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一章 均貧富論_家兄朱由校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家兄朱由校 > 第四百二十一章 均貧富論

第四百二十一章 均貧富論(1 / 2)

“叮鈴鈴——”

“哞……”

每年的七月,是北直隸最難熬的一段時間,即便是京城,那空氣中彌漫著潮濕的味道。

對行走來往的百姓來說,這難熬的天氣好似將人放到了桑拿房裡,十分難受。

這種時節下,燕山山脈之中的燕山縣卻顯得體感涼爽,即便穿著乾農活的褐色布衣,在田埂間拔草也不覺得疲憊。

“定國,你小心一點,那牛不認識你,有點野。”

“誒!爹你放心就是。”

燕山縣下轄的一處小鄉村外,當田間的李大壽頭戴鬥笠,身著布衣,一邊拔草一邊招呼著在不遠處荒地上驅使耕牛犁地的李定國。

對於父親的關心,李定國應了一聲,隨後繼續驅使耕牛開墾荒地。

這個齊王府的“小主人”,到了田野間,也恢複了農家孩子的天性。

時光輾轉,半個時辰很快過去,李大壽扶著腰站了起來,用脖子上的粗布擦了擦汗後,走到田埂邊坐下,同時對李定國招呼道:

“行了,那牛都累的大喘氣咧,你也不喘氣,放它在旁邊吃點草,你娘應該快送飯菜來嘞。”

“誒!”聽到自家父親的話,李定國停了下來,隨後幫氣喘籲籲的老黃牛抬下牛軛,而老黃牛也很懂人性的走到旁邊吃起了草。

李定國跟了過去,隨後走到旁邊的林子,折下一片葉子比較大的野草,然後卷起來,將水葫蘆的水到了進去。

接著他走到黃牛旁邊,而黃牛聞到了水的味道,也連忙轉頭過來,三兩下把水喝了個乾淨。

李定國見狀隻能再添,很快能裝三斤水的葫蘆就倒空,而黃牛見沒了水,也低頭繼續吃起了地上的青草。

李定國把葫蘆彆好,然後才走向了李大壽,坐在了他旁邊的田埂上。

這期間李大壽一直笑嗬嗬的看著李定國,而李定國也好奇問道:

“爹,這地你開了多久?”

“那可久了,砍樹、刨樹根、去石頭啥的,花了兩年勒。”李大壽聽到兒子說這地,立馬就滔滔不絕的講了起來。

他一邊說,李定國一邊聽,而他們身後是數千畝金燦燦的麥田。

麥田一眼望不到頭非常壯觀,而遠處村落房屋白牆黛瓦,一排排錯落有致,在麥田的映襯下,容易讓人誤以為到了江南,卻又覺得勝似江南,美不勝收。

正午的太陽火辣,兩父子聊了一下,然後李定國看向了背後的村落,好奇道:

“村子好像多了不少人家。”

“多了十幾戶勒。”回答之餘,李大壽也不由唏噓道:

“剛搬過來的時候,這穀裡隻有七八戶人家,幾千畝地都是荒地。”

“這過了四五年,荒地都開墾完了,村裡都八十幾戶人了。”

“沒得辦法,隻能砍林子,開荒地了。”

說著他看向李定國,有些偷偷藏藏的小聲交代:“我們家裡算上這兩畝荒地,差不多有五十畝地了,村裡大部分人隻有二十幾畝。”

“家裡去年攢了二百石麥子,你走的時候帶走一百石。”

“不用了……”李定國無奈道:“王府裡吃的都是稻米,除了偶爾吃麵,彆的時候也用不到麥子。”

“這不一樣得嘛……”李大壽有些抱怨道:

“那個府裡的麥子和稻米是彆人種的,彆人種的沒有家裡人種的好吃。”

“再說了,稻米咋麼能有麥子好吃麼?”

李大壽說得急了,話裡又是官話,又是方言,聽得李定國忍不住笑道:

“那我帶三石走,府裡除了我,其他都喜歡吃稻米,帶多了我也吃不完。”

“三石你一個人不夠吃,你長身體,帶著五石走。”李大壽執拗的拉扯著:

“後院的豬和羊你也帶走一些,你娘還準備讓你帶些雞蛋和鴨蛋回去。”

“真用不了那麼多……”李定國哭笑不得:

“府裡吃的都是貢米,吃多了我也喜歡吃,我這次回來不是給你們帶了五鬥嗎?你們吃了看看好不好吃,好吃等我回府了再托人送來。”

“那個貢米太貴了,我和你娘吃不慣。”一聽到貢米,李大壽就倒吸了一口涼氣。

他怎麼也想不出來,同樣的米,貢米的價格居然是普通稻米的三十倍。

那五鬥貢米,都能換十五石稻米了。

“聊甚勒?!”

