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是在他咒罵的時候,明軍的火炮也停了下來,而城頭上負責觀摩戰場的代善也緩緩起身,麵色難看的望向了城外南麵平原上的數萬明軍。
在明軍陣前、數百門火炮列陣,坳黑的炮口讓代善看了頭皮發麻,而明軍之中標有“孫”、“熊”二字的兩麵大纛也讓他意識到了遼東明軍的主將是誰。
“派人回去回稟汗阿瑪,就說熊廷弼和孫應元領兵四萬左右進犯我大金亦東河城。”
“是!”
代善對身邊的固山額真開口,而對方也當即命人加急將消息傳往了後方。
“莽古爾泰乾什麼吃的,出兵七天了還沒有抵達廣寧嗎?!”
站在城頭、代善一改往日的冷靜,開始對莽古爾泰破口大罵。
從努爾哈赤下令讓他接管亦東河城開始,代善就知道守亦東河城不是那麼輕鬆的差事。
不過、要是亦東河城守不住,那麼明軍一旦奪下了這裡,在這裡紮根,那麼從這裡距離興京城便隻有四百多裡了。
因此、即便他和莽古爾泰再怎麼內鬥,他還是聽從了努爾哈赤的命令,前來接管城池。
按照努爾哈赤的軍令,在代善接管城池後,莽古爾泰就帶兩藍旗的兵馬,火炮,以及亦東河城的所有牛羊,開始繞過遼河南下,前往大寧府叩關。
隻是這都七天了,代善沒等待莽古爾泰叩關成功的消息,反而等到了熊廷弼和孫應元的石彈。
望著被石彈打成一地爛泥的城外營壘,代善臉色自然好看不到哪裡去。
如果莽古爾泰叩關不成功,那僅憑他一個人防守亦東河城,自然是守不出什麼結果的。
就拿剛才明軍的火炮威力、以及眼下所展露的兵馬人數來看,以他城中不足七千的兵力,頂多能守十天……
這麼一想、代善的臉色更為難看了,而與此同時,休息了一盞茶的明軍火炮也逐漸冷卻。
“定射裝填!方向不變,距離二裡四,目標外圍營壘……”
“放!”
“砰砰砰——”
伴隨著炮營參將的令旗揮下,明軍火炮儘數被點燃,隨後在“嗤嗤”的火線燃儘聲中發出了怒吼。
轟隆隆的炮聲絡繹不絕的響起,這讓還在思考的代善立馬蹲下。
石彈不斷地在城外營壘、以及亦東河城的南城牆撞擊,便是連蹲下的代善和一眾金軍都能感受到那種城牆震動的感覺。
漸漸的、城外護城河對岸的營壘布置開始瓦解。
羊角牆、拒馬、陷阱等等防禦工事都被石彈洗地摧毀,而坐在馬背上的熊廷弼見狀,當即便放下手中的雙筒千裡眼,下令道:
“火炮推進一裡,炮擊城牆!”
“遵命!”孫應元應下,隨後指揮炮營向前推進。
當炮營數百門火炮推進一裡後,炮膛也已經冷卻的差不多了。
伴隨著清膛填藥的舉動,它們再度發出了雷公的怒吼,驟雨般的石彈開始不斷地擊打亦東河城南城的城牆。
十斤的石彈飛來,直接砸斷女牆,讓不遠處的代善額頭生出汗水。
明軍不再選擇炮擊營壘,這代表什麼,他無比清楚。
說白了就是熊廷弼認為外圍的防禦工事已經不能阻擋明軍了,因此隻需要把城牆轟出豁口就能發動全麵進攻了。
這樣的戰術改變讓代善連堅守十日的想法都斷開了,他當即對所有人下令道:
“先下城牆等待明軍炮擊結束。”
無須他催促,當軍令下達,兩紅旗的建虜便紛紛走下城牆,而與此同時、明軍的火炮也再度停下。
“這火炮還是多點好,如果有三千門十斤炮,恐怕一日老夫就能拿下亦東河城。”
望著在清膛的炮手,熊廷弼居然發出了這樣的感慨。
不過這話如果被朱由檢聽到,恐怕會十分無語。
三千門十斤炮就是三千門十二磅炮,眼下大洋彼岸的三十年戰爭參與國全部加起來,都一口氣拿不出這麼多十二磅炮放在陸地上,他倒是敢想。
“就這樣繼續炮擊吧,等建虜撐不下去了,自己會撤退的……”孫應元笑了笑,而熊廷弼也覺得這仗打的越來越沒有意思了。
似乎是複遼之役的戰果將許多建虜嚇破了膽,他們不再像以前一樣,敢正麵和明軍短兵相接了,大多時候都是龜縮城中。
這樣的攻防戰打起來是十分無趣的,這讓休息了三年多的熊廷弼感到無聊也不奇怪。
過了片刻,他和孫應元也沒有繼續呆在前軍,而是返回了中軍大帳,坐在帳中喝起了茶水。
時間在一點點的過去,整整一個白天的炮擊,近十幾萬枚石彈狂轟亂炸,亦東河城的南城牆被轟炸的慘不忍睹。
但好在當初修建它的時候,莽古爾泰修建的極為結實,因此並沒有讓城牆傷及根本。
不過就算如此、再這麼下去,明軍攻破亦東河城也隻是時間問題。
代善作為主將,隻能無奈的連續向興京派出求援的塘騎,順帶趁著夜色修補城牆。
隻是隨著時間一點點的過去,當黑夜褪去,白晝降臨,明軍的火炮再度作響,讓負責守城的金軍一臉疲憊。
所有人都蹲在城牆根休息了起來,他們知道明軍不轟開城牆是不會攻城的,因此全員都開始頹靡的偷懶了起來。
這樣的情況被代善看在眼裡,可他也沒有什麼辦法。
金軍的火炮被莽古爾泰帶走了且不說,但即便有火炮,射程和威力也遠遠不如明軍的火炮。
與其讓士卒們擔驚受怕,不如讓他們在白天好好休息,夜裡好好修補城牆。
隻是這樣的龜縮,並不能阻擋防線的崩潰。
“放!”
