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土兵雖然在名義上服從朝廷的命令,但實際上,他們卻是楊家土司的私人武裝,隻聽從楊家土司一人的調遣。
在座的各位都是當地的地頭蛇,對於這其中的門道,自然是心知肚明。
他們都明白,孟華的這個請求無異於直接挑戰了楊家土司的權威,而且還涉及到了朝廷對地方的管轄權問題。
這可不是一件小事,稍有不慎,就可能引發一場軒然大波。
他們用腳趾頭都能想到的事情,其實再明顯不過了。
朝廷一旦派遣官軍駐紮在本地,那播州人頭頂上的天空可就要徹底變了顏色。
這播州宣慰司下轄的六州之地,原本屬於楊氏家族的統治範圍,如今恐怕也要改姓朱了。
在場的眾人中,以孟華為首的幾位漢人地主,臉上都流露出欣喜之色。
對於他們這些地主豪強來說,官軍的到來並沒有給他們帶來太多的改變。
他們隻不過是將原本交給楊氏土司的錢糧,轉而交給了官府而已。
然而,對於其他的部落頭領來說,官軍的到來卻意味著完全不同的局麵。
在過去,漢人官府需要依靠他們這些頭人來維持地方的統治,但現在情況卻發生了變化。
官軍的到來使得漢人官府不再需要拉攏他們,他們的地位很有可能會因此而受到威脅,從部落裡的首領淪落成為普通的老百姓。
孟華提出讓官軍接管播州的提議,就像一顆巨石投入平靜的湖麵,激起千層浪。
眾人對此反應各異,有的麵露喜色,有的則愁眉不展。
李文忠將這一切儘收眼底,他嘴角微揚,露出一抹不易察覺的笑容。
顯然,他對眾人的反應早已心中有數。
隻見李文忠麵帶微笑,緩緩說道:“諸位,無需如此緊張。
我之前就曾言明,咱們播州宣慰司衙門的架構不會有任何變動。”
他的聲音不高,卻如洪鐘一般在眾人耳邊回響,讓原本有些躁動的場麵漸漸安靜下來。
李文忠頓了頓,接著說道:“朝廷此次應本地鄉紳之邀,派遣官軍前來,目的無非是維護本地的治安而已。
至於宣慰司衙門的護衛,我們依舊按照舊例,從六州各地的山寨中挑選出精壯青年,充任宣慰使的護兵。”
說到這裡,李文忠話鋒一轉,語氣變得嚴肅起來:“然而,不得不說的是,這些土司家兵存在一些問題。
他們武備鬆弛,軍紀渙散,長此以往,恐怕難以勝任護衛之責。”
眾人聽聞,皆是麵色凝重,紛紛點頭表示讚同。
李文忠見狀,繼續說道:“有鑒於此,我建議從官軍之中選拔一批優秀的校尉,讓他們擔任教官,負責整頓軍紀,訓練這些土司家兵,以提升他們的戰鬥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