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陽。
趙雲四部大勝的消息傳來時,南陽再次沸騰。
在這軟肋之處周野都能取勝,豈不是更能證明其天下無敵之姿徹底已成?
在不少人看來,劉備此敗幾乎象征著西北兩麵失去了一切反殺的機會。
隨之而來的,便是眾人對於動兵方向的說法。
大多數人提議打涼州!
涼州有縱深,但缺乏糧草兵力。
反觀益州則堅如磐石,坐在重重天險之中。
打益州,極有可能會失去這個極好的戰機。
但對於這種觀點,早在趙雲出手之前,周野就有了論斷:“打涼州或許可以拿下涼州,但卻會將劉備逼入益州。”
這一句話,就是答案了。
益州確實是個寶地,有地利人和,如果不是劉焉保守劉璋無能,益州不至於在這個大亂的舞台看了這麼久的戲。
換個劉備進去,那就不是輕而易舉能夠解決的。
劉備一直在吃虧,那是周野從來沒給過他發育機會,從頭壓到尾。
打到現在,還送個益州給他玩,嫌統一太早嗎?
不打涼州,那目標就隻能是益州!
在這消息徹底發酵的時候,周野已離開了南陽,辭彆了懷有身孕的萬年和諸位夫人。
朝廷依舊以太後為主,名義上垂簾,主政全國。
然而何後並不管事,她也清楚自己不是這塊料。
地位高高在上,生活無憂無慮,雖在亂世,但完全不必擔驚受怕。
這日子不美嗎?
半月前韓馥因年老請辭,周野同意了,並給了他一個太中大夫的閒職,讓他照樣享受三公待遇,在南陽養老。
韓馥退下,位置便空了出來,三公也迎來一次人事調動。
馬騰擔任三公之首太尉,荀彧頂上了司空之職,諸葛玄擔任司徒,周忠依舊任上公太傅。
周忠錄尚書事,荀彧擔任尚書仆射,主朝廷政事大權。
這是荀彧第一次走出冠軍侯國、周王國序列,擔任朝廷要職,職務也成功往上蹦到了三公,位極人臣。
周王府內,萬年有身孕,和玉為主,賈詡等各相為輔,以衛士長王平執王府衛兵。
驃騎將軍府內,諸葛亮以驃騎將軍長史,區區千石官職身份,總攬將軍府事。
他按照周野之前吩咐,緩慢且大動靜的向涼州方向增兵;急速而悄然的向長江水麵上調集部隊。
荀諶被打發去了九江。
這個郡現在很關鍵,北麵一線依次是汝南、沛國、下邳、廣陵。
很明顯,這裡是盯著曹操,可以兼顧豫州徐州兩地的重要基地。
戲誌才依舊擔任司隸校尉,總督百官。
周野認為其前番在長安表現出色,穩住了大局,又給了他個小官職:六百石的北軍中侯。
北軍中侯主要負責監領屯騎校尉、步兵校尉、越騎校尉、長水校尉、射聲校尉五部禁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