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六章 缺銀子的大明經濟_家兄朱由校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家兄朱由校 > 第三百五十六章 缺銀子的大明經濟

第三百五十六章 缺銀子的大明經濟(1 / 2)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茲前吏部尚書崔呈秀,乘釁縱害,禍加忠良、虐流百姓,縱容門吏,貪贓枉法……”

“今四司共審查實,朕痛入骨,憤不能平,琢賜連坐家族、門吏……”

“然朕寬慰,又念其勞務國朝,特賜流放免死,發配南州……”

臘月初九,在錦衣衛和大理寺、刑部、都察院的共同稽查下,涉及煽動燕山官員的大小官吏兩千七百餘人被緝拿審判。

最終的結果卻並不是處死,而是選擇將這兩千七百餘人聯合其三族親眷,儘數發配南州之地。

不得不說,這樣的審判已經算是輕的了,按照四司給他們審判的罪刑,至少要株連三族。

這樣的審判,誰都知道是皇帝在給魏忠賢麵子,而皇帝給麵子,自然是繞不開齊王,因此可以說是皇帝和齊王共同看在魏忠賢這家奴的麵子上,饒了崔呈秀等人性命。

不過,皇帝給魏忠賢麵子不奇怪,但齊王會給魏忠賢麵子就有些詭異了。

馮栓、姚宗文等人都十分好奇,為什麼朱由檢會放過崔呈秀等人,而他們在各種猜想的時候,朱由檢卻拿著一本賬本,笑得合不攏嘴。

【閹、浙二黨牽連官吏兩千七百五十二人,三族親眷一萬九千三百二十七人,厘清隱戶三十二萬四千餘口】

【四司核查,抄田畝五百三十七萬三千餘畝,府邸一百餘座,宅院兩千餘處,金二十一萬三千餘兩,銀九百三十二萬四千餘兩,銅錢十數萬萬,奇珍異寶……】

“沒白養他們這麼些年,四年時間居然能貪這麼多!”

臘月的清晨,寒風帶著大雪呼呼刮麵,涼意依舊滲人。

隻是看著手中的文冊,在鄉野道路上的朱由檢,止不住的發笑。

在他的身後,是近千天策衛的騎兵,以及兩輛顯眼的馬車。

兩輛馬車一大一小,稍小一點的馬車窗戶上,兩個小腦袋伸了出來,饒有興致的看著四周和地麵。

或許有人看見二人的舉動,會好奇地麵有什麼好看的,但若是這個時代的人看到地麵,恐怕會瞪大眼睛,好奇的上前摸索。

出現在隊伍腳下的,赫然是一條隻有十九世紀中晚期才能看到的近現代水泥路。

朱由檢合上奏疏,轉身看向了自己眼前的車隊和水泥路,心裡由衷的感歎。

這或許是他自穿越以來,八年時間裡,所做成的第一件讓大明民生進入近代的事情。

“京津府道”這是大明第一條公路,寬兩丈,長二百五十四裡,整體用水泥和砂石、生鐵鋪設而成。

水、水泥、砂石、石子的配合比為五比十比十八比三十六,一些路段使用了生鐵在水平方向設置連接杆,整體強度勉強達到了後世c0左右的強度,足夠使用三十年。

當然,這裡的三十年是對應後世的標準,但在隻有馬車和畜力的這個時代,或許這條路能使用上百年也說不定。

至於為什麼朱由檢會記得這麼清楚,這還得靠前世扶貧時為村裡修建第一條水泥路時的經驗。

村裡沒有足夠資金請人,所有隻有村民手把手的來忙和,而朱由檢這種人自然是看不過六七十歲的大爺大媽忙碌的,自然也會幫忙。

加上談下項目時,他特意了解了一下混凝土鋪設路麵的等級,所以才會記得這麼清楚。

“承恩!這條路的造價和戶部給出的造價,差了多少?”

