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三章 國事艱難_家兄朱由校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家兄朱由校 > 第一百七十三章 國事艱難

第一百七十三章 國事艱難(1 / 2)

“廣渠門通惠河碼頭招力工三十個!一日三十文!”

“我我我!”

天啟二年正月十九,京城騾馬市街,伴隨著一個身著綢緞的男人喊了一聲,瞬間蹲在街道兩側的數十力工就圍了上來。

正月天氣,京城不過三四度,呼氣都帶著白煙,而這些力工身上僅僅穿著了單薄的棉衣。

那掌事男人間圍的人多,吼了一嗓子,隨後才指了指幾個人,湊齊三十個人後,向著盔甲廠趕去。

這一幕、在京城大街小巷出現,成千上萬的力工前往了廣渠門的通惠河,隨後便見到了大興營兵馬押送一車車錢糧而來。

那些力工雙手插在袖中,等待大興營官兵開口,才敢上前搬運。

他們都知道、這應該是押送某地的軍餉和糧秣,也知道一箱銀子是他們一輩子都賺不到的銀子,但沒有人敢有非分之想。

此刻通惠河的碼頭上,商船百船聚泊,千帆竟泊,但卻沒有以往的熱鬨繁華。

估計都知道了今天朝廷要運送錢糧,運河的官員胥吏提前通知,清理了場地。

大興營的參將站在一個馬車旁邊,對著裡麵的人有說有笑的,似乎是什麼大人物坐在裡麵。

“誒、你們說這是在等什麼?”

晚明風氣開放,加上《大明律》裡明確規定了,雇主和雇夫、地主與佃戶的關係屬於交易,而非主仆關係,因此一些力夫也不怕被問責,在人群裡有說有笑的詢問。

“估計是在等船吧,不過瞧這上千輛馬車,估計今天要運的東西多了。”有個力夫吧唧著嘴回應。

“多點好啊,要是每天都有活乾,我們日子就舒坦了。”一個力夫笑著說,而這時有人開始騷亂了起來。

一些力工朝著騷亂方向看去,原來是通惠河駛來了一艘艘高大的船隻。

這些船隻和大明傳統的船隻外形有些不同,更窄、更長,船隻的風帆也換成了硬帆(走河道用)。

力工們在議論,一些大興營的將士也在議論,對此、坐在馬車上的朱由檢看向了自己沒能看到下水的武裝商船。

“下水了半個月,一點問題沒有,大明的船匠果然手藝一流。”

朱由檢在心中感歎大明工匠在造船上的手藝,隨後對坐在馬夫位置的曹化淳詢問道:

“船廠開始新的造船了嗎?”

“回殿下,六十艘大船已經用陰乾的船木開始建造了,龍骨在鋪設中,三千料的武裝商船應該在三月下旬就能造出來,四、五、六千料還需要考驗工匠的手藝。”

曹化淳對車內回應,順帶說道:“萬歲用封舟的榫卯連接技術,解決了這些大料船的連接問題。”

“連接問題解決,接下來隻需要解決水密艙和火炮卸力的問題就可以了。”

“船廠掌事回話,說應該五月下旬就能把這三種船下水試航。”

“嗯,暹羅的柚木陰乾的怎麼樣了?”聽到自家皇兄用封舟的連接方法來套用新型船上,朱由檢笑了笑,繼續詢問。

“去歲八月開始陰乾,剝皮之後,三十萬料柚木,陰乾到月初的時候,還剩下二十六萬三千餘料,估計再等七個月,隻有二十三四萬料了。”

“嗯……”聽到三十萬柚木,居然可以陰乾獲得二十三四萬料,這大大超過了朱由檢的預期。

以噸位來換算,一料0.3噸,二十三萬料,便是七萬四千多噸,大大超過朱由檢估計的四萬八千多噸。

如果六千料的武裝商船可以研製出來,那麼四五千料的風帆戰列艦研製的就比較簡單了。

五千料的風帆戰列艦,也就是16噸,同比較之下、歐洲人在南洋地區的船隻不過是四百噸左右的武裝商船,以及不超過三十艘的蓋倫船。

蓋倫船又分為小型(100-400噸),中型(00-800噸),以及大型(900-100噸)。

因此、隻要五千料的大明風帆戰列艦研製下水,並且成功服役,那麼南洋是大明後花園就不再是夢想。

隻需要二十艘這樣的風帆戰列艦,就足夠稱霸馬六甲以東。

如果以四十三年後的第二次英荷戰爭來說,大明隻需要為這二十艘主力艦,配置上四千料、三千料的戰列艦,二千料左右的巡洋艦。

那麼艦隊總規模,將會達到恐怖的三百艘,一萬四千多門火炮,十二萬水兵。

同比較下,四十三年後的第二次英荷戰爭,雙方規模加在一起,也不過1艘戰艦,3艘縱火船以及14艘通訊船,1艘武裝商船,900門火炮和4.3萬水兵。

這是英荷兩國積攢了一個世紀的家底,而大明如果想要製造出朱由檢心中的三百艘戰艦,需要多久?

技術沒有問題的情況下,隻需要天津船廠、龍江船廠兩地發力,加上暹羅國柚木運輸得力,最多五年時間,就可以建造出這個無敵艦隊。

屆時、好望角以東、美洲以西,都將在大明水師的旌旗下匍匐。

以這三百艘軍艦為主體,可以分出八支地區性無敵艦隊。

屆時、中南半島的柚木,南洋的橡膠、黃金,香料,南亞的貿易市場,都將被大明一家獨霸。

其所能獲取的利益,將會達到每年三百萬兩起步。

朱由檢雖然不奢望維持這麼大的艦隊,但打個五折還是需要的。

“嗶~~~”

在他這麼想著的時候,水軍三衛的所有船隻都抵達了碼頭,開始放下了船梯。

“行了、都乾活吧!”

