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依臣認為,其實漢中用兵與否,都無法影響到劉備征羌。”
“哦?這是為何?”
“因為劉備的重點依舊在防禦上,征羌隻怕不會動用過多的兵力……其次,他對漢中動兵,隻怕會是征羌得出結果之後。”賈詡道。
畢竟,漢中是盟友和敵人相互爭奪的地盤。
劉備真要把部隊開入這塊地,在劉璋那就需要大把的時間。
首先是益州內部意見統一,其次益州還得調配糧草給劉備。
拿到益州的糧草後,劉備才能著手出兵……如果征羌速度夠快,正好可以卡在這個準備工作的時間之內!
畢竟,對劉備而言,他肯定是不想自己征羌時周野來攻打自己的。
假使劉備在征羌進行中,發兵來打周野,那周野放開手打,也就不存在什麼大義問題了。
畢竟是你劉備手欠先動手的不是麼?
總不能說你掛個征羌的名號,就要求彆人被打不還手吧?
所以,最符合劉備利益的是:插手漢中籌備中——迅速取得征羌勝利——征羌勝利之後,又開始攻略漢中。
這樣一來,既可以避免征羌期間遭到周野打擊,又能在征羌之後把禍水引向漢中,最是完美。
賈詡的話正是切中此中,固然有理,但答非所問。
周野的問題本質是:你劉備想對漢中下手,我就趁征羌時機發難。
“文和似在有意躲閃麼?”周野笑意深邃:“臣為主計,何須顧慮?”
賈詡歎了一口氣,道:“非臣心有顧忌,而是我對漢中局勢尚了解不夠透徹,還難以下定論。”
“容臣回去,好好研究一番……”
“不必研究了,這裡已有人拿了對策,你看看。”
周野一笑,將法正的來信遞了過來,賈詡連忙上前,雙手去接。
紙張攤開,上麵寫著簡簡單單的十六個字:步步添兵,引蛇出洞;釜底抽薪,裡應外合!
賈詡是這天下一等一的聰明人,見了此信後腦子裡立即浮現了計劃的輪廓。
至於細節之處,還需回頭再考量……最大的問題是,有人把主意拿了不是麼!?
“大王。”
“既已有應對漢中的高策在此,又為何要難為我啊!”
賈詡一臉苦相。
興許是見了對方吃癟,周野忍不住暢快大笑:“劉備意欲添兵漢中,這其中意圖你可看出來了?”
“看出來了,對劉璋而言是禍水東引,對我們而言是於不利之處多耗軍力。”賈詡點頭。
周野在漢中用兵,其實代價也是頗大的。
現在主要采取守勢,兵力也在可控範圍,憑借張魯所掌握的地盤,也能堪堪養活軍隊。
可一旦戰鬥規模擴大,那就需要外界運輸糧草進去。
而漢中那個地形,從關中添兵而入,後勤壓力可不是一般的大。
“而漢中緊要非常,即便明知劉備是計,劉璋也會走入當中。”
“而我們……其實劉璋隻要答應劉備的提議,我們也無法阻止。”賈詡歎了一口氣。
“說的是,我們無法阻止。”周野點了點頭,旋即又搖頭:“雖無法阻止,但我們要將態度擺出來,且要激烈才行。”
“態度越是激烈,劉備才會認可他此計對我全軍的傷害,更會不遺餘力的去踐行此事。”
“彼時,這十六字,便有用武之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