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圖克圖汗有令,所有部落的台吉、貝勒前往黃金大帳議事!”
哨騎在傳令,各部的台吉貝勒雖然不情願,但都老老實實的前往了駐牧地最中央的大帳。
不斷湧入的貝勒台吉、將大帳擠得滿滿當當,而坐在主位的林丹汗則是一臉滿意。
好不容易等所有台吉都到來,林丹汗這才開口道:
“我們在燕山裡的一些哨騎發現了明軍北上,這次是朱由檢那個娃娃領兵出征,看規模應該有五六萬戰兵。”
“五六萬?”
“這麼多?”
“那算上民夫得有四五十萬了吧?”
“趁著還遠,可以遷移了。”
“安靜!”看著亂成一團的諸部台吉,林丹汗很不高興的嗬斥他們:
“明軍的人數雖然多,但騎兵隻有兩三萬,況且距離我們還有七八百裡,你們慌什麼?”
林丹汗很威風、他沒有把朱由檢放在眼裡,甚至在他口中,朱由檢似乎隻是一個乳臭未乾的娃娃。
不過、他的威風也隻代表了他,在他嗬斥完後,伯暈歹就有些坐立不安的說道:
“大汗,明軍騎兵的奔襲距離和速度很長很快,朱由檢在河套隻花了六七天時間就奔襲了上千裡,我們應該現在就遷移。”
“對啊、現在遷移還來得及,等劄薩克圖汗他們南下,我們再打草穀也不遲。”
“現在開春不久,牛馬還沒有育肥,一些馬匹瘦弱的連孩子都乘載不了,這怎麼打仗?”
“大汗、我們可以考慮一下,暫時往北遷移,明軍的補給跟不上的。”
伯暈歹的話,頓時讓許許多多的喀喇沁領主跟著附和了起來,畢竟他們就是隱藏在蒙古人之中的內鬼,誰都不想和朱由檢起衝突。
如果他們知道伯暈歹這家夥偷偷和女真人結盟了,他們絕對會在第一時間拋棄伯暈歹,帶著消息投靠大明,而不是讓伯暈歹火燒白馬關互市。
現在屁沒撈到一個,還要被朱由檢帶兵追著打……
想到這裡、一些喀喇沁的貝勒台吉紛紛用充滿怨念的眼神看向了伯暈歹。
至於伯暈歹他倒不覺得自己的做法有什麼問題,畢竟在土蠻被滅、河套三大部也被滅後,卡在中間的他,絕對會被大明吞並。
隻有吞並了,獲得了燕山北部的緩衝地帶,北京城才能安全,明軍騎兵才能在關外築城。
所以他從來沒有後悔,他後悔的是當時動手沒那麼利落。
如果當時他攻破了白馬關,帶兵衝到京城附近劫掠一番,說不定大明隻能提高自己的歲賞,而不會像現在一樣尷尬。
誰又能想到朱由檢在掃套的情況下,還能在燕山軍營留下三衛精銳來駐守白馬關……
隻是現在後悔也沒有用了,伯暈歹現在想的就是先跑,等朱由檢去打女真的時候,他再去打草穀。
他對朱由檢是真的怕得要死,如果不是被範文寀一陣忽悠,擔心朱由檢打完河套就要收拾他,他也不會起兵造反。
說白了、還是因為他以前對大明做的虧心事太多了,即便朱由檢給他開出侯爵的條件,他也不敢去大明當官。
論起入寇的頻繁程度,他比火落赤和素囊加起來還多……
“北遷?遷什麼?”
不曾想、在所有人都想著北遷的時候,林丹汗這廝卻突然冷笑道:
“他朱由檢能隨便來漠南,那豈不是代表大蒙古國成為了他可進可出的牧場了嗎?那我們又是什麼?他的牧民?”
“形式比人強,暫時遷移讓他空耗錢糧比較好,等秋季人強馬壯的時候再南下去河套打草穀,他朱由檢總不可能有我們的馬快吧?”伯暈歹聽著林丹汗的話,耐心勸導著。
在他看來、和明軍正麵交手就好像被馬踢了腦子一樣。
他當初帶著兩萬多人都沒有拿下白馬關,現在明軍上直出動,他們隻有五六萬人,怎麼可能打得過?
“他來哈剌溫山,我就去宣府!”
林丹汗固執的要南下,但見狀的伯暈歹當即怒了:
“你要去就你去,我要帶人去北麓!”
