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剩下的七千五百名精銳則被埋伏在播州城外不遠處的石筍溝,靜靜地等待著他們的命令。
當播州土司楊明接到手下人的報告,得知李文忠和王弼僅僅帶了五百人隨行,並且以查驗關防為名前來遵義附近的婁山關整頓軍務時,他果然如二人所料,產生了輕敵之心。
楊明心想,這區區五百人又能成什麼氣候呢?
於是,他毫不猶豫地派人打開城門,親自出城迎接李文忠和王弼進城。
楊明之所以對李文忠和王弼二人如此謙卑,甚至可以說是卑躬屈膝,完全是因為李文忠這個殺神給他留下的印象實在是太深刻了。
上次的交鋒,讓楊明至今,仍心有餘悸,那種刻骨銘心的恐懼使得他根本不敢對李文忠有絲毫怠慢。
楊明滿臉笑容地將李、王二人迎進了城,一進城,他便立刻下令連夜派人在宣慰司衙門大擺宴席,務必要讓這次宴會顯得無比隆重。
楊土司心裡很清楚,這次宴會的主角可是來自大明朝的國公爺和侯爺,他可不能有絲毫怠慢。
於是,他不僅邀請了播州當地的地主豪強,還把各個部落的頭領以及一些有學識的讀書人都請來了。
總而言之,無論是在播州這片地界上小有名氣的人,還是那些掌握實權的地主豪紳,隻要是有頭有臉的人物,他都無一遺漏地邀請來當陪客。
而李景隆,這個被眾人譽為京師勳貴圈子裡的“交際花”,他的父親李文忠更加會長袖善舞。
然而,當播州的人們第一次與這兩位來自京城的大人物會麵時,他們的表現卻令人啼笑皆非。
他們像一隻隻受驚的兔子一樣,小心翼翼地撅起半個屁股,慢慢地挪動到椅子旁邊,然後輕輕地坐了下來。
一旦坐下,他們就像被施了定身咒一樣,不敢有絲毫的動彈,整個人都顯得異常拘謹,甚至有些坐立難安。
這些人平日裡或許還算得上風度翩翩,但在此時此刻,他們卻完全失去了往日的從容和自信。
每個人的後背都挺得筆直,就像私塾裡的孩童聽先生講課一樣,生怕自己的坐姿不夠端莊,會被彆人嘲笑。
李文忠把這一切都看在眼裡,他連忙站起身來,端起酒杯,麵帶微笑地高聲吆喝道:“諸位不必如此拘謹啊!想當年,我李文忠尚未發跡之時,也不過是個在街頭討飯的小乞丐罷了。”
他的聲音洪亮而自信,仿佛在向眾人訴說著自己的過往。
說到這裡,李文忠稍稍停頓了一下,讓大家有時間消化他的話。
然後,他繼續說道:“今日承蒙各位看得起我,我李文忠在此先乾為敬!”
話音未落,李文忠便毫不猶豫地仰頭將杯中的酒一飲而儘,展現出了他豪爽的一麵。
看到當朝的國公爺,皇帝外甥李文忠如此給麵子,一副來者不拒的做派,以楊明為首的地頭蛇們心中的緊張情緒逐漸消散。
眾人開始放鬆心情,推杯換盞,觥籌交錯,一時間席間充滿了歡聲笑語,呈現出一派賓主儘歡、其樂融融的景象。
幾杯酒下肚後,眾人的話匣子也漸漸打開。
不到一個時辰的時間裡,李文忠便與這些地頭蛇們熟絡起來,彼此之間的交流變得十分自然,就像多年未見的親兄弟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