兩父子還在聊貢米,但身後不遠處卻傳來了婦人的聲音。

身材粗壯的李張氏穿著褐紅色的布衣,背著一個背籮從田埂走來。

兩父子見狀,先後起身瞪著她走過來,然後幫忙把背籮放下。

李定國掀開背籮上的粗布,裡麵露出的是摞起來的幾個大碗和兩大個水葫蘆。

那大碗和李定國的臉一樣大,足足三個,最底下還有一個小鐵鍋。

李大壽將水葫蘆放在一邊,拿出一個大碗後,打開了上麵蓋著的碗,裡麵露出的是蓋滿了肉菜的寬麵。

那肉菜還算豐富,但製作方法卻很樸實,基本就是青辣椒炒雞肉,還有一些普通的韭菜雞蛋和炒白菜。

肉菜下麵壓著的是潑了油辣子的寬麵,就這一碗就有三斤重。

李定國看著自家父親的碗,隨後打開了自己的那碗。

他那碗裡比起李大壽的那碗要更豐富,炒豬肉、炒雞肉、還有韭菜雞蛋,西紅柿雞蛋,炒白菜和兩個饅頭。

碗裡的飯菜豐富得看不到下麵壓著米飯還是麵食,以至於李大壽看到後愣了愣,本欲送往嘴裡的麵食都不香了。

“娘,我吃不了這麼多。”

李定國感受著這手裡最少有四斤重的飯,心裡哭笑不得,而李張氏則是“嗤”了一聲嘴,不滿道:

“有什麼吃不了的?你現在在長身體,吃不了再扒給你爹。”

說著,李張氏也拿出了自己的那一碗,飯菜基本和李大壽的沒區彆,而放在最底下的是一小鍋雞湯。

李張氏把蓋子打開,示意他們誰喝誰盛。

一家三口坐在了田埂上,而李定國吃著吃著才發現碗底的是自己帶回家的貢米,心裡感動同時有些唏噓。

“吃的不如王府好吧?習不習慣?”

李張氏一直看著兒子,而李定國則是搖了搖頭:“各有各的味道,王府的飯菜好吃,但沒有娘做的香。”

“我這個手藝哪裡能和王府的比……”李張氏雖然嘴上謙虛,但臉上笑容卻一點藏不住。

李大壽看著母子對話,一邊吃一邊憨笑著。

母子聊了許久,過了半響李張氏才道:

“我剛才過來的時候,見村裡的村官所發了告示,說以後我們這村不再遷入新戶了,要遷都是往北邊的村子遷。”

“不遷挺好的,而且遷來了也沒有荒田給他們了。”李大壽開口說著,而李張氏也略微讚同的點了點頭。

相比二人,李定國則是想了想那日天策衛總旗官的話,又想了想剛才自己父親的話,心裡覺得估計是南麵人均的田飽和了,所以往北遷。

身處齊王府,李定國想看一些奏疏很簡單,因為朱由檢沒有讓人阻止過他。

因此李定國看過不少奏疏,其中他記憶最深的有一條就是朱由檢寫給皇帝的奏疏。

【遷豪強而去海外,留實農而歸國內,均田宜地,大興科農……】

這是總統的一句話,至於怎麼遷移豪強去海外?去哪塊海外?朱由檢沒有寫,而李定國也不清楚。

不過看過朱由檢那麼多份奏疏,他心裡大概還是能猜出一些。

遷移豪強,應該是遷移去南亞和利未亞這種地方,而不是南州和舊港這種地方。

因為朱由檢的很多政策都是和明初朱元章類似,特彆在針對豪強這一點。

古代針對豪強的遷移,實際上無外乎兩種。

一種是像漢朝一樣,把豪強集中去給先皇守陵,一種就是像唐朝、明朝一樣,遷移豪強去不易管理的偏遠地區,讓他們為朝廷實邊。

正因如此,貴州才會有那麼多唐朝遺留下來的土司,而事實也證明了,這些漢人土司不管再怎麼蠻夷化,麵對中原王朝的招安還是比較順從的,符合大部分王朝所想的“邊疆羈縻”以安邊民的想法。

李定國想知道自家殿下到底想怎麼移民,那就得清楚明初朱元章的移民政策。

因此,他特意翻閱了大量的史料,最後大致得到了一個較為完整的明初移民政策。

朱元章進行移民的原因很複雜,但是主要分為兩個原因,一是經濟原因,二是政治原因。

李定國曾經逐一分析過,當時大明所謂的經濟、政治原因,實際上和元末明初經曆戰亂,地方百廢待興的局麵有關。

明初的移民政策也許從個人的角度來看是殘酷的,但從國家層麵來看毫無疑問是具有積極意義的。

由於整個中原大地在元末經曆了曠日持久的戰亂,人口凋敝,以至於在明初一直在填人口資源短缺的這個大坑。

北方龍鳳政權和元朝打的不可開交,南方雖說前期也是在和元軍打,但後期漸漸開始傾向了內鬥。

明朝統一天下的時候,全天下連六千萬人都沒有,整個河北大地隻有一百八十九萬人。


最新小说: 尋仙逍遙傳 越空統世之戰 未婚妻逃婚,我反手娶了千億女總裁! 小不點人生 詭異入侵:我靠提示贏得女詭芳心 道門混子:我能殺你兩次 灰燼行者,雇傭兵吳楓 替身不做了,傅總跪求複合 綜武:開局成為燕十三! 警報!贅婿出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