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兵力和糧秣來源除了當地之外,主要是荊揚兩州,而負責足兵足糧的人則是諸葛亮。
諸葛亮忙完了這一關大的,才跑去徐州準備乾監軍的活。
此外,海軍已在北上,並停靠在揚州以北。
因是沿海線作戰,而且又是熟路,所以可投入的戰船更多了。
在周野平定荊州、益州、揚州之後,這三州龐大的戰船根本派不上用場了。
所以略加改造後,被一次性撥到了周瑜麾下。
除了水軍戰船之外,還將有水軍作戰經驗韓當、蔣欽、泠苞、楊懷四將撥去。
如此一來,周瑜擁水軍二十萬人,負責沿海一路北上,敲碎曹操的每一處要害之地,使他後背崩潰。
冀州方麵,趙雲、關羽兩路大軍再次調整,陸續抵達的兵力分彆有六萬餘人,冀州軍共十二萬。
幽州方麵,曹操隻有涿郡一郡之地。
涿郡雖大而富,但畢竟是棵獨苗,周野沒打算強攻此地,而是讓人把他給包了,防止關鍵時刻曹軍從此逃竄,撞入茫茫沙漠或者東北之地。
由幽州牧劉和坐鎮,程普、徐榮、夏育三將各持幽州本州重兵,守上穀、廣陽、代郡三地,斷曹真後撤之路,兵力約五萬餘人。
不提有可能出現在河內、河南之君,單是這環繞之軍便有六十萬之數。
在是否動用如此之眾的兵力前,周野也是思考了一番。
雖然他不缺錢,但能省則省,誰也不想浪費掉。
但此番作戰情況確實不同,就連一向精打細算的諸葛亮、荀彧二人對對此表示支持。
原因如下:
一,作戰距離近,兵力不需要遠距離投送,實際後勤壓力小,耗費糧秣少。
無論是北邊的幽州、冀州,還是南邊戰線的徐州、豫州,都是站在自己的地盤往對麵打。
軍士在城裡吃完了飯,往前跑一段就能動手揍曹操了。
距離短,就會大大縮減實際耗費。
二,攻略城池眾多,敵人人口眾多,占領需要分出不少兵力;
有不少地盤,都是曹操耕耘已久的地盤。
伴隨著後期周野愈強,曹操忙於對抗周野壓力,內部豪族借機迅速膨脹,塢堡林立而起。
一郡之地,或許曹操管轄的城池隻有十幾座,但被豪武勢力捏在手裡的塢堡有幾十座!
這些得分兵攻打,得派人占領收割,打破了之後還得搬錢搬糧……
如果一路隻有幾萬人,或許分到每一處鎮守的還不足百人,隨時可能麵臨著豪族的反彈,後期麻煩眾多。
三,攻堅之必要,不多解釋;
四,恐敵之招,以求一戰儘全功;
第五點,就是周圍壓力足夠大,壓到曹操沒法龜縮在殼裡……
五六十萬的兵力調動,涉及數州之地的運轉。
曹操不是瞎子,自是能夠看到。
各邊郡要塞之城,軍報如紙片一般飛來。
讓整個魏國人心惶惶,高層也開始緊張起來。
曹操坐在首位,他的表情倒是格外鎮定。
手捏著一張戰報,指節已微微發白。
他一言不發,保持沉默,諸文武更是無人敢開聲。
許久,他才吐出一口氣。
“這一日,終是來了麼?”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