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tab″align=”left”
trtd
scriptlanguage="javascript"src="/scripts/read/style13.js"/script
/td/td
第三部血火抗戰第十一章朝天闕第五節曙光(七)
“夏日驕陽讓整個錦州的溫度烤得燙人,前線傳來的消息讓這個城市的溫度變得更高。
今天,戰區司令部新聞發言人宣布,東北作戰勝利結束,這個作戰曆時二十六天,消滅日軍六萬八千人,擊斃日軍中將師團長山本健一,少將旅團長神田正三,光複全部東北領土,東北三千萬人民從此擺脫亡國奴之命運,他們在日本統治期間,渡過了艱難的十三年。
毫無疑問,東北會戰,在殲滅日軍數量上遠不如華北會戰,甚至不如自1942年以來的曆次會戰,然而從勝利來看,這次勝利卻更加輝煌,光複的領土遠遠超過曆次會戰。
之所以出現這種狀況,主要原因還是,戰爭形勢已經轉變,以往是日本軍隊尋求決戰,中**隊力避決戰;現在的情形正好相反,中**隊要求決戰,日軍力避決戰。
從進攻山海關開始,關東軍便步步後退,空降哈爾濱後,關東軍便開始大踏步後退,連續放棄錦州,沈陽,長春,鞍山,等重要城市,一直撤退到中朝邊境的山區,才組織了一次像樣的抵抗。
這次抵抗很快被粉碎,日軍主力僥幸逃入朝鮮,中**隊隨即進入朝鮮。
吉普車有些顛,日軍敗退之時,炸毀了遼西的幾乎所有橋梁鐵路,中國政fu正抓緊一切時間修複道路,沿途可以看到,有十多萬民眾在鐵路公路沿線加緊工作。
這是一幅怎樣的場景啊,十多萬民眾用肩扛臂挑,將鐵軌枕木抬到工地上,由於中央政fu財政緊張,工人們隻能拿象征性薪水,但即便這樣,也無法阻止人們湧向工地的步伐。
這樣的場景,在過去七年,我看到過很多次。
淞滬抗戰時,上海民眾踴躍支前,組織了上千支支前隊,奔赴各個戰場。
南京會戰,南京市民在南京周圍的群山上構築陣地。
此後的徐州會戰,武漢會戰,鄂北會戰,河南賑災,山東會戰,華北會戰。
這一路走來,中國人在艱苦中戰鬥,珍珠港事件以前,中國隻有西南有薄弱的工業基礎,連前線士兵槍膛的子彈都無法保證。為了從西方購買子彈,這個貧窮的國家貧窮的人民奮起捐款,從富豪到城市平民再到山村農夫,紛紛解囊。
這樣的情況在七年中數次發生,為了支援前線,農民將的糧食賤價賣給政fu,工人無償在工廠加班。激烈的戰場上,到處閃動支前隊的身影。
中國人的堅韌,頑強,忍耐,在這次戰爭中發揮得淋漓儘致!
有的西方記者認為,是西方的幫助,才使中國獲得勝利,可是,我認為這是錯誤的!絕對錯誤!
幫助中國打贏這場戰爭的是,五千年的聞名,也是五千年的沉澱。
1938年,出了南京後,我采訪莊繼華將軍時,他曾經告訴我,這個民族或許有很多缺點,但這個民族絕不會屈服於外來民族的統治,無論他是來自東方還是西方。
或許有人說,在最近百年,西方無數次擊敗這個衰落的帝國,他們從這個國家掠奪了無數財富,但回過頭來看,他們真的勝利過嗎?
看著眼前的情景,我想起了,七年前的南京大撤退,幾十萬南京市民和軍隊,在日軍進逼下,撤出南京。
市民們背著行囊,帶著他們僅有的財物,在寒冬中離開家園;士兵們拖著疲憊的身體,帶著滿身硝煙,離開他們曾經奮戰的城市。
難民隊伍有數十裡長,他們衣衫襤褸,他們沉默無語,他們茫然無助,但你絕不會從他們的眼中看到絕望。
絕望!是的,絕望!在七年戰爭中,中國人從未絕望。無論是淪陷區的國民還是大後方的國民,他們默默的忍耐著各種痛苦,直到今天,他們看到了光明。
現在,已經無人懷疑,中國會取得最後的勝利,這是近百年來,中國在抵抗外來侵略中取得的首次勝利。
從吉普車的車窗向外看,在公路沿線的民眾們正歡快的喊著號子,抬著長條石塊,他們的臉上洋溢著快樂,洋溢著對未來美好生活的向往。
可是,未來真的美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