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們嘰哩哇啦的,肖宗禮和兩個手下都聽不懂,急得不行。
老人的孫女撿重要的翻譯,說是牛嬸清楚當年的情況。
“牛嬸還在嗎?”肖宗禮激動地問小女孩。
小女孩點頭:“在的,在的,現在都是牛奶奶了。”
“那她在家嗎?我想要去拜訪一下。”肖宗禮立即起身了,他真是一刻也等不了了。
“在是在家的,但是……唉。”女孩子歎氣。
“怎麼了?”肖宗禮問。
小女孩說道:“牛嬸家不歡迎有人去他家裡。”
“不要緊,我厚著臉皮去。小姑娘,還要拜托你幫忙做一下翻譯。你放心,不管找不找得到人,我都會好好的謝你。李慶!”肖宗禮喊道。
李慶立即就懂了,趕緊拉開皮包,開始給村民們發紅包。
紅包是提前裝好的,皮包三格,大格裡全是一千的紅包,小格裡都是500的紅包。
就是想著找人問事,給個紅包,人家會儘心一些。
先前也給了那個提供消息的嬸子一個千元的紅包了。
這會兒,李慶給村民們發500的紅包。
倒不是小氣,而是怕錢發多了,有人起歹心。
而且,一個皮包隻能裝這麼多錢。
不過,車上倒是帶了很多現金,全部用行李箱裝好的,免得被人看到撬車砸車。
這要過年了,村民們收到紅包一個個都很開心,連聲說謝謝。
謝謝兩個字簡單,倒是容易聽懂。
李慶會來事,又再給那個提供消息的嬸子發了一個紅包,再給小姑娘的爺爺發了個紅包,又給小姑娘發了個紅包。
肖宗禮對小姑娘說道:“你爺爺幫了我大忙,這紅包隻是一點小心意。以後你們家裡的人讀書也好,工作也好,結婚也好,買房也好,我都願意資助。”
“謝謝!太感謝了。我跟您說說牛嬸家的情況吧。聽我媽說,當年牛嬸是一個特彆樂於助人的人。村裡哪家有什麼事,牛嬸都是第一個幫忙,有錢出錢,有力出力。
八年前,牛嬸家兒子娶了兒媳婦,牛嬸的生活就過得不太行了。兒媳婦把牛嬸趕出了主宅,在旁邊搭了兩間小房子給牛嬸住,也不和牛嬸一起吃飯。
牛嬸兒子原先想要儘孝,想要爭,他老婆就鬨。牛嬸兒子耳根子軟,他老婆鬨了幾次以後,他就唉聲歎氣,也不敢管他媽了。隻每個月悄悄給點錢。
村裡後來誰家豐收了忙不過來請牛嬸幫忙,牛嬸兒媳婦也不樂意,成天在家裡罵,說牛嬸忙彆人家的事,自己家的生活過得一塌糊塗,乾脆去彆人家裡生活好了。
每次罵的時候都扯著嗓子,半個村的人都能聽到。後來大家也不好意思找牛嬸幫忙了。
有時候有心想要給牛嬸送些海貨,也怕挨她兒媳婦的罵。時間長了,大家和牛嬸的往來就少了。”
“嗯,我不怕挨罵,你帶我去看看吧,多謝你。”肖宗禮說道。
他心裡滿是希望,心跳一直沒有平靜過。
彆說挨罵,就是挨刀子,他也要去啊!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