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老太監所說,當時劉宏同時托付了兩個太監,而另一人已經死了。
萬年無聲落淚,行禮之後向前,打開皇封,從中取出一個錦盒。
錦盒中,除了聖旨外,還有幾篇賦文。
“《皇羲篇》、《追德賦》、《令儀頌》、《招商歌》……這都是陛下當初所作,是親筆賦文!”少府田芬驚道。
作為鴻都門學的校長,劉宏自身的文學水平也是不低的。
他把這些東西藏在此,無疑是為了增加聖旨的可靠性。
聖旨打開,和萬年公布的那一封,一模一樣!
“先帝用心良苦。”荀彧眼眶通紅。
那時,周野在北,他在洛陽,在劉宏的最後時光,他跟劉宏有過不少的接觸。
他很懂劉宏:莫名其妙落下的皇位,砸在貧窮的自己頭上。
嘗試掙紮之後,無法挽救的大局。
清楚透徹的知道,大漢已經垂危,徹底沒救。
地方勢力、朝堂勢力的複雜強大,讓他除了宦官,彆無所依。
自己死後,兒女將無所依……
沉淪、清醒、糊塗、迷茫……憑空出現的周野,成了他最後的堅定之處。
他希望周野能讓他的兩個兒子有個好一些的結局。
他希望周野能給他獨女一個依靠。
他更希望周野能替他擦乾淨屁股,將他昏庸的賬都給還了……
這封聖旨,最後還多了幾句話:
“朕深知,此旨有負曆代先帝,卻不負天下、不負百姓。”
“此旨啟時,朕已離世多年,身在九泉,唯有一願在:望賢婿掃清天下,再安百姓,以贖朕之罪也。”
“諸臣見旨,當兢業輔王,不得懈怠。”
社廟中,啜泣聲一片。
王絳、鄧淵、趙岐三人有些難以相信,有些許慚愧,更多的是失敗之後的失望與暗惱。
或許,還有一絲對昏君的憤怒。
張儉則雙目通紅,低下了頭。
唯有周野,麵色微沉,無喜無悲。
“將此旨請出。”
“傳本王令,除公示外,任何人不得靠近社廟半步。”
“違令者,斬!”
說完,周野行大禮之後,轉身退了出去。
剛到社廟門口,張儉彎腰行禮,一聲長歎:“張儉心中有愧,先前所許之職,不敢受之。”
“願解此職,為一草民。”
鄧淵三人大驚,隨後明白過來:這是以退為進,想借此保命啊!
聖旨被坐實是真,周野怎能不秋後算賬?
周野回頭,笑道:“張先生是擔心本王加害於你?”
“不敢!”張儉搖頭,道:“心有所誤,不敢再居官位,以免再誤百姓。”
周野略作沉吟,隨即道:“既然張先生無心瑣事,不如請你留居社廟,打理曆代先帝皇作,修書著作;同時把守社廟,如何?”
張儉大驚,連忙拜倒:“張儉疑王有罪,怎敢受此大恩?”
“領下便是。”
周野一揮手,道:“遺詔問題已解,當再歸大典。”
張儉留下了,但誰也不知道周野是真的放過了他,還是變著法算賬。
回到點將台後,王絳、鄧淵、趙岐三人,忐忑不已。
扳倒周野大旗的計劃徹底失敗。
接下來,就是看周野會不會憐惜名聲,從而放過他們了。
或者說,看他處理張儉,這真的是一個大度之人?
“本王要謝幾位,一解天下人疑惑。”周野大笑,道:“諸位不必擔心,事關天下,求證真偽,合情合理。”
三人大喜,同時拱手:“謝周王!”
“就這麼放過他們了!?”馬超不甘。
郭嘉斜了他一眼:“想得美。”
冊封照常進行,直到諸將領了賞錢,徹底結束,也沒有鬨出什麼幺蛾子。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