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按季向太後主朝周野)繳納錢糧;
第五,協商後可接受周野軍駐於荊州要地;
第六,雙方罷刀兵,民商互通
……
如果是直接領導,單是第一第二兩條路,周野就直接給他切了。
但這次不同,劉表打的目的是拖延,而周野的目的則是吸他的血。
完全把人換了,那不是成了吸自己人血?他還不樂意呢!
所以他想都沒想,以上全部一口答應了下來。
答應之後,劉表將向周野繳納第一的供錢,以表忠心。
這樣撿好處的事,周野當然不會拒絕。
但阻礙他徹底點頭的,是向朗提出的最後一條:“冠軍侯國並南陽、汝南之地,多有流民,百姓饑苦,難以養活,荊州願為冠軍侯承擔五十萬甚至更多流民。”
話說的很好聽,像是來幫忙的,其實就是要人口。
但在荊州集團看來,要這個出讓人口,周野是很願意的。
為何?
因為他養不活!
周野的地盤從冠軍侯國四郡開始算,往南有豫章和大半個長沙,往北南陽、汝南、沛國,再進司隸之地,又北連涼州,何其廣闊?
當中流民加上百姓、大族人口,或有七八百萬甚至更多。
但在這片區域內,可用的糧食卻並不多:
首先,冠軍侯國四郡,動兵不多,春耕秋收進行順利,應該存了一批糧食,也是周野集團的主要糧草生產地。
豫章是奪來的,但戰爭規模並不多,可豫章這地方極度落後,可利用的耕地有限,能保住自己就不錯了。
而南陽和汝南地大人多,都是兩百萬人口的超級大郡,問題是這裡先後經曆數年大戰,根本不具備寬裕的生產條件。
打仗之時,有個非常重要的軍事行動,叫做“破壞春耕”——就是不讓你種地!
衝到對方的地盤,把長一半的糧食割了,讓你軍隊餓肚子,讓老百姓沒東西吃,被迫外逃。
相對而言,搶秋收之糧,就沒有那麼缺德,終究糧食是人吃了,並沒浪費。
南陽發動了幾十萬軍隊的規模戰役,糧食早就被收刮乾淨;汝南盜賊橫行,又讓袁術攪了一頓屎,境內百姓都喂不飽。
至於司隸更是在之前被聯軍打成如廢墟一般,沮授在那呆了兩年,稍作發展,有所改觀。
但前後馳援漢中戰局,基本上把能調走的糧草都給調走了。
所以司隸也沒餘糧。
至於西涼更彆提了,但凡家裡能吃口飽飯,也不至於幾十萬人跟著董卓一群軍閥出來賣命。
而荊州呢?
荊州一直隻有小型宗賊之戰,春耕秋收都很正常,相對於其他地方的災難多發,這塊地也算是老天保佑,頗為太平。
至於老百姓餓肚子那是正常事,隻要沒到成大規模,都算治內安定。
在先前江夏造冠軍城的時候,荊州出逃了很多窮人,這一直讓劉表心裡不舒服。
所以這一次,他想趁機要些人口回來,同時向冠軍侯國的百姓傳遞一個概念:冠軍侯養不活你們,但我可以!
同時也告訴了荊州百姓一個道理:冠軍侯雖然打仗厲害,但治理天下不行,地盤越大,跟著他就越要餓肚子!
將來周野打了過來,也好上下一心抵抗;和平時期,則借此榨取周野人口!
這一條看似為周野考慮的條件,實則暗含了不少用意。
而且,周野養不活這麼多人口,與其等著內亂,不如送給劉表。
在向朗滿懷期待的目光中,周野笑了笑:
“此事,不允!”
向朗驚道:“這是為何?”
“五十萬百姓,豈是小數字?你們求和,卻要我這麼多好處,天下哪有這般好事?”周野一拂手:“此事不用再提。”
“哈哈哈!”
就在這時,門口傳來一陣大笑。
一人穿著放蕩不羈,頭發肆意披散,目視周野,帶著幾分譏諷,開口大膽:
“冠軍侯名震天下,不曾想卻是沽名釣譽、假仁假義、虛偽假善之輩!”
鏗!
馬超一把將腰間劍抽了出來:“你是活膩了,要我送你去糞坑裡喂蛆是麼!”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