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也是我之前擔憂的。”
李嚴眉頭皺的更深了,最後還是搖頭:“這種可能性不高,羌胡之地排外嚴重,要涉入豈是那麼容易的?”
外人進去,言語不通,地形不熟,怎麼死的都不知道。
再則,彆看那些羌胡豪帥出來打仗一個比一個菜。
但在自己的一畝三分地內,鬥起來那是一個比一個不要命。
幾百年間,被他們陰死的朝廷大員不知幾多。
就像是內鬥中蒸發的大小族落一般,不曾留下半點痕跡。
“將軍。”
門外有人走了進來,拱手道:“益州使者鄭度求見。”
“說客來了!”
李嚴歎了一口氣,一擺手道:“請!”
須臾,鄭度入內,見禮後,分賓主而坐。
談話間,鄭度自是陳述利害,言說前線戰事,以及當前局勢。
“將軍固是善戰之將,然如今憑武都一郡之地,如何抵擋益州六萬精兵強將?”
“不如早降,保全武都,使兵民免於遭難。”
聞言,李嚴徘徊不止,最後歎息道:“先生之言我如何不懂?隻是李嚴深受信任,沐浴王恩,為方麵之將,焉有不戰而降之理?”
“先生請回,轉告子龍將軍,便說李嚴在此等他便是了。”
鄭度未再多言,用飯後即辭去,回見趙雲法正,道:“李嚴雖拒絕,但此人不似死忠之輩。”
“那便圍而攻之,既他無死戰之心,想必破武都不需多大代價。”趙雲說了一句,又看向法正:“孝直可有高見?”
法正捏著頷下不多的胡須,目光盯著輿圖,思索之後,伸手指向輿圖之上。
“武都雖是一郡,但隻有五縣兩道一關之地。”
“除下辨之外,便隻有散關還有少數兵馬把守,其餘諸城皆是空虛,唯有縣衙一些衙役而已。”
“將軍可領大軍往下辨封閉李嚴,卻分兵而出,奪取其他城池與關道。”
“散關一失,劉備退兵不可至;諸城一失,下辨便淪為孤城一座,心自亂之。”
“若李嚴有活命之心,彼時必降。”
趙雲孟達等人聽了連連點頭。
這確實是個極好的主意,避免了攻堅的消耗,又可以使武都過渡的更加順利,能迅速將此平定劃為穩定後方。
便於益州軍以此為跳板,推入涼州。
羌道多有羌族,由祝坤和幾個南中大將率一萬五千軍前往。
散關有重防,由孟達領五千騎往破之。
其餘諸城,各路隻需千人即可。
趙雲自統大軍,進攻下辨城。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