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六章 理念不同_家兄朱由校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家兄朱由校 > 第一百九十六章 理念不同

第一百九十六章 理念不同(1 / 2)

“齊王弟慢走——”

“崇王兄不用再送了……”

汝陽縣崇王府門口,一身常服的朱由檢與一名二十出頭、身著親王常服的青年互相作揖行禮,隨後朱由檢翻身上馬,帶領陸文昭和上百緹騎向城外走去。

那身著親王常服的青年看著朱由檢離去的背影,也哼著曲轉身朝著府內走去。

今日是臘月初九,短短六天的時間,朱由檢接連拜訪了河南的周王朱肅秦,潞王朱常淓,鄭王朱載壐(i),以及山東的德王朱常潔、魯王朱壽鋐、衡王朱常?等各地藩王。

接下來、他還將前往南陽的唐王府、洛陽的福王府。

至於更遙遠的秦王府、慶王府、韓王府、肅王府,他是沒有時間一一拜訪了。

好在陝西的四個王府加在一起,宗室不超過兩千人,其中還有兩百人早就被廢為了庶人。

這麼一看、陝西的四王可以說是宗室模範,而革新也就不會有太大的阻力了。

這也難怪四王會主動上疏了,畢竟人丁稀少,五服以外的子弟少的可憐,革新對他們沒有什麼壞處。

不過這麼一來、朱由檢隻需要前往拜訪老唐王和朱由檢的那個好三叔就可以了。

“殿下、海外就藩,真的可行嗎?會不會引起藩屬國的惶恐?另外就這麼來看、海外就藩恐怕要從大明遷移走不少百姓……”

騎馬慢步出城的時候,陸文昭忽的詢問起了朱由檢,而朱由檢聞言卻麵無表情的回應道:

“藩屬國若是恐慌,便告知他們緣由便可,若是有哪一個敢犯上作亂,蕩平便是。”

“至於百姓、你難道沒有看到你的四周嗎?”

