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9章 新吏部尚書,李安石?!_退婚你提的,我當皇帝你又求複合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退婚你提的,我當皇帝你又求複合 > 第739章 新吏部尚書,李安石?!

第739章 新吏部尚書,李安石?!(2 / 2)

他們真的走了。

而天子,竟真的——放了他們走!

魏瑞垂目站在列中,一語不發,指背青筋暴起。朝列空虛,他身為內廷資深禦史,忽覺肩上之責沉如山嶽。

“他怎能真允了?”他心中喃喃。

“便不怕,明日國政空轉,京城震蕩?”

“便不怕,天下觀之,疑其無謀?”

“便不怕……這是動了朝根?”

可看向那高階之上,那位少年帝王仍是神色沉靜。

自始至終,他沒有一絲猶疑。

這份沉穩,讓人佩服。

也讓人恐懼。

霍綱低聲問道:“我們……該怎麼辦?”

“難道真由著朝政空著?”

“可陛下都準奏了,我們若勸,豈不等於否了聖裁?”

“若不勸……那接下來的政務,誰來擔?”

“清流中人雖尚存,可我們人手不夠啊!關鍵還無人懂得各部章程!”

“更無吏部在側,誰來啟用、任命、定職、調令?”

“這不是毀了新黨……是把朝廷打爛了啊!”

話一出口,列中數人都默然。

這一局,走得太狠。

狠得讓人連反應的時間都沒有。

他們向來奉天子為主,輔而不逆;可今日這一著,竟叫他們這些“臣子”,無計可施。

有心勸,卻無言可說。

這不是他們能勸得了的局麵。

——騎虎難下。

這是許居正腦中升起的第一個念頭。

他知道,這一步走得實在太險。

新黨集體請辭,是逼。

陛下準奏所有,是破。

可破局之後呢?

怎麼補?

誰來補?

這一列列空位,靠幾個老臣、幾個郡吏、幾個學院清流,真的能補得上來?

更何況,大權要職,豈能隨意安插!

朝廷用人,有規製、有考核、有資曆、有勳績,不是憑著一紙名單就能上殿封官。

真要如此,便是亂政!

許居正背脊微弓,仿佛承受著千斤重擔,終於,緩緩邁步出列,聲音沉穩,拱手奏道:

“陛下。”

蕭寧微抬眸,眸光靜如止水。

“諸臣辭位,已成定局。”許居正沉聲道,“然朝務空懸,百司待命,不可一日無主。”

“臣鬥膽,請問陛下——可已有補缺之籌?”

這句話說得小心至極。

沒有責怪之意,沒有質疑之詞,隻是將問題歸於“當務之急”。

可朝堂上,所有人都在看向蕭寧。

看他,如何應對這一場自己掀起的驚濤駭浪。

殿中風聲再起,旌旗微顫。

那少年帝王靜靜看了許居正一眼,忽而點頭:

“有。”

言簡意賅,卻如重錘擊心。

朝臣一震。

霍綱眼皮一跳:“真有?”

魏瑞一動未動,心中卻已提起了三分神。

“補缺之人,皆在名單之中。”蕭寧話音不緊不慢,如清泉緩緩流入石穀:“朕已有準備。”

他抬手一揮,一道聖旨由近侍高聲念出:

“吏部尚書一職,特命——李安石,代之。”

話音落地,大殿一震。

眾臣嘩然!

“李安石?”

“誰?”

“沒聽過!”

“這是誰人?!”

“從哪冒出來的?!”

清流陣中麵麵相覷。

不是因為這個名字驚豔天下。

恰恰相反,是因為——無人知曉!

這個名字,仿佛是從石縫裡蹦出來的一般。

朝中素未聞其名,坊間無人知其履曆。

——這樣的人,竟補了王擎重的位置?

那可是吏部尚書!

六部之首,掌天下官籍之任免、遷轉、考績、調令!

王擎重之人,雖有私心,但其履曆勳功皆在,曾主持三次官製、兩度官規修正,熟稔天下官吏係統。

可這“李安石”是何人?

竟替得上?

霍綱張了張口,終究沒問出來。

魏瑞神色如鐵,雖驚,卻未動。

許居正低頭叩首,聲音沉沉:

“臣……明白了。”

他知道,眼下再多疑問,也不能問。

那是陛下之斷。

他們隻能聽。

隻能信。

隻能看——這步棋,究竟是妙招,還是險棋。

殿中靜了下來。

不是那種肅然恭敬的靜,而是一種——茫然不知所措的靜。

“李安石”這三個字,在空氣中徘徊了許久,久久未散。

朝臣之中,不乏耆老宿望,更不乏見多識廣者,可此刻,竟無一人能對這個名字報以應聲。

不是無人識得。

而是——無人識得!

這是更可怕的一件事。

若是一個剛剛嶄露頭角的庶僚、或者尚在試用中的言官,他們尚可憑記憶去追尋蛛絲馬跡。

可若連名字都從未聽聞——那說明,此人要麼多年沉寂於庶僚之末,要麼壓根不在這座廟堂之中!

怎麼會?

一個吏部尚書之位,竟給了個毫無根基、名聲寂寂之人?

連最起碼的“知人識麵”都無法做到,這如何叫人心安?

