涼州幾百年都在打仗,他們就歇過,他們早已習慣了戰火和死亡。
現在好了,他們搭上一個看似柔弱,實則最敢拚命的主子——誰也彆想慫,跟著他一塊梭!
他留下了李嚴鎮守武都,防備趙雲兵出陽平;
留名將張奐之子張猛鎮守中西部,防備西北角的烏孫;烏孫原本是敵對周野的,可自打周野征討四蠻之後,這群人似乎想通了,竟一心想要歸附周野。
好在,他們的實力還不足以顛覆自己,被劉備壓製的死死的。
此外,他留下本土實力派,張掖太守和鸞守西涼地,負責和康居、大宛合作,防備貴霜。
對於貴霜的事,劉備看得很透徹。
“其雖為西域強國,然近年來錢糧短缺,如今失鐵騎兩萬,要再興兵來,談何容易?”
“縱真能興兵,又有幾人能來?到了西涼,又有幾人能戰?”
“我軍既有康居、大宛為援,又可以兩萬兵為質,豈懼於他?”
對於劉備的囑咐,和鸞連連點頭。
其實還有一個要點劉備沒有吐露:那便是我要打贏了,何須將貴霜放在眼中?我要是打輸了,又何必多在乎一個貴霜要我命?
光腳的不怕穿鞋的,虱子多了不怕癢,這就是現在的劉備。
他已經從一個街溜子變成了一個叱吒風雲的大賴子。
不同的是賴子隻會欺負欺負老實人,隻會賭兩個小錢;而劉玄德賴的卻是一個國家,賭的也是一國之運!
偌大涼州,隻留三路人馬留守,是藝高人膽大,還是拚命不要命,看看出征序列就清楚了:
昭王劉備親征,國相徐庶隨行;
涼州牧、車騎將軍關羽,並其子振威將軍關平;
衛將軍、北地太守,皇甫嵩之子,大破羌軍的皇甫堅壽;
前將軍、安定太守牽招;
後將軍、白馬王、金城太守楊騰;
漢陽太守簡雍、隴西太守孫乾;
討逆將軍楊會、武威將軍韋康、中郎將韋誕。
隨軍參軍,昭王長史令狐邵。
另有益州名將嚴顏、鄧賢;驍將吳懿、雷銅、吳班,並文武皆備的黃權等人。
其中,關羽父子有騎兵萬人,皇甫堅壽有北地鐵騎五千人,楊騰整合羌族騎兵一萬兩千人,康居助戰騎兵三千人,大宛、貴霜戰馬整編騎兵兩萬五千人。
加上劉備自己手上殘餘的五千騎,共騎兵六萬。
除六萬騎兵外,還有步兵八萬人,共有大軍十四萬。
這些人,是曆經多年戰火的涼州最後一搏,同樣是劉備的最後一搏。
負責糧草的黃權心裡門清這是多麼巨大的壓力。
如果這一場輸了,涼州將徹底空虛,劉備將一無所有。
他們,再也輸不起了,一次都輸不起了!
跨馬負劍,身帶甲胄肩披王袍的劉備跨馬於陣前。
他的眼中看不到憂慮,隻有意氣風發,拔劍指長天。
“漢誌不滅,勝誌長存。”
“大丈夫立於世,求勝而不懼死,諸軍可願隨我,以身動風雲乎?”
“誓死追隨大王,不勝則亡!”
諸軍齊呼,聲震涼州蒼天。
風雲滾滾,狼煙伴沙,湧向三輔之地!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