,而且法庭上辯論功夫也是一流。”
“今天要不是請你做我的辯護律師,結果還真是有些難以想象。”
林河微微一笑,不著痕跡的抽出了自己的手掌,正色道:“駱先生過獎了,既然收了你們的錢,自然是要竭儘所能,在法庭上保你無事的。”
“不過呢,還有一點需要提醒你一下。”
“今天的刑事辯護咱們這邊雖然贏了,但是如果,下次李文亮的親屬再次起訴你,要求你對李文亮進行民事賠償的話,結果可就難說了。”
駱清河臉上的笑容凝固了,乾巴巴的問道:“林律師,這話是什麼意思?”
林河解釋道:“就是說,對方要你賠錢的話,法院有很大概率判你輸!”
在我們國家,有個很有意思的現象。
一件案子,被告人或許刑事判決會勝訴,但是民事判決還是有不小的幾率會敗訴的。
當然,這並不是說兩者之間是對立的。
隻是因為,法庭對兩者之間斷案,需要的證據是不一樣的。
往往在刑事案件中,需要的證據需要更加詳實,細致一些。
而民事案件的證據,則是要簡單上許多。
例如,張三持刀殺了李四,檢察院想要以故意殺人罪對張三起訴,就要準備大量的證據。
首先,張三的殺人動機是什麼。
第二點,殺人凶器是什麼,又在哪裡?
第三點,殺人時間是什麼時候,地點又在哪裡?
等等一係列的問題,都要有鐵一般的證據,拿到法庭上。
不然的話,隻要有一點搞不明白,或者這些證據隻要有一點缺失,到了法庭上,檢察院就會敗訴。
而民事案件則是不然,隻要事實清晰,結果明確,法庭上根本不需要那麼多的證據,就可以判定被告敗訴。
最常見的案例就是,樓房高空拋物砸死人,如果找不到行凶者,法庭依舊會判定整棟樓的人對被害者作出賠償。
葉柔聞言,一臉緊張的看著林河問道:“啊,林律師,那該怎麼辦啊?”
林河一臉燦爛,露出兩顆小白牙道:“我隻是事先給你們預警下,沒必要那麼緊張。”
“首先,李文亮的家人會不會再次起訴你們還是未知呢。”
“再個就是,就算他們起訴你,到了法庭上,死者李文亮本身就是過錯方,就算是他們最終勝訴,其賠償款也不會像他們所說的那樣,有一百三十萬之多。”
“根據我的經驗來看,法庭也是會酌情考慮整件事情,最多也就是判你們拿幾萬塊錢,做一些人道主義的賠償而已。”
當然,還有一點,林河沒說,畢竟蓮花街那麼多中藥鋪呢,大不了這錢大家都平攤唄。
幾萬塊錢,平均下來,一家也就是幾千塊。
所謂花錢買教訓,讓駱清河他們出這幾千塊,那可是一點都不虧。
林河接著道:“如果有需要的話,可以再次來找我做辯護律師。”
駱清河夫婦長舒一口氣,“謝謝林律師提醒,我們倆知道了。”
告彆駱清河夫婦後,林河中午奢侈了一把,一口氣啃了六個老何鴨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