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野的部署和目標都在涼州。
他原先的打算是讓北麵、西麵之軍攻取涼州,自己在應付曹操的同時,發展內部。
他也可以求速,接連兩麵出兵。
但沒那個必要,多麵開戰百姓壓力大,而且可以穩,為何不穩一點?
自己在乎那一兩年時間嗎?
一個個解決,半點機會都不留給對手。
又強又穩,才能讓曹操等人,尤其是附庸在他內部的那些力量絕望!
所以,交州的事如果能拖,還是讓他拖一拖吧。
安排好交州的事後,周野並沒有停下,趁著謀士們都在次日又召開了會議。
這一次,荀諶提出了看法:無論周野接下來打交州,還是用兵涼州,曹操大概率的攻擊重點會是河南尹和河內地區。
“以成兩麵夾擊之勢!”
在座的都是天下數一數二的聰明人,他一開口哪還能瞧不出重點所在?
“河南尹有洛陽堅城,曹操大概率是咬不動的。”許攸笑道。
“洛陽雖然咬不動,但他卻可以施為。”郭嘉道。
“曹操是明智之人,深知這是最後的戰機,必然會傾力而出。”荀彧點頭。
他一般忙於政事,很少參與軍事會議。
這一次又從太常宮征調不少官員上來,他的壓力總算緩解了下來。
而且諸葛亮同時扛下了將軍府和周王府的事務,讓朝廷那邊也輕鬆了許多。
“可是他不打下洛陽,如何繼續進軍?有如何確保身後輜重通勤?”
眾人展開了討論。
“在其他地方繞行重城很危險,但在這裡卻可以;洛陽緊靠黃河,一旦冰解曹操運輸壓力可以得到緩解,這是其一。”
“其二,曹操隻要能成功向前,即便舍棄洛陽重城,隻要能完成和劉備的彙合,就不懼我們截他後路。”
前麵有劉備,河南尹河內郡後麵緊跟著又是曹操的地盤。
這就使得繞城深入的風險大大降低。
如此討論的看法終點就是:開戰之後,曹操如果無法拔除重城洛陽,便會向河南、河內兩地發動滲透式全麵襲擊!
繞過去,或者將司隸打爛,他也會想儘辦法和劉備會和,以對與劉備開戰的周野軍,形成包圍之勢。
所以——野戰難免!
不是說害怕野戰,而是防守曹操,本來是可以用城池以擴大優勢的,周野可以連搏命的機會都不給曹操。
再加上可能征討交州,周野在三麵同時開戰,無疑會削弱野戰能力。
“削弱徐南、豫州一帶的防守軍力。”
“將豫州的騎兵全部征調到河內、上黨一線。”
周野拍板。
“提前軍力調動,是否會讓曹操轉而去攻其他地方?”有人道。
“無妨,其他地方他得啃城池。”周野笑了:“這些城池,他是啃不動的。”
周野決定,放開汝南、沛國、徐南一線。
不管刻意防備曹操,無視他,任由他來進攻!
周野相信自己的城池堅固和人心堅定,更相信屢經打擊的曹操,進攻力已大大跌落。
一個大號的孫權,進攻有什麼可怕的?
他的政權穩固,人心穩固,這就是守城的最佳利器!
“邊防城池,每城隻派一員經驗充沛的老將防守便是,人多了反而有矛盾。”荀彧亦道,周野直接通過。
“其實不調兵也行,可以用三河騎士。”
“不行!三河騎士全部放在西邊,下一次再開戰,就是一舉打垮劉玄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