此刻的朝臣心中五味雜陳,有驚愕,有遲疑,有不解,也有……微妙的不安。

左列之中,一名身著五品官服的老臣眉頭緊蹙,低聲喃喃:“從未聽聞過此人……”

“莫非,是西都之舊?”

“可即便是舊臣,也不至於無一人識得其名吧?”

“這可是吏部……吏部啊……”

低聲交談在清流陣中蔓延,有人皺眉,有人側目,有人已開始彼此詢問起身邊之人是否知曉李安石來曆。

然而,所有的回答,都是搖頭。

許居正雖未作聲,臉色卻已漸漸沉下。

他的眉間,浮起一抹難以遏製的憂色。

身旁的霍綱輕聲道:“如此做法……太險了。”

“吏部之位,重若千鈞,非尋常之人可掌。”

“若是失了威信,不但調令不能推行,恐怕各道州府也要生疑。”

“朝廷官製之本,便是‘名器不可輕授’,今陛下如此……隻怕難服眾。”

魏瑞則冷冷望著殿中,沒有出聲。

他並不是在否定蕭寧的決定,而是在權衡——此子究竟是在放手一搏,還是另有深意。

旁人可能心慌,他卻從蕭寧眼中,看不出一絲賭徒的瘋狂。

有的,隻有一種難以言說的……篤定。

這份篤定,在大多數臣子的眼中,像是輕狂;可在魏瑞看來,那是經過權衡後的從容。

可即便如此,他也不得不承認:

——一個“李安石”,實在是太輕了。

太輕了些。

沒人知道這個人從哪來,也沒人知道他有什麼經曆,更沒人知道,他是如何得陛下倚重到“吏部尚書”的程度。

這不止是任命一個新臣,這是拔擢一個名不見經傳的陌生人至廟堂之巔!

這不像是正常的“補缺”,更像是——打破!

打破舊格,打破官場潛規,打破所有人的慣性思維。

這,究竟是少年天子的大膽不羈?

還是,他早有打算?

沒人知道答案。

而此刻,蕭寧依舊靜坐在高位之上。

他並未急著宣人,也未回避眾人的疑惑。

他隻是,靜靜地看著群臣,仿佛能透過那些朝服冠帽,看到每個人心底正在翻滾的念頭。

然後,他開口了。

語調不高,不徐不疾,卻如一縷清風,吹入人心:

“諸卿——是在擔心嗎?”

沒人答。

但所有人都知道,他這是在回應。

回應他們眼神中的猜忌、臉上的驚訝、心底的擔憂。

“朕知道,諸位心中有疑。”

“李安石,名不顯,資不厚,從未入朝,更未任要職。”

“諸位會想——如此之人,怎能勝吏部之任?”

“會想,朕是不是太輕率?”

“會想,此舉,是不是一意孤行?”

蕭寧一字一句,說得極緩,像是在說給每個人聽。

朝臣們屏息凝神,甚至不敢動。

“可朕要問一句。”

他忽然話鋒一轉,聲音微揚:

“諸卿既不識李安石,又何以斷他不可用?”

殿中一震。

“隻因不識,便斷其無才?”

“隻因無名,便疑其無能?”

“可這天下人才,何時規定,非得出身清貴、門第高華,才能入吏部堂堂之位?”

“朕今日起用李安石,不是為驚世,也不是為奪名。”

“是因為朕知——他能勝任!”

“朕用人,不問出身。”

“唯問可用。”

話音鏗鏘,聲震四壁。

數名年老朝臣,麵色已經微變。

不是因為憤怒,而是因為——震撼。

他們不是沒有見過陛下的鋒芒,可從未想到,他會在朝堂之上,當眾言明:

“朕用人,不問出身。”

這是在動搖既有格局。

是一次,真正意義上的“破而後立”。

許居正目光一震,抬首望向殿上那道挺拔的身影。

隻見那少年冕服之下,目光沉定,言辭如金石,一字一句,無可動搖。

“諸位若疑,不妨親自看看。”

蕭寧忽而低聲一笑:

“李安石之才,朕已見過。”

“諸卿若不信——”

“那便一同看看。”

“宣——李安石,入殿聽命!”

此言一出,大殿微震。

金鑾殿外,號角輕鳴。

一道洪亮的通報聲隨即響起,似有侍衛自丹陛之外,高聲應和:

“宣——李安石!”

回音穿過簷角旌旗,激蕩於紫宸玉階之間,久久不散。

眾臣的視線,紛紛望向殿門。

那裡,陽光正好,金輝落地。

可那門後之人,究竟是何許人也?

是否真有天子所言之才?

能否坐穩那張尚書之椅?

無人知曉。

可所有人都在等。

隻等,那個名字,在他們心頭如疑雲般盤旋的陌生人——

李安石。

緩緩步入這座天下最尊貴的大殿。


最新小说: 閃婚,老婆竟是高冷總裁 重生之能量科技 空空十年 1981小漁村,從趕海買船開始 泡妞套路之三十六計 陵中鳥 都市之想修仙先發瘋 快穿女配:我跟反派生了一堆崽兒 全球饑荒,大佬們為了養我殺瘋了 嫁不孕糙漢三胎生七寶全村下巴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