“砰砰砰——”
三月二十日辰時六刻,伴隨著清晨的寒氣,被連續炮轟四天的亦東河城城牆終究開始了垮塌。
城牆的垮塌導致了一部分金軍被活生生埋在了當下,好在城池不高,加上穿了甲胃,這才沒有將他們全部砸死。
“如何了!”
當代善被城牆垮塌驚醒而來,他看到的隻有一塊兩丈寬,高一丈有餘的豁口。
四周的金軍在不斷的修補豁口,他們或是用沙袋,或是用石塊,總之用上了一切手段。
隻是正當他們修補快結束的時候,明軍的火炮聲再次響起。
“轟隆隆”的炮聲和石彈砸在城牆、豁口處的聲音不斷出現。
填充進入豁口的雜物在石彈的狂轟濫炸下,沒撐過幾個呼吸,最終開始大規模的垮塌。
在城牆背後的金軍四散奔逃,好不容易等著明軍火炮聲結束,他們這才跑回來繼續修補豁口。
他們的行為自然被用雙筒千裡眼的熊廷弼和孫應元看得一清二楚,對此孫應元的想法倒是很簡單:
“得先派人強攻其他城牆,吸引建虜的注意,減少修補豁口的人數,然後在一舉使用火炮打出豁口。”
“可以……”熊廷弼微微頷首表示認可,而孫應元見狀也側頭道:
“先登準備!”
“冬!”
伴隨軍令下達,作為步騎混合的軍隊,大軍之中的一百架鼓車上,赤膊鼓手開始擂鼓。
擂鼓聲的出現,讓明軍各營準備,而亦東河城內的代善聽到聲音,也連忙帶著兵馬跑到了城牆上,將藏在城門樓之中的狼牙拍、熱油等物件搬上了城頭道上。
在他們準備好一切的時候,代善下令讓人架好投石機,並隨著明軍不斷逼近開始揮下木槌!
“砰!”
木槌砸在了機關上,隨後人頭大小的石頭被簡易的投石機拋出,飛過數百步的距離,落在了正在行軍的明軍陣前。
“算好距離,等明軍抵達這條線就反擊!”
代善大聲的下令,而他身旁的固山額真和甲喇額真也紛紛去各部傳令。
在他們的傳令下,所有金軍投石機手都準備好了,而代善也緊跟著下令道:
“調一甲喇兵馬支援城外營壘。”
“遵命!”
他的軍令陸續下達,亦東河城城門打開,隨後上千建虜紛紛湧出甬道,小跑越過護城河上的石橋,來到了對岸的營壘之中。
這個營壘內部有兩個牛錄的兵馬,當一甲喇五個牛錄的援兵抵達時,他們便有了兩千餘人。
儘管大量防禦工事被明軍的火炮摧毀,但依靠盾車,他們還是有自信阻攔一下明軍的腳步。
“冬!冬!冬——”
沉悶的鼓聲好像每一槌都敲打在了金軍的胸口,讓所有人都覺得呼吸困難。
孫應元派出了三個營的兵力,而其中有六千人手持步銃,一步步的靠近亦東河城外的營壘。
營壘內的金軍也用上了弓箭和鳥銃來防守,隻是相比較明軍步銃的數量,他們對於火器的占比少的可憐。
時間在一點點過去,明金兩軍的距離也在慢慢縮短。
伴隨著鼓聲、五百步、四百步,三百步……
“放!”
城頭上,準備就緒的一些甲喇額真開始命令手下的投石機投擲石彈。
一時間、木槌砸下的聲音絡繹不絕的響起,數百石彈從城頭飛出,向著明軍步卒砸來。
隻是明軍對此也不是毫無準備,當投石機發作,明軍的火炮也開始了對射……(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