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德全沉默不語,他一生無子無女,自然難以理解朱元璋作為父親所麵臨的困境和難處。
在處理完劉崧和開濟之後,朱元璋的視線緩緩地落在了第二排的首位之人身上。
隻見那人如坐針氈,渾身顫抖不已,尤其是當他看到朱元璋的腳步逐漸靠近時,更是嚇得屁滾尿流,屁股朝天,把頭深深地埋進了地麵,甚至連大氣都不敢喘一口。
朱元璋麵無表情地站在那裡,眼神冷漠而銳利,仿佛能夠穿透人的靈魂。他的聲音平靜而威嚴,緩緩問道:“戶部尚書茹太素呢?”
聽到皇帝點名詢問自己的頂頭上司,郭桓心中一緊,但還是硬著頭皮回答道:“回稟陛下,茹大人身體有些不適,經過太子殿下特許,已讓茹大人前往太醫院調養了。”
朱元璋嘴角微微上揚,露出了一絲不易察覺的冷笑,說道:“茹愛卿竟然臥病在床,而朕卻對此一無所知。”
他的話語中似乎帶著些許自嘲和無奈,“看來朕這個皇帝當得還真是不夠稱職啊,連臣子們的身體狀況都不了解,實在是有失體統!”
朱元璋的這番話顯然是在挖苦郭桓,郭桓聽後,嚇得臉色蒼白,額頭上冷汗涔涔,一句話也說不出來了。
朱元璋再次開口問道:“咱記得戶部左侍郎乃是尋適,那尋適如今身在何處呢?”
上一次,左侍郎尋適妄圖在太子麵前進讒言,郭桓可是個睚眥必報之人,向來都是有仇不過夜。
太子前腳剛走,郭桓便以清查山西布政使司舊賬為借口,將尋適打發到了山西。
這看似是去山西公乾的幌子,實則是在背地裡給尋適挖了一個大坑。
尋適為人正直,甚至有些迂腐,以他的性格必然會秉公辦事,如此一來,勢必會得罪如日中天的晉王朱棡。
聽到皇帝詢問尋侍郎的下落,郭桓心中有鬼,連說話都變得結結巴巴起來。“回,回稟陛下,戶部山西清吏司的賬簿和山西布政使司交上來的數目有些對,對不上,尋適,尋大人去,去山西清查往年的舊賬了。”
朱元璋皺起眉頭,再次追問道:“哦?那尋適到了山西之後可有消息傳回來?”
郭桓額頭上開始冒出冷汗,他暗自叫苦不迭,心想這皇帝怎麼突然對尋適如此關注起來。
他定了定神,連忙回答道:“回陛下,目前尚未收到尋大人從山西傳來的消息。不過,臣相信以尋大人的能力,定能查清舊賬,給陛下一個滿意的交代。”
朱元璋顯然對這個回答並不滿意,他冷哼一聲,說道:“哼,希望如此吧。若尋適在山西有什麼差池,朕唯你是問!”
郭桓一聽,嚇得撲通一聲跪倒在地,連連叩頭道:“陛下息怒,臣一定督促尋大人儘快查清舊賬,絕不敢有絲毫怠慢。”
朱元璋揮了揮手,示意郭桓起來,然後若有所思地說道:“這尋適,朕對他的印象還算不錯。他為人正直,做事認真,若能在山西順利完成任務,倒也是個人才。”
郭桓唯唯諾諾地應道:“是,是,陛下聖明。”
聽到郭桓回答得如此含糊不清、結結巴巴,朱元璋嘴角微微上揚,露出了一絲讓人難以捉摸的笑容。這絲笑容雖然看似輕微,但其中蘊含的深意卻讓人不禁心生寒意。
朱元璋的目光落在郭桓身上,眼中的笑意愈發明顯,仿佛已經看穿了郭桓的心思一般。他緩緩說道:“既然茹愛卿和尋愛卿這些日子都不在,那麼看來咱這戶部就隻剩下你一個右侍郎能夠主事了。”
他的聲音平靜,但其中卻透露出一種不容置疑的威嚴。
郭桓心中一緊,額頭上不禁冒出了一層細汗。他連忙躬身回答道:“陛下聖明,茹大人因事不能理事,尋大人又身在外地,臣實在是責無旁貸,隻能事急從權啊!”
他的話語中帶著些許惶恐,似乎對朱元璋的質問感到有些措手不及。
然而,朱元璋對郭桓的解釋並未表示滿意。他的笑容變得越發陰冷,讓人不寒而栗。
隻見他微微抬手,看似隨意的一個動作,卻在瞬間引起了文官隊伍中的一陣騷動。
就在這一刹那,兩名年輕的言官從人群中緩步而出。他們身著朝服,神情嚴肅,步伐穩健地走到了朱元璋麵前。
“臣禦史餘敏!”
“臣禦史丁廷舉!”
兩人齊聲高呼,聲音在朝堂上回蕩,顯得格外響亮。
緊接著,他們再次齊聲說道:“臣等有要事,要麵呈陛下!”
郭桓緩緩地抬起頭來,他的目光如炬,直直地望向那兩名言官。這兩個年輕人,他自然是認得的,他們都是那位赫赫有名的“瘋狗禦史”袁凱的手下。
自從上一次在寺廟裡裝瘋賣傻被秦王識破之後,袁凱整個人就像是脫胎換骨一般,完全變成了另外一個人。
他現在專門替當今聖上做一些見不得光的“臟活”,因此被百官們戲稱為“瘋狗”。
朱元璋一臉嚴肅地看著這兩個年輕人,心中暗自思忖:“這兩個家夥,究竟有什麼事情不能在朝堂上說呢?非得讓滿朝文武陪著他們一起在這大雨中淋著。”
他的聲音低沉而威嚴,帶著一絲不悅地問道:“你們有何事不能朝堂上講的?非得讓滿朝諸公陪著你們一起淋雨啊?”
餘敏的臉色異常凝重,他深深地躬下身子,然後猛地向前一拜,雙膝跪地,仿佛承受著巨大的壓力一般。
他的聲音略微有些顫抖地說道:“此事十萬火急,不僅關係著朝廷上下的安危,更關係著天下黎民百姓的生死存亡啊!”
餘敏的話語如同重錘一般敲在眾人的心頭,一時間朝堂上鴉雀無聲,隻有那嘩嘩的雨聲在耳邊回響。
朱元璋的眉頭微微一皺,他凝視著餘敏,似乎在思考著他所說的話。過了一會兒,朱元璋緩緩地開口道:“既然如此,那你就速速道來,莫要耽誤了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