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斬殺孫權,封鎖武力點返還大,當前武力點107.”
“鎖定壽命與聲望,進行1.5倍返還。”
“除掉孫氏政權,權力徹底收歸中央,完成進度三,獲得【太醫宮】。”
“【太醫宮】:人口存活、傷勢複原、病患醫學係統,轄區新生人口存活率翻倍,隨年限不斷進步;建築所需:【醫學館】2,聲望值十二萬,黃金萬斤。”
“徹底完成任務【大漢氣運】;獲取丹藥【皇嗣氣運丹】3。”
“【皇嗣氣運丹】:子嗣將繼承宿主單項能力。”
“宿主攻略會稽、吳郡、彭城國、下邳國、廣陵郡,統化山越之地,徹底統一揚州,占據徐州半部;獎勵壽命二百年。”
“受張寧【延年】效果影響,實際獲得壽命三百年。”
“宿主徹底掃清該地頑固勢力,達成高度一統,變千年之頑疾,特彆獎勵壽命一百五十年。”
“受張寧影響……”
“孫權被除,所部基本歸零,恭喜宿主向統一的最終目的邁進重要一步!”
周野耳中,已被一大串的係統提示音擠滿。
隨著自身越來越強大,係統對於周野的幫助也越開始走宏觀路線了。
八個進度的八大建築,每一個都是跨時代的革新。
哪日八個建築全數落地,整個大漢的國力將以超生產力的進度邁進。
太醫宮,有了這玩意,周野麾下的傷員死亡率將大大降低,對於將領來說會是個好消息。
此外,直接翻倍的新生人口存活率,更是會推動人口暴漲。
在醫療條件全麵落後的古代,男女之間也缺乏相應的安全措施,生育率那是相當高的。
一家生個五六個,那都是常事。
生育率在線,但存活率極低,五六個裡能養大一兩個,那已經是祖墳冒青煙了。
至於活下更多的,那是大族的特權,普通人不配。
就是有命活,最後也沒飯吃得餓死。
見周野出神,眾人也不敢打擾。
孫權的屍體照舊橫在那,無人收拾。
“截下了不少人,但隻怕有些要緊的人逃走了。”張飛道。
張遼看向北麵:“東海……不知道大王是否會繼續進攻東海。”
吳國餘黨,活下來的都去了東海。
他們接下來無非就是兩條路:
第一,踏踏實實在曹操手下做個謀士武將,曹操勢力有所增強;
第二,利用自身的影響力,策反現在周野控製的原孫權地盤,將自己的作用和威脅最大化。
吳會已經被血洗,聲望極高的張昭也死了,泰山派也幾乎被殺了個乾淨。
還有如此作用的人選,不多了……
“不必撤回,就地紮營!”周野下達了一則命令。
眾人微驚,就地紮營,這是吐露不罷兵的意思啊。
難道,大王還要一路向上?
是打曹操,進一步擴大勝果,還是為了追殺窮寇?
這兩點,從當前來看,哪一點價值都有限了……
首先,曹操為了防禦東海,在冀州、兗州全麵戰略收縮;荀攸曹仁的出兵,也麵臨著底氣不足的考驗。
可以說,在軍事上,曹操要比孫權聰明了不少。
眾人懷著疑惑,將清掃工作交代下去。
主要將領,都紛紛進入了臨時搭建起的營帳。
“他的屍體呢?”和玉看了一眼外頭,道:“就那樣拋著麼?”
“他在我這是罪人,不拋屍還能如何?”
周野神情冷漠,道:“為主如此,如果沒人替他收屍,就讓他在那爛著吧!”
空氣裡還吹著孫權的血風,周野已經將曆史從他身上翻了過去,和諸將開始了下一步的討論。
隨軍的諸葛亮,立即提出了看法:“軍士由南及北,雖此戰時間不算長,但血殺未停,身心皆有所耗。”
“曹軍以逸待勞,心懷懼意、身無退處,更兼早有準備,曹操自領諸將防守,難以輕取。”
“廣陵下邳以北,大批百姓逃竄在野,亦不利於行軍。”
“劉備尚死攻長安,未曾退去。”
“孫權已誅,諸惡掃滅,吳國就此成灰;東麵可暫歇兵甲,以貫行先弱後強之路。”
諸葛亮認為,戰略目的達到了,沒必要讓後背再冒風險。
而且這一次的風險比打孫權要大的多。
畢竟,曹操的體量非孫權能比,他一定能堅持更長時間。
對於劉備劉璋等人來說,曹操是擋在前方的第一巨盾。
如果曹操出現崩潰之勢,他們會傾儘一切前來解救。
到了那時,怕死的劉璋估計都要搏上一把了。
對於諸葛亮之言,多數人點頭認可。
眾人商議時,一騎馬向此處而來,被周軍士兵團團圍住。
“你是何人,來此何乾!?”
眾人見來人打扮不凡,心道運氣不錯,大功上門。
來人下馬繳槍,道:“我乃吳縣人,吳王麾下顧雍。”
他麵色悲楚,雙眼通紅:“聽聞吳王崩於此,特來替他一儘臣道。”
“顧雍!?”
眾人不認得人,卻聽過這個名。
大魚,妥妥的大魚,送上門的大魚!
絕不能放過!
眾人眼中冒光,舉著兵器就要往前刺去。
顧雍吃驚而退,用手中槍撥開刺來兵器,大喊道:“顧雍可死,請諸位上告周王,準我替吳王收屍!”
好在大漢士子通六藝,不是後世那些隻知道嘴炮的文人可比,不然已倒下了。
可惜,軍士們不給這個麵子。
“收屍多費勁,陪葬吧!”
幾條槍過來,逼的顧雍手忙腳亂,長槍落地。
“且慢!”
忽然一聲大喝,將眾人止住。
王平正從後隊趕來,打算去見周野,恰好撞上。
他掃了顧雍一眼,頗為意外:“你是複叛之人,如今回頭,可知自己是死路一條?”
顧雍向王平拱手:“知曉。”
“那你還回頭找死?”王平麵露古怪。
去了東海,暫時脫離了周野控製地區,可以投靠曹操,也能歸隱山林。
顧雍哽咽落淚:“自古無曝屍之君,我王袒屍於野,人臣生亦難安。”
“你從哪得知,孫權死在這?”王平又問。
“見海西都有伏兵,我便知我王難度此劫。”
“趕來時,見周軍向此彙聚,便心中明了。”
一路走來,他還碰到了逃散的吳軍,從他們口中得知孫權離開時的淒慘。
顧雍向王平彎腰,道:“願將軍替我傳話周王。”
王平猶豫了一會兒,點頭:“行,你雖是個文人,倒也有血性,在這等著!”
說罷,他刀指諸軍士:“大王信來之前,誰也不準亂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