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都已經說到了這個份上,而且還承諾會保障他們的頭領地位不變,那麼在座的部落頭領們,實在是沒有什麼理由再繼續推辭下去了。
畢竟,這樣的條件對於他們來說已經相當優厚了。
於是,在李文忠的一槌定音之下,播州之地正式開始了一場轟轟烈烈的“改製運動”。
與此同時,沐英一行人經過長途跋涉,終於抵達了鎮遠城下。鎮遠城是一座衛城,它宛如一顆明珠般坐落在?陽河的南岸。
站在城牆上遠眺,可以看到北岸的宋代鎮遠州,那裡是州府舊址,與鎮遠城隔河相望,形成了一幅天然的太極圖案,令人歎為觀止。
鎮遠城不僅地理位置重要,更是整個黔東地區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和軍事重鎮。
這裡商貿繁榮,文化昌盛,各種人才彙聚,是一個充滿活力的地方。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嚴格來說,現在的鎮遠城並不屬於貴州宣慰司的管轄範圍,而是歸屬於湖廣承宣布政司的治下。
因此,即使是沐英這樣的征南右副將軍,甚至是秦王這位中軍都督、征南將軍,都絕對沒有權力去調動鎮遠衛城中的哪怕一兵一卒,更彆說是城內的一粒軍糧了。
鎮遠衛城占地麵積達到了驚人的3.1平方公裡,城內不僅有八大會館、四洞、八祠、九廟、十二碼頭等眾多曆史名勝古跡,還有吳王洞、四宮殿、古井、古戲樓等彆具特色的景點。
而在這座城市裡,大約生活著三萬多的鎮遠衛駐軍以及五萬多的普通百姓,總人數加起來還不到九萬人,其規模大致相當於一個三等縣。
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鎮遠城內竟然存放著多達一百多萬石的糧食!
但這些糧食並非是為了征南大軍所準備的,而是洪武皇帝特意為了預防湖廣荊襄地區未來可能發生的大規模民變而儲備的救濟糧。
至於湘江和漢江多年來一直遭受水患肆虐,朝廷卻始終對此視而不見,坐視不理,導致十多萬甚至二十萬百姓不得不背井離鄉,淪為流民。
對於其中的具體原因,沐英實在是無從知曉,不過他暗自揣測,這或許與陳友諒有著某種關聯。
來到鎮遠城下,沐英勒住韁繩,目光凝視著那高聳的城牆,心中盤算著接下來的行動。
他剛準備派遣一名手下前去叫門,傳達自己的來意,然而,就在這時,那隻令人厭煩的蒼蠅——韓宜可,卻像幽靈一般出現在他的身旁,開始喋喋不休起來。
“黔國公,你身為朝廷命官,肩負著重大的責任和使命。
如今秦王不在,正是你大展宏圖的好時機啊!
你應該遵照陛下的旨意,毫不猶豫地揮師西進,一舉擊潰元兵,收複雲南這片失地。”
韓宜可的嗓門很大,聲音尖銳而刺耳,仿佛要刺破沐英的耳膜。
沐英眉頭微皺,心中暗自叫苦。
他本就對這個喋喋不休的家夥感到十分頭疼,此刻更是被他的言語攪得心煩意亂。
然而,出於禮貌和對讀書人的尊重,他還是強忍著不滿,耐心地解釋道:“韓先生,我此番前來鎮遠衛,並非如你所想。
而是有其他重要的事情需要處理。”
“哦?”韓宜可顯然對沐英的解釋並不滿意,他追問道,“那你究竟所為何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