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端起酒杯,一飲而儘,似乎還沒有儘興,又接連倒了好幾杯,一杯接一杯地喝著。
直到他感覺有些微醺,這才放下酒杯,看著朱標,緩緩地解釋起這道旨意背後的原因。
“兒啊,你可知道,幾千萬兩的銀子就這麼憑空消失了,這可不是一筆小數目啊!這口黑鍋總得有個人來背吧?”朱元璋的聲音帶著一絲無奈。
朱標皺起眉頭,不解地問道:“可是,父皇,這禮部、戶部、兵部、工部四個尚書加上十二個侍郎,難道還不夠嗎?”
朱元璋嘴角泛起一抹笑容,搖了搖頭,回答道:“咱覺得還不夠呢。彆忘了,還有李善長這個開國第一功臣,以及那個逆子。再加上大明一十二省左右布政使,這樣一來,應該就差不多了。”
朱標的臉色瞬間變得陰沉起來,他凝視著朱元璋,嚴肅地問道:“父皇,您這是要繼胡惟庸案、空印案之後,再次興起大獄嗎?”
朱元璋毫不猶豫地點了點頭,他的目光堅定而冷酷,回答道:“沒錯!咱就是要借題發揮,不僅要填平朝廷曆年來的窟窿,還要將前朝遺留下來的那些降臣徹底清理出去!”
聽到這冷血無情的話語,朱標隻覺得自己的心像被千萬根細針同時刺穿一般,鮮血汩汩地往外冒。
朱元璋要殺的這些人,可是他耗費了無數心血,曆經多年才好不容易拉攏到身邊的黨羽啊!
這些人不僅是他的得力助手,更是他在朝堂上的左膀右臂,如今卻要被父皇如此輕易地斬殺,這讓朱標如何能不心痛?
朱標強忍著內心的悲痛,悶聲說道:“父皇,兒臣認為現在人心剛剛安定,此時大開殺戒實在不是明智之舉。兒臣覺得父皇此舉有些操之過急了,我們應該從長計議,徐徐圖之。”
“徐徐圖之?”朱元璋嘴角泛起一抹輕蔑的笑容,“這就是你身邊那些人,一介書生的迂腐之見?”
他的語氣中充滿了嘲諷和不屑。
“眼下,開科取士的日子迫在眉睫,滿朝上下,一個蘿卜一個坑,根本沒有多餘的位置。”
朱元璋接著說道,“不把這些前朝的餘孽清理出朝堂,咱的大明又哪裡有這麼多的位置去安排那些新科進士呢?”
聽到朱元璋這番不負責任的話,朱標心中的憤恨愈發強烈。
他不禁想到,原來老頭子禦下的手段竟然如此簡單粗暴,就隻有一個字——“糙”!
把那些不聽話的人都殺了,剩下的自然就都是聽話的了。
就在這一刻,朱標突然之間恍然大悟,他終於深切地理解到了當初二弟朱樉的心境。
朱標心頭湧起一種強烈的預感,他覺得或許真的會有那麼一天,老頭子竟然會毫不留情地將那幫開國功臣們,也就是他口中所謂的老兄弟們,一同送上黃泉之路。
畢竟,按照二弟的說法,老頭子的眼中根本就沒有絲毫作為人的情感存在,有的僅僅隻是那無儘的自私自利罷了。
想到此處,朱標不禁心頭一緊,但他還是強壓下內心的不安,繼續苦口婆心地規勸道:“聖人有雲,治大國如烹小鮮。然而,如今這件事情涉及到朝廷上下的方方麵麵,關係到成千上萬條無辜的人命,又怎能如此輕率地隨意妄動呢?”
朱標話音剛落,朱元璋的嘴角微微上揚,勾勒出一抹似笑非笑的弧度。
然而,這笑容卻讓人感覺異常陰冷,仿佛能透過人的骨髓一般,令人渾身發冷。
隻聽朱元璋冷哼一聲,說道:“好一個不知天高地厚的小崽子,你不過才當了短短幾天的假皇帝,就敢在你老子麵前如此口出狂言,還妄圖教導老子如何治理國家?”
這裡的“假”字,其實有著假借、代理的意思。
就像當年王莽在篡位之前,也曾自稱為“假皇帝”;而韓信在垓下之戰前夕,也曾向劉邦請求冊封自己為“假齊王”。
看到朱元璋的臉上逐漸浮現出怒意,朱標卻毫無懼色,他毅然決然地雙膝跪地,雙手抱拳,恭恭敬敬地說道:“懇請父皇收回成命。”
朱元璋見狀,嘴角泛起一絲冷笑,他從寬大的袖子裡掏出一封奏折,如同丟棄一件無用之物般,隨手將其扔在了地上。
“睜開你的眼睛,給咱看清楚了!”朱元璋的聲音冰冷而威嚴,“看看那個小王八蛋在這奏折裡都寫了些什麼!”
朱標連忙俯身撿起地上的奏折,小心翼翼地展開。然而,當他讀完奏折上的內容後,臉上並沒有露出絲毫驚訝的神色,反而若有所思地沉默了片刻。
過了一會兒,朱標緩緩抬起頭,直視著朱元璋的眼睛,沉聲道:“父皇,兒臣已經看過了。
這奏折中所言不假,朝廷自去年年中起便停止了對征南大營的軍糧調撥。如今,軍中確實麵臨著無糧可用的困境。”
他頓了一下,接著說道:“兒臣懇請父皇能夠體諒二弟的難處,他這麼做,想必也是迫不得已啊。”
聽到朱標的這番話,朱元璋不禁嗬嗬一笑,笑聲中充滿了嘲諷與不屑。
“咱倒是要問問,當初究竟是誰膽敢未經咱的允許,就私自去照會兵部,停發征南大營的糧餉?”
朱元璋的目光如炬,緊緊地盯著朱標,似乎想要透過他的眼睛看穿他內心的真實想法。
朱元璋麵沉似水,雙眼微眯,冷哼一聲:“哼!真是自作聰明!”
這聲冷哼猶如寒風過境,讓人不禁心生寒意。
麵對父親的責問,朱標心中猛地一沉,但他努力克製住內心的不安,強裝出一副鎮定自若的樣子,緩緩答道:“父皇息怒,兒臣之所以如此提議,實有緣由。
先前,二弟曾上書給兒臣,言及他有一良策,可在不依賴朝廷、不加重百姓負擔的前提下,解決軍中糧草短缺的難題。”
朱標頓了一頓,繼續說道:“兒臣深知兵者乃國之重器,稍有差池便可能引發傾覆之禍。
然而,時過境遷,如今,形勢與往日不同。兒臣認為,暫且讓二弟擔任兵部尚書一職,或可解燃眉之急,亦不失為權宜之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