朱由檢望著這條道路,心裡倍感驕傲的同時,也不由詢問起了王承恩,而不等王承恩回答,一人的聲音便響了起來:

“全長二百五十四裡,寬兩丈,戶部給出的造價是每裡四百兩,經過吾改進過後,便隻需要三百六十兩了。”

“因此,此路建設下來,一共花了朝廷九萬一千四百四十兩銀子。”

自豪的聲音響起,而朱由檢轉身看去,赫然是“昂首挺胸”的朱由校。

見到對方,朱由檢露出笑容道:“倒是忘了哥哥才是這路的總設計師了。”

“總設計師?”朱由校挑了挑眉:“這稱呼不錯。”

說著,朱由校看了一眼自己的“傑作”,背著手很是自豪的點頭道:

“這種路不錯,坐著馬車也不顛簸,一個時辰居然能跑六十裡,若是我大明都用上這種道路,那兵馬調動起來倒是輕鬆多了。”

“嗬嗬……”朱由檢聞言苦笑,隨後才說道:

“雖然這麼說,但是哥哥彆忘了,隻是這一條路,就用光了北直隸近一年的水泥儲量。”

說起水泥儲量,朱由檢也是覺得有些頭疼。

他是不想讓大明百姓在水泥場工作的,因為粉塵環境工作下會減少壽命,並且會患有塵肺病。

因此,水泥場一般是使用囚犯和罪犯來進行生產。

這在南方倒是還不錯,畢竟舊港、交趾地區有數百萬“罪犯”,其中有四分之一參與水泥場的勞改,輕輕鬆鬆的就能年產出一千二百餘萬石水泥,足夠鋪設近三千七百裡道路。

可水泥場到了北方就有點不太行了,因為大明還需要開拓,因此除了早前俘虜的套虜囚犯,以及觸犯《大明律》必死的囚犯外,在北方並沒有多少人可以供大明作為勞工使用。

從天啟六年到眼下,北方的水泥場隻建立起三百七十二個,平均每個工場有五百囚犯,年產二百六十餘萬石。

其中有近二分之一的產量在北直隸,而北直隸積攢一年的一百三十幾萬石水泥,都砸在了這條水泥路上。

換算過來,大明的水泥年產量達到了一百三十萬噸,差不多是一九二十六年美國十四分之一的產量。

隻是,這種換算方法其實並不代表什麼。

因為大明能保持這樣的產量,是建立在有大量牽扯囚犯勞作的情況下,是建立在有一百二十多萬人共同勞作的局麵下。

一旦這一百二十萬人陸續去世,那麼大明的水泥產量依舊會驟減。

因此,要想讓大明的水泥產量節節攀升,那就必須做到半工業化。

蒸汽機必須要應用上,而這一步不是那麼簡單的。

可如果在這一百二十多萬囚犯勞改結束,或者去世前,大明還沒有辦法做到的話,那就隻能把水泥場推廣開來,嚴格要求各地百姓工人佩戴口罩了。

不過到那個時候,修建水泥路的成本會翻上五六倍,因為眼下的水泥是沒有人工支出的。

大明需要付出的不過就是讓他們吃飽飯罷了,而獲得的是每年一百三十多萬噸的水泥。

按照“京津府道”的標準,大明每年的水泥產量可以修建大約四千三百裡府道。

府道修建的砂石鐵料和水泥都是幾乎免費的,隻有以工代賑那每日微不足道的工錢支出。

不過即便如此,修建一條水泥路還是需要花費不少時間和經曆。

就拿眼下的“京津府道”來說,從動工到現在,一共用時三個月,二百五十四個點同時開工,動用民夫七萬三千人。

這還是建立在曾經官道的基礎下,如果重新挖出一條道路的話,或許時間會延長到六到八個月。

總之可以看出,眼下限製大明的不是人力,而是物力。

“殿下、彙總出來了,今歲兩京一十八省一共修建府道、縣道、鄉道三千九百裡。”