見船隻靠岸,伴隨著大興營參將開口,兩百多皇店的牙行掌事便通知了所有力夫開始乾活。

上萬力夫在可以停靠上百船隻的碼頭開始小心翼翼的乾活,把一箱箱沉重的銀子、一袋袋糧食背上了貨船。

同時、一門門坳黑的火炮也在水軍三衛的注視下被推了出來。

他們迫不及待的開始接收火炮,並在同一時間將火炮推上固定的炮口。

這一幕被朱由檢看到,他不由笑著搖了搖頭,心想這群家夥要是知道,他們現在坐著的隻是補給船,會是什麼感想。

或許自從劉大夏燒毀寶船圖紙,鄭和航海資料開始,大明水師就不敢再奢望,能指揮三千料的大船了吧。

大明有技術,但沒有圖紙,朱由檢恰好提供了圖紙,而朱由校則是總結了兩方船隻不同,取長補短之下,弄出了它們。

望著火炮被一尊尊的吊起來放上炮位,望著白銀糧食被運上船隻,望著一艘艘貨船滿載而走,朱由檢心中十分高興。

他高興的不止是船運,還有碼頭上的力工們。

開春時節,百萬人口的京城是無法提供太多就業崗位的,而來到京城的底層百姓,大多都是秋收之後趕來,準備在冬季賺些工錢回家的。

眼下已經開春,距離春種不遠了,但京城之中卻沒有太多工位給他們。

像朝廷調度這種,維持幾天的裝貨運貨,可以讓一群力工存下不少錢,趕在春種前回家。

“或許我需要先解決腳下的百姓生計……”

望著那些明明身上滿是汗水,卻在搬運完貨物有說有笑的人,朱由檢心中感觸很深。

他總想著未來,總想著遼東、西北、西南,對於腳下的北直隸、山西等地,卻隻有分地這件事情惠及了百姓。

但這惠及了多少?或許隻有三分之一的百姓罷了。

如果他連剩下三分之二百姓的生計都解決不了,何談解決整個大明的百姓生計?

想到此處,他沉吟了片刻,在想有什麼能解決這麼多百姓生計的辦法。

首要的,用人最多的,必然就是大基建。

但問題眼下大明的基建,往往是通過百姓服徭役來完成的。

不僅需要百姓自帶乾糧,還會耽擱他們耕種的農忙時間。

必須要取消徭役,才能讓百姓的負擔減輕。

但是取消徭役,需要麵對的是整個天下的士紳反對。

或許富農、中小地主、貧農都覺得是好事,但對於免除了徭役的士紳來說,這就等於剝奪他們的利益。

富人與窮人,如果吃的一樣,喝的一樣,那麼還有什麼值得富人驕傲的地方?

學識?

富人引以為傲的學識,對於普通百姓來說,也就是茶餘飯後的談資罷了。

你講你的唐詩宋詞,我聽我的市井。

你玩你的山水丹青,我玩我的煤炭塗鴉。

不一定非得分出一個高貴。

對於不用服徭役的士紳來說,看彆人服徭役時的痛苦,就是他們感覺到自己高人一等時的暢快。

如果所有人都不服徭役了,他們的權力就等於沒有了。

要怎麼樣才能讓地方老老實實?

還是那句話,必須在地方上留下釘子,而這個釘子就是軍隊。

廢除徭役和收稅不一樣,收稅得讓人去調查,計算,然後才能收稅。

但是廢除徭役呢?隻需要下一道聖旨就可以,難的地方是看地方執行上。

為了私人利益,地方官員必然會出現一種情況。

那就是朝廷廢除了徭役,但地方官員為了收免除徭役的銀子,繼續叫囂徭役還存在。

這種貪官汙吏,便是實際攔截了朝廷對百姓惠利的醜陋份子。

要威懾這種人,應該怎麼做?

自然是安排一群人監督他們,而這群人不用士兵也可以,南鎮撫司錦衣衛就足夠。

想到這裡、朱由檢心中有了計較,當即對曹化淳道:

“化淳、回宮,去養心殿找皇兄。”

“是……”聽到自家殿下的話,曹化淳便驅使馬車離開了這裡,而馬車背後跟著的驍騎衛騎兵足足百餘人。

他們拱衛馬車兩側,護送馬車前往皇宮。

說實話、這樣的趕路和排場,朱由檢根本就看不到一個地方的風氣和風貌。

他一直很想去看看真正的市井民生,但是就眼下來說,他的每一次“親民”,都代表著冒險。

想殺他的人有很多,朱由檢不可能賭所有人都是聰明人,因為隻要這群人中有一個莽夫,那他微服私訪親近民生的行動,就可能成為自己的最後一天。

伴隨著這種想法,半個時辰的時間緩緩過去,當他們來到東華門時,朱由檢換乘了車輦,向著乾清宮駛去。

廢除徭役一事,還是需要先謀劃,而不是腦袋一熱就決定了。


最新小说: 境界觸發者! 魔道出馬仙 開局瘋狂打賞,主播不斷空降 罪案拚圖師之亡者遺局 數據流禦獸 全員係統不帶我?那隻能滅世了 神豪:錢都是大風刮來的 亂世大東家 三國之挾太後以令天子 重生80,娶了異瞳小嬌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