朱由檢反問陸文昭,而陸文昭見狀也掃視了一下道路左右。

說實話、一眼望去,大部分百姓身上都是穿著乾淨得體,人群之中的一些人能被看出是農民,但他們也學著士人的模樣,穿道袍、戴四方巾。

說到底、明朝和曆史上所有王朝亡的都不一樣。

直到崇禎元年,整個大明朝都還是一片欣欣向榮的局麵。

百姓們可以亂跑去縣城打工,上個十天半個月就能買一身新衣服,田地裡的農民種地大多為了自己吃。

交稅的銀子、基本上都是靠亂跑打工來湊足,或者在家中圈養牲畜,到交稅前販賣。

如河南百姓一樣,即便眼下遭了兵禍,但如果誰在街上大喊說二十幾年後大明朝就亡了的話,隻會讓人哄然大笑。

畢竟即便是陝北的百姓都能給地主當佃戶活下來,如河南這等富碩之地的百姓就過的更舒服了。

一些連秀才都不是的普通百姓也學著書生寫寫《遊記》、《雜記》,因此記錄了明朝遭遇十數年天災前的太平盛世。

也正是因為這樣的記錄,才讓朱由檢知道,一旦天災來了,那將是多麼殘酷。

留給他的時間不多了,如果他沒有記錯的話,陝西、山西、河南、四川、北直隸等六省,還有五年就會爆發旱情。&nbp;…

不同的是,陝西一爆發便是全陝的規模,而其他五省則是零星有地方爆發旱情。

再往後一年四川和河南的旱情結束,但山西和陝西、北直隸、廣東、廣西、福建都會遭遇旱情。

其中山西、山西、北直隸、廣東四省的乾旱會波及全省。

再往後一年,也就是七年後,有九個省都會遭遇大旱,其中的四川和湖廣、南直隸在遭遇大旱後,天下米價都會飆升。

但隻有一年的大旱,各省百姓和官府都能依靠常平倉活下去,隻有陝西和山西需要一直經曆大旱。

時局會在十二年後崩壞,十八年後達到頂峰,兩京十四省,除了遼東、雲南、廣東和福建,其他諸省皆旱。

這樣的大旱,是眼下人口稠密的大明所不能抵禦的,哪怕修建再多的水利工程,但天上不下雨,地下不冒水,除了靠近大河的一些地方,其他地方都會乾裂得讓人發瘋似的逃荒。

人口對於大明來說是優點,但在接下來是負擔。

想要不讓他們成為負擔,就要儘可能的將人口密度降下來。

遷移東北、河西走廊、西域、中南等地才是大明能渡過大旱的最佳辦法。

遷移人口需要大量的糧食,銀兩,而他隻剩下五年的時間。

“呼……”吐出一口濁氣,卻並不能緩解朱由檢心中的焦急。

在旁人看來、還有十幾天就滿十三歲的他,已經完成了旁人一身都完成不了的功績。

但在朱由檢看來、這些功績的收效,遠遠達不到他心中所需。

他無時無刻都在回想如何度過旱情,從人口角度來說,北直隸、山西、河南、山西、山東等五省實際是被旱情肆虐最多,最頻繁的地方。

諸如其他省,最少都有三四年空隙可以休養生息,因此合理調常平倉糧,完全可以讓南方除了湖廣、江西、南直隸、浙江外的其他數省安然渡過。

這四省則是要進行人口遷移來降低人口密度,增加抵抗風險。

由於靠海,即便大旱來臨、但以皇店的商船規模,一邊捕魚、一邊從中南半島運糧,完全能解決這四省的問題。

因此旱情的問題實際還是北方五省的問題。

五省在國初的人口合計不超過一千八百萬人,以眼下藏匿三倍來看,最多不會超過五千五百萬人。

加上甘肅因為明代沒有好好開發,還有河套不會遭遇旱災,以及東北不會遭遇旱災。

實際上操作得當,是可以將人口稀釋出去,如東北一地,隻要糧食管夠,完全可以在旱情到來前,遷移數百萬人前往。

五年之後,東北會有良田數千萬畝,而這數千萬畝良田將能拯救上千萬人。

唯一的問題就是,遷移屯墾需要三年才能見成效,大明要玩數百萬人的大遷移,將需要每年支出數千萬石米麥。&nbp;…

所以歸根結底,還是需要銀子和糧食。

裁撤三省衛所……

朱由檢腦中一直對三省衛所充滿了執念,他之所以隱匿徐鴻儒叛亂,就是要領兵入河南、山東,革新藩王,裁撤衛所。

現在革新藩王已經接近尾聲,那麼裁撤衛所的行動就要擺上日程了!

“陸文昭,執我軍令,命北直隸的神策衛、四騎衛的羽林衛,前往山東,分為千戶,前往山東裁撤山東諸衛。”

“再命山西二十八拱衛營,調太原府以南的九營兵馬以及太原府的壽陽營,與三騎衛一同,就河南之地裁撤衛所!”

“遵命!”

朱由檢動了裁撤之心,而陸文昭聞言先是應下,緊接著又道:

“是不是先告訴一聲萬歲,再調兵裁撤?”

“這是自然……”

朱由檢沒有趁熱打鐵的對陝西進行衛所裁撤,因為眼下的他沒有時間耗在陝西,並且兵力也不夠。

在戍衛長城的兵馬不能調動,因此他手中隻有二十營五衛可以空出來。

用這九萬不到的兵馬,在裁撤河南和山東之餘,再去裁撤有著西北四鎮的陝西,著實不是明智之舉。

陝西需要留到遼東之戰結束才行,不過那時朱由檢要裁撤的,就不隻是一個陝西了。

打斷了建虜的脊背,在建虜養傷的時間,他能調往南方的兵馬,將會高達二十萬。

衛所裁撤隻是一個開始,裁撤衛所之後建立各地的外拱衛營,隨後等待燕山所學子出山。

屆時就能用崛起的新生勢力,掃出天下士紳,對大明徹底的進行變法!

——————

“萬歲,齊王殿下的奏疏……”

臘月十二,朱由校正坐在庭院中看雪,賞梅。

聽到魏忠賢的話,朱由校轉頭看了一眼,隨後接過了奏疏,慢慢打開觀閱內容。

近來、朱由校依舊呆在內官監船塢不遠處的內官監庭院中,不過他將處理奏疏的時間,更多的用在了木匠手藝上。

言官和都察院的奏疏交給司禮監後,他輕鬆了不少,可以騰出更多時間來研究自家弟弟所說的織布機、紡織機技術上。

今日本想煮酒三品,好好賞賞雪,順帶梳理一下思緒,卻不想又有事情來了。

“……”坐在位置上,朱由校將奏疏一覽,眉頭也越皺越緊。

旁邊的魏忠賢見狀,眼睛一眯,隨即躬身在朱由校身邊道:

“萬歲、齊王殿下的上疏有什麼不妥嗎?”

“沒有,就按弟弟說的辦吧,司禮監把需要下中旨的兵馬都先下中旨,再另外起草發往內閣。”朱由校把手裡的奏疏遞給魏忠賢,舒展了眉頭回應。

“奴婢領旨……”魏忠賢先接過奏疏應下,緊接著緩緩起身,走出了庭院,在門口看到了班值的王體乾。

“廠公。”見到魏忠賢,王體乾連忙上來問號。&nbp;…

他們的關係並非是上下級,而是一種聯盟的姿態,因此魏忠賢當著王體乾的麵打開了奏疏,示意他一起看。

王體乾湊了過來,魏忠賢也展開了奏疏,與王體乾一覽了起來。

這一覽、二人都皺緊了眉頭,王體乾更是道:

“這才過去了多久?又要對河南和山東的衛所下手了?”

“有兵權,齊王想乾嘛都可以……”魏忠賢似乎話裡有話,而王體乾抽了抽麵部的肌肉,隨後道:

“山東有都司,備倭司等十九衛十六千戶所,三個群牧所、以及營兵三營,河南有都司十二衛、六個千戶所、四個群牧所。”


最新小说: 快穿路人就要隨心所欲 妻色撩人,我修仙秘密藏不住了 救命,在末世和死對頭綁定了生死 薄情帝王火葬場了 兩界高武:收束諸天成大羅 女村霸覺醒後:豪門弟弟寵上癮 沉迷種田,我爆紅全網 眸中萬象:靈魂的隱秘側寫 異族?放尊重點!叫天材地寶!! 從零開始的天龍人生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