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殿下要不要聽一聽真話?”金鉉反問朱慈燃,而朱慈燃猶豫片刻後,跟著點了點頭。
見朱慈燃點頭,金鉉開始戳穿前麵所謂的假話,指著一下百姓說道:
“殿下可以觀察一下,一些百姓雖然穿著衣鮮亮麗,但與內城的百姓相比,要稍顯衰老,精神不振。”
“對於內城的百姓來說,穿著華貴的衣服很頻繁,四周的人都有這樣的衣服,自然也就不足為奇,而對於外城的百姓來說,這樣的衣服已經是他們唯一能拿得出手的衣服了。”
“殿下看他們的表情和步伐,與內城百姓閒庭散步不同,外城百姓大多行色匆匆。”
“之所以如此,全因為他們要為了生計奔波,但凡一日不工作,便要忍受一日的饑苦。”
“那他們為什麼不穿更破爛的衣服,這身衣服若是換成米,都能吃很久了。”朱慈燃還記得上次賣油郎的話,也知道民間的米價。
這樣一套七八百文的衣服,若是賣了拿去買米吃,足夠舒服的生活兩三個月了。
“殿下……”金鉉深吸一口氣,隨後搖頭道:“這衣服不能賣。”
“為什麼?”朱慈燃皺眉,而金鉉解釋道:
“人靠衣裝馬靠鞍,殿下之所以看他們行色匆匆,全因他們大部分人都是在前往工作的路上。”
“穿著這樣的衣服去工作?”朱慈燃不敢置信,而金鉉見狀則是搖頭道:
“殿下等一下就明白了……”
說罷、金鉉讓宛平營的兵馬去告訴一個穿著不錯的男人,要跟著男人看看他的一天,做得好的話賞一百錢。
那男人起初有些害怕,但聽說有一百賞錢後,立馬對麵前的兵丁露出了諂媚的笑容,不停的拱手鞠躬。
這距離不過十幾步,朱慈燃可以很清楚的看到兩人的言行舉止。
過了片刻,馬車再度動了起來,並且這次跟隨著那衣著顯貴的男子向著東城走去。
經過南城通往東城循禮門的時候,金鉉還特意交代了一句:
“早些年齊王殿下沒有廢除進城稅的時候,這城門稅便要收取這男人三文錢。”
“是一日三文嗎?”朱慈燃好奇詢問,而金鉉搖頭道:“一次三文。”
朱慈燃下意識點了點頭,並不覺得進一次城門的三文錢對於這男人來說有多沉重。
一行人跟著這男人走到了東城,路過百王府坊和官吏坊的時候,男人畏畏縮縮,生怕碰到一些顯貴之人。
朱慈燃在路過兩坊的時候,心思都在百王府坊內,直到遠離了百王府坊,他才有心思觀摩起了街道。
比起南城,東城街道整潔,鋪設好的青磚石道寬闊不說,整齊劃一的街坊和房屋也讓人覺得賞心悅目。
不僅如此,生活在東城的百姓穿著也和內城一樣,雖然不是什麼名貴的綢緞,但他們自信大方,在街頭有說有笑。
反觀那男人,明明穿的比四周的人還要好,卻畏首畏尾的,完全配不上身上的那身衣服,十分違和。
朱慈燃等人跟了男人一路,最後眾人在東城長樂門門口的一處衙門不遠處停了下來,那衣著顯貴的男人陪笑的來到衙門門口,衙門門口的衙役對他則是沒什麼好臉色。
這人又是鞠躬,又是拱手,卑微到了極點,最後才在衙役的擺手下走進了衙門內。
朱慈燃看了看衙門的牌匾,這才發現這是管東城通惠河漕運碼頭的衙門。
等待的期間,金鉉沒有說話,而朱慈燃則是在放空,打量四周的百姓。
過了一炷香的時間,那男人才從衙門內走了出來,對著門口的衙役繼續鞠躬拱手,然後揣著手中的一塊木牌,向著長樂門外走去。
“跟上……”金鉉開口,車隊繼續跟上。
在朱慈燃等人的注視下,那男人拿著木牌走出長樂門,而身邊還跟著一群和他一樣穿著顯貴的男人。
隻是這群人在走出長樂門後,便紛紛開始脫衣服,將身上那華貴的外衣脫下後,露出的是便宜到極點的麻衣,一點棉花都沒有。
寒風吹來,一群人打著哆嗦走進一處院子,再出來時,手中的衣服已經不見。
朱慈燃好奇看去,這才發現這是一家租借衣服的店鋪,門口還擺著告牌,標寫衣服租借價格。
如剛才那男人所穿的衣服,一日要支付十文錢。
“先生,他們為什麼要花十文錢租借衣服,而不是拿這十文錢去吃東西呢?”
