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軍襲南岸,南營水寨與胡綜聯合防守,短時難破。”
“南靠吳郡,吳郡尚未交兵,兵馬充沛,胡綜二人隻需防守數日,便能等到援軍。”
“我等若擊南營,效果甚微。”
聽完諸葛亮的分析,徐盛點頭:“有理,那打北麵呢?”
“北麵有高覽為要挾,孫權徐州之軍已是高度緊張,孫權之軍豈敢讓廣陵再添一路來軍?”
“我等擊北營時,廣陵之地暫無餘兵能來支援。”
“可以動的,唯有胡綜這一部!”
如果時間推算沒有出錯,現在孫權還在沛國,南麵的部隊在防備高覽。
即便有高人反應過來,也來不及了。
長江水軍不敢讓諸葛亮等人登陸北岸,就一定會冒險出擊!
“若是他們不依你言,坐看我等襲北營呢?”甘寧還是保持懷疑,道:“水戰不同於陸戰。”
他在暗示諸葛亮:我知道你在北麵打出了名氣,但問題水陸條件不同,最好能聽聽我們的意見。
“局勢使然,必然不會。”諸葛亮含笑搖頭:“水陸有彆,作戰需將軍之力;局勢無差,敵軍必依我之言。”
甘寧咧了咧嘴:“既有如此妙算,出軍如何安排?”
諸葛亮點頭,帶著眾人走到地圖旁。
壯闊長江旁,南北對峙的是廣陵、丹徒兩處孫權水營,停靠在丹徒方向的幾艘小船,代表著胡綜的水軍部隊。
而諸葛亮等人,則在偏上遊位置。
“徐文向先領一萬五千水軍大船往廣陵北營方向而去,但見營寨,便奏起鼓聲來。”
“南岸胡綜,聽這鼓聲,必然來援。”
“胡綜一至,徐文向即棄北邊水寨,轉身來戰胡綜,此刻擊起二通鼓。”
“二通鼓響起之時,甘興霸率衝舟而進,擊困胡綜。”
“同一時間,朱氏兄弟各備小船三千人,多帶火油,各於兩岸待命。”
“北岸之軍見胡綜被困,必來馳援;此刻徐文向擂第三通鼓,兄弟二人分頭並進,攻燒已空虛的南北二營。”
眾人聽得玄妙,但戰機已至,唯有執行。
徐盛帶走一萬五千人,且戰船上多備大鼓,用以傳訊。
古時作戰,沒有及時通訊手段,加上移動緩慢,往往一個信息差,就能決定戰爭的走向。
朱符朱皓分走六千人,甘寧的衝鋒水軍有五千人。
這樣一來,還剩四千人。
“我帶其餘人順水收船。”諸葛亮笑道。
徐盛率軍先行。
夜裡,西風悄然而起。
南北兩岸的孫權水軍,都時刻緊盯著江麵,防止敵人突襲,尤其是北麵。
同時,一支人馬全數向廣陵方向奔來——正是呂蒙。
“現在人馬不夠,即便趕到了也很難幫忙守住水營……”
他臉上滿是焦急之色:“讓各部防守,方有一線拖延之機!”
“將軍!”
這時,派去送信的快馬折返至他麵前。
“顧元歎怎麼說?”呂蒙問道。
“他說早已和二將商議好防守一事,主守北營。”來人道。
“還好!”呂蒙聞言鬆了一口氣。
守住北營,吳會遭難之後,還能借北營之船投送兵力過去。
“從這到廣陵水營還需多久?”他又問道。
“寅時可至。”
“好,今夜不歇,全速行軍!”呂蒙喝道。
落夜之前,顧雍又去巡視了一遍水營,這才回到廣陵城歇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