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飽喝足,再想象一下之後的美好生活,下午銅鑼聲響起。該分糧了。
家中隻有江母一個人在乾活,她也是個會偷懶的。
乾活雖然也認真,但是絕不會讓自己太過勞累。
另外就是江眠放假時會去上工,另外就是秋收了,這是誰都逃不了的。隻要能走能動都能有分配給你的活。
如此一年下來,她家也就剛夠及格線,不用花錢補工分。
拉著爬犁去把糧拉回來,江眠並沒有要細糧,都換成了粗糧。
畢竟她也確實不缺這些東西,還能隱藏一下自家的具體情況。
第二天早上醒來,隻覺得渾身輕鬆。
自心底湧上開心的氣泡。
昨天的美麗夢想還要時間,但熱鬨的春節已經臨近。
今天就要開始做準備了。
早上起來先拿兜子裝豆子去豆腐大娘家換上幾塊。
每年在殺豬前後豆腐大娘都會磨豆子,做豆腐,村裡有想要的就都去換。
村裡人一般都會去換點,畢竟冬天也沒有什麼菜吃,剛好還有肉,能換個口味。
多換上幾塊,拿出一塊新鮮的當天吃掉,剩下的就放在屋外或者窗台裡。
天氣寒冷,冰天雪地,過不了一宿,豆腐就凍的邦邦硬了。成了凍豆腐。
這樣再吃也方便了,和酸菜一起熬個湯又或者和白菜土豆一起燉上,原本吃夠的菜又會迸發出新鮮的感受。
江眠去換了十塊豆腐,豆腐大娘家來來往往的人流不斷。換個塊的都少,一般都是五塊起步,畢竟凍上了放的時間長。
省著點吃可以吃一冬天,等到開春天暖了才吃完。
粗略估計一下,每年冬天開的這個豆腐坊,也能賺上不小的一筆了。
不過人家傳下來的手藝,做的確實是好吃,隔壁不少大隊也都打聽著,準備來買呢。
買好豆腐回去,今天的一天也就算剛剛開始。
臘八過去這麼久,年也跑到了眼前。
感受到開心熱鬨的氛圍,江眠也想按照習俗做點什麼。
不管是在現代還是現在,有個順口溜還是流傳著。
小孩,小孩,你彆饞,過了臘八就是年;臘八粥,過幾天,漓漓拉拉二十三;
而今天正好是二十三。
二十三,糖瓜粘。
江眠不會做糖瓜,去商場裡看了書,更是乾脆利落的放棄了這種高難度手工。
想起另一種米花糖,應該還算簡單,又去翻找起來。
看著還算簡單,有成功的可能,材料也不稀奇,就決定是它了。
不敢去外麵瞎搞,江眠就在商場裡找出鍋準備上了。
把材料準備好,放置在一旁。油倒入鍋中,燒至八成熱,把大米下進去。
趕緊開小火,怕糊了,等炸到金黃色,略微開花,江眠趕緊盛出來,嘗了一點,沒有夾生的感覺才鬆了口氣。
下麵是重頭戲熬糖。
翻開書再看一眼,水和糖的比例是1:2,同樣大火轉小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