朱慈燃看向金鉉,不解詢問,而金鉉也歎氣道:
“沒了這身衣服,他們剛才便進不了那衙門。”
“噢……”朱慈燃不解其中深意,但隻有金鉉知道,這些租借衣物的店鋪都和漕運衙門有關係。
衣服是進入漕運衙門的投名狀,不租衣服就進不了衙門,進不了衙門,也就無法繼續下麵的事情。
金鉉沒有多說,而車隊也跟著在寒風中瑟瑟發抖的人群走向了通惠河碼頭。
期間通惠河碼頭的官員小吏都發現了車隊,但上前之後都被金鉉讓人將他們勸走了。
車隊跟著人群來到碼頭邊上,即便是寒冬時分,通惠河上也繁忙無比。
這群穿著粗布麻衣的人來到碼頭邊,被小吏驗證了木牌後,旁邊的衙役就發給了他們一把鐵鎬。
拿到鐵鎬的眾人,用旁邊的草繩綁在綁住腳掌,然後開始一個個的走下碼頭,來到了冰麵上,小心翼翼的走向冰麵中間。
“他們要乾嘛?”朱慈燃好奇詢問,而金鉉則是沉著道:“鑿冰,為船隻鑿出一條可以返程的航道。”
說著,金鉉對朱慈燃解釋說道:
“運河是大明南糧北調的重要水道,因此朝廷非常重視運河漕運。”
“不過,每年冬季來臨時,北方運河就會結上厚厚一層冰,即使江南的運河,也會時不時遇上結冰,阻礙漕船通行。”
“因此為了防止在回程途中遭遇冰凍,一般每年十月底前,從南向北運糧的漕船在到達目的地後,會儘快卸下貨物,空船往回趕,這被稱為“回空“。”
“要是河麵還沒有完全結冰,可以用鎬砸冰,疏通河道,讓船隻通行。”
“若是不幸趕上了冰凍期,那麼漕船隻能擱淺在大運河上,待到來年冰雪融化後再做休整,回到南方。”
“但等到休整後才返回,不僅成本會變得非常高,而且也會誤了漕運任務。”
“因此,南方一般會在第二年春天可以通行漕船後,先行派另外的船隻北上,儘量減少損失。”
“近兩年來,由於北方大旱,漕運船隻不得不堅持運送糧食北上,因此開鑿冰層,並且一直保持就是一筆大工程了。”
“即便是冬季,南方的糧船也會走海路北上,走潞河進入北直隸,然後卸貨,用小船走玉河運糧到碼頭。”
金鉉說著,也示意朱慈燃下車,並帶著朱慈燃在百餘名兵丁的拱衛下來到碼頭邊。
他們向下俯看,可以看到上萬名民夫站在冰層上,時不時用鐵鎬將凍住的冰層砸碎,旁邊則是有人用東西把碎冰網出。
這樣才勉強保障了兩條寬不過一丈的河道,而河道之中,一艘艘寬六七尺,兩丈的船隻運載著一袋袋糧食通行。
冰層上的民夫,大多穿著一層棉衣,但也有如剛才那男人一樣,簡單穿著粗布麻衣。
他們要比穿著棉衣的人揮動鐵鎬還要快,乾得還要勤奮。
“這麼冷,他們乾一天能賺多少錢啊……”
寒風把朱慈燃臉頰吹紅,他手裡握著太監遞來的小銅爐。
“沒有克扣的情況下是五十文,算去租借衣服,便隻有四十文了。”金鉉看著在冰層上乾活的百姓,平靜的對朱慈燃開口。
“就這麼點嗎?”朱慈燃有些驚詫,畢竟他雖然小,但一個月也有一百兩的月錢,並且平日裡他打賞小太監都是幾兩銀子、幾兩銀子的賞。
“殿下現在知道,百姓的日子如何了吧?”金鉉說著,並勸諫道:
“殿下隨意賞賜太監的幾兩銀子,便足夠招募上百人,在這寒冬之中頂著冷風和冰水,辛苦勞作一日。”
“若不是齊王減除雜項和各種稅收,他們這群人工作一日,還要交十幾文的稅錢,隻能到手二十幾文。”
“二十幾文……”金鉉歎一口氣,而朱慈燃則是看見了冰層上甚至有一些十二三歲,**歲的孩童。
他們比朱慈燃大不了多少,但背著一筐東西在冰麵上走來走去。
在聽到民夫們的召喚時,他們連忙跑過去,民夫們打開背籮,從中拿出一個烤紅薯後,又交給了這些孩童一文錢。
拿到錢的孩子,小心翼翼的把錢裝起來,臉上笑的格外開心。
“他們不讀書嗎?”朱慈燃指著那群孩童,而金鉉卻道:
“本該讀官學,但官學的雜費也是他們交不起的,他們的父母都是在兩岸謀生,那些人中,就有可能是他們的父母。”
金鉉指了指運河兩邊,架著烤紅薯爐子的一些中年夫妻,但話語一下子輕鬆了不少:
“他們本來都是民夫,不過皇店免費教授烤紅薯的技巧,又廉價販賣烤紅薯的爐子和車子,因此才得以謀生。”
“京中如他們這樣的人,不下數千。”
“另外,我聽聞齊王殿下已經在準備整頓官學,希望官學整頓好後,這些如殿下一樣的孩童可以入學讀書,為家裡減輕負擔吧。”
“嗯……”朱慈燃懵懂的點頭,能感受到金鉉壓抑許久的心情難得放鬆。
雖然他不清楚自己的齊王叔在乾嘛,但似乎這些事情乾成以後,眼前這些人的生活會好過一些。
這麼想著,他又轉頭看向了通惠河碼頭的冰層上,望著那些和他一樣大的孩童背著十幾斤的紅薯來回走動,心裡有種說不出的感覺……
還是下午六點
本章完(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