說罷、他轉頭看向了喀喇沁諸部的貝勒台吉,而他們見狀也紛紛附和道:
“先躲一躲比較好。”
“避明軍鋒芒,等秋季再南下打草穀。”
“兵力相當,即便打贏了也死傷慘重。”
支持北遷的人依舊占據大多數,而這一幕讓林丹汗瞬間不滿道:
“伯暈歹!你既然認了我做大汗,現在就要服從我的汗令。”
“我願意服從,但前提是不愚蠢的汗令!”伯暈歹反懟起了林丹汗。
他也有自己的驕傲,當年他和他父親入寇襲擾明軍的時候,林丹汗不過是一個娃娃。
他才和明軍交過幾次手?現在自己放下身段,苦口婆心勸了半天,他還這麼執拗。
那就沒有辦法了,反正送死的事情他是不會去做的。
“你……”林丹汗下意識把手放在了腰間的刀柄上,但喀喇沁的諸部台吉也注意到了這一點,紛紛把手放到了腰間。
這一幕被林丹汗看見,即便他再怎麼自大,也知道帳內的喀喇沁台吉和貝勒比較多,真打起來說不定他自己的安危也沒有辦法保證。
因此、他隻能強壓著怒氣道:
“你可以帶著部眾走,但要留下五千騎兵斷後。”
“可以!”聽到要留五千騎兵,伯暈歹雖然不願意,但他還不想和林丹汗撕破臉皮,況且五千騎兵也不是他一家出。
“蘇布地、宣召各部各出一百騎兵,我們出一千五,湊夠五千斷後的騎兵給呼圖克圖汗!”
“是!”聽到自家阿布的話,蘇布地也主動站了出來,而林丹汗見狀也稍微平複了不舒服的情緒,抬手示意伯暈歹離開。
伯暈歹見狀也當即帶著喀喇沁諸部的人離開了黃金大帳,而在他們離開後,林丹汗望著帳內僅剩的察哈爾諸部台吉、貝勒,也陰沉著臉色說道:
“你們集結兵馬,家卷跟隨喀喇沁北遷。”
“是……”聽到林丹汗的話,諸部貝勒台吉鬆了一口氣。
他們雖然對和明軍交手有些忌憚,但最忌憚的還是家人的安危。
如果能先北遷部眾,那即便打起來不順利也可以北逃,而不至於出現帶不走部眾的情況。
隻是他們鬆了一口氣,卻引來了林丹汗的不滿。
說實在的、如果不是伯暈歹要帶人撤走,他是不願意讓諸部部眾北遷的。
畢竟在他看來、素囊和火落赤被朱由檢戰敗,是因為他們廢物。
喀喇沁和土蠻也就一個水平,土蠻都被他和黃台吉滅了,喀喇沁和廢物也沒有區彆。
既然明軍一直沒有征服喀喇沁和土蠻,肯定是因為實力的不足。
那麼能輕鬆擊敗土蠻的自己本部,哪怕不能擊敗明軍,也不至於落個慘敗的下場。
所以他想的是,指揮察哈爾和喀喇沁兩大部的兵力,先挫挫明軍的銳氣,挫完就帶著一部分的戰利品北上,然後趁機收服漠北的外喀爾喀。
隻要把外喀爾喀收服了,那他手下就有十萬控弦之士了。
到時候等明軍去打女真的時候,他就去收服科爾沁,然後西征,征服漠西衛拉特。
隻要把這幾大部征服,他就是名副其實的四十萬蒙古人之主,手下控弦十數萬,輕而易舉的就能入侵河套、襲擾河西。
到時候隻要集結兵力打贏一場,就可以趁機向明朝提出互市和歲賞。
這麼一來、他就是自達延汗後,第二個大蒙古國的中興之主了。
隻是想法很不錯,施行起來卻很難,伯暈歹帶頭反對他的行為,這讓林丹汗十分生氣。
如果不是朱由檢帶兵即將到來,他絕對不介意在收拾朱由檢之前,教訓一頓伯暈歹。
不過事情既然已經發展到了這個地步,他也不能收回自己說要出兵的話。
出兵是必須的,但還要做好第二手準備,所以他才安排部眾北遷。
說實話就是,他也做好了打不過就跑的準備。
雖然有些丟人,但隻要能撈到一些戰利品,他就可以回去吹噓自己對明軍的“戰果”了。
反正明軍追不上他就得撤走,到時候他怎麼說都沒有人揭穿。
憑借這份戰果,他就能穩定外喀爾喀和喀喇沁,趁機把科爾沁爭取過來了。
想到這裡、林丹汗盤算了一下這一場仗要怎麼打。
不過不管怎麼打,首先他們不能被明軍拖住,不然就要麵對被明軍追擊的場麵了。
另外、他也不能死傷太多部眾,不然就算拿到了不少明軍的戰利品,也會打擊到他在察哈爾內部的威望。
因此、在諸多聯想後,他最後下令道:
“集結大軍,我們先南下教訓一下朱由檢的先鋒軍。”(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