“其中舊港修建一千七百裡,雲南、貴州、四川、交趾、兩廣和琉球一千七百裡,北方合計修建五百餘裡。”

“工部共耗費二百三十七萬六千餘兩銀子,前後動工二百餘萬人……”

當朱由檢還在沉思時,在馬車裡彙總和大明諸省水泥道路建設的王承恩一邊說,一邊抱著厚厚的文冊走了下來。

顯然他沒有聽到剛才朱由檢叫他,而朱由檢聞言則是微微頷首。

他並沒有小看大明百姓的基建能力,說白了連萬裡長城都能弄出來的民族,隻要給錢給糧給物,弄出近四千裡水泥路並不奇怪。

況且,眼下還有數百萬人正在忍受旱情,隻能靠著朝廷的糧票維持生活。

不過話說回來,這樣的大基建能力,倒是讓朱由檢沉思了起來。

“似乎,可以減少糧票發放,儘量以工代賑,大旱結束後,或許能獲得一個新大明。”

這麼想著,朱由檢便對王承恩詢問道:

“今歲工部賑濟百姓的數量是多少人?”

“大約四百萬左右……”王承恩想了想前些天工部遞交來的奏疏數額,而朱由檢聞言也轉身與朱由校交談道:

“哥哥,這水泥路如何,您也看到了,我在想,是否可以用三分‘糧賑,七分工賑’的方式來賑濟百姓,同時讓我大明都用上這水泥路。”

“弟弟是怎麼想的?”朱由校很好奇,因為他記得自家弟弟說過,水泥製造過程粉塵太大,不想讓百姓參與來著。

不過對此,朱由檢卻開口道:

“水泥主要是以石灰石和粘土為原料,按一定比例配合後,在類似於燒石灰的立窯內煆燒成熟料,再經磨細製成水泥。”

“這個步驟裡,粉塵較大的工作,完全可以交給囚犯們去做,而百姓可以參與開采石灰石和挖掘粘土,將調配和燒製,研磨留給囚犯來做。”

朱由檢的話讓朱由校點頭,他想了想後回應道:

“這倒是也可以,不過成本卻要提高一些了,而且就算如此,應該也提高不了多少產量吧?”

朱由檢聞言望向了王承恩,而王承恩想了想後則是回答道:

“具體能提高多少,需要下麵的人去試試,不過以之前場內原料充足時的速度來看,應該能提升最少兩倍的產量。”

兩倍的產量,這已經相當了不得了,儘管這隻能提升大明在北方和南方的水泥場產量,而不能提升舊港的產量,但朱由檢眼下要的就是南北方的產量。

先把大明原先的兩京十三省給串聯起來,之後再去搞彆的地方。

況且,大明在北方也不是完全的沒有大量囚犯可用……

“告訴顏思齊,把南島府、九州府和四國府的囚犯送往鏡城,再派人告知尤世功接管,讓他們監督囚犯製造水泥,水泥走水路運往寬甸一帶,營造遼東的府道、縣道和鄉道。”

朱由檢一開口就讓顏思齊調動百萬囚犯,不過這百萬囚犯也不可能一下子就飛到鏡城去,畢竟顏思齊的運力有限。

以他們的運力來算,頂多能每年運二十幾萬人前往鏡城罷了。

不過即便如此,每年增加二十幾萬人的勞力,這對大明來說便是增加了上百萬石水泥的產量。

“對了!”朱由檢想到了什麼,忽然有些歎氣道:

“他們遠道而來,也不能虧待了他們,每人每日五文工錢,勞改二十年結束後就放他們回家吧。”


最新小说: 重生囤幣,比特幣首富之路 大醫淩然:開局神醫係統激活 要成為最強戰士的我覺醒了召喚師 內娛教母重生九零,港商大佬超旺她 重生2002從收小龍蝦開始 西安西安古城密檔 重生在1995,地球儀變異了 我的異界後援團 兩次啟靈失敗?那是你沒見識! 清冷聖女:修真界高懸於天的聖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