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龍管軍,金鉉管政,煤炭的事情不用擔心,西海岸有幾大煤礦產區,完全沒有歐洲人染指。
三千多台蒸汽機可以在一年時間裡開墾三四萬畝熟地,配合瀛洲勞改工在西海岸北部地區開采煤炭,齊國的建設會很快。
朱由檢準備按照每年三分之一的數量,把三種蒸汽機送往齊國,幫助齊國紮根北亞墨利加。
至於派遣的兵馬,朱由檢準備派遣兩營兵馬和黃龍、金鉉一起過去。
這點兵馬數量,對於大明的壓力不會太大。
等到第二年,隨著蒸汽機數量增長,當地耕地會突破十萬畝,因此第三年開始就可以遷移百姓過去了。
從軍中選一些願意去齊國的人,帶著他們的家眷一起過去,分發熟地,按照每人五十到一百畝來分發耕地。
按照朱由檢的預計,差不多差不多在天啟二十年以前,大明會徹底統治南北亞墨利加,人口會達到兩百萬左右,耕地達到八百萬畝,內循環後的經濟歲入能達到五十萬兩銀子,算上外貿能達到一百萬兩左右的程度。
那時候的朱由檢三十歲,隻要他願意的話,他已經可以就藩齊國了。
想到這裡,朱由檢讓熊廷弼計算一下這次戰死將士們的撫恤銀河撫恤田,還有賞銀和傷殘退役的情況。
他要在四月十五前往燕山縣,因此留在吉林縣的時間隻有七八天了。
聞言的熊廷弼等人也保證了會很快稟報,而朱由檢聽到這話便下去休息去了。
隻是在他走後,熊廷弼他們又針對步槍的事情討論了起來,顯然興趣都很大。
這樣的平靜持續了幾天,京城那邊沒有誰再搞事,燕山那邊也顯得很平靜,朱由檢所處的東北更不用說。
時間在一天天過去,直到四月十五,朱由檢才坐上了馬車,在驍騎衛的護送下前往燕山縣。
同樣的,身處遼東的袁應泰早在建虜覆滅之後開始了號召百姓前往關外耕種,而許多早就賣田觀望的百姓紛紛拖家帶口的踏上了闖北道路。
這樣的闖北隊伍不在少數,以至於朱由檢在南下時可以看到從廣寧、大寧、沈陽、遼陽等府百姓不斷北上。
“噔……”
李定國關上了車窗,轉過頭來看向車內的朱由檢:“殿下,這建虜覆滅之後,遼東果然熱鬨了許多。”
“怎麼?今天的百姓還是很多嗎?”
今日是前往燕山縣的第三日,四月十八。
隨著朱由檢他們來到了大寧府北部的官道,沿途是正在修建的鐵路路基和勞作工人,以及不斷遷移北上的百姓。
“嗯!還是很多。”李定國回應著,並進一步對朱由檢問道:
“殿下,接下來應該要發放拖拉機給百姓了吧?聽說拖拉機的年產已經到三千台了。”
李定國看了不少來往禦馬監和軍備院的奏疏,自然知道六大工業區的產量。
“還不行,得再等兩年……”朱由檢一邊處理著奏疏,一邊頭也不抬的回應,但李定國還是自顧自問著:“殿下,您真的不收拾虎墩兔嗎?”
“喪家之犬,等泰寧府安定些,點一部兵馬就能掃平,不用上心……”
朱由檢說的輕描淡寫,估計林丹汗聽了能吐血。
他把朱由檢當做最大對手,朱由檢把他當成了隨處可見的小癟三……
“駕!駕……籲……”
當朱由檢和李定國輕描淡寫怎麼對付林丹汗的時候,馬車外靠近了一隊策馬而來的塘騎。
劉效祖聽到這聲音,當即打開了車窗,而車外的塘騎也連忙下馬,一路小跑跟上馬車,將軍情遞上。
劉效祖看了一眼,便關上車窗,雙手轉遞軍情道:“殿下,是楊布政使從瀛洲令人八百裡加急的軍情。”
“嗯?”聽到是楊文嶽的讓人送來的軍情,朱由檢帶著期待接過,而軍情打開的一瞬間,裡麵的內容就讓朱由檢的臉上掛上了笑意。
“楊炳文返回瀛洲了,這是他的手書,你可以看看。”
朱由檢把手書遞給李定國,李定國卻狐疑道:“殿下您不看嗎?”
“我看不看都差不多,你念給我聽吧。”朱由檢心裡比誰都清楚北亞墨利加的優點和缺點,看不看都不影響他就藩此地。
“是……”聽到朱由檢這麼說,李定國當即開始誦讀。
在他的誦讀過程中,朱由檢也閉著眼睛聽著。
總的來說,北亞墨利加的情況,和朱由檢估計的情況差不多,唯一有區彆的就是由於大明拿下了南洋和印度廝當,導致西班牙少了兩塊殖民地的反哺。
雖然貿易上沒有受到什麼影響,但國內的人卻少了幾個遷移的地方,所以此刻中美洲的西班牙人口,比起曆史上的這個時期,要多了差不多四萬多人。
多了人,駐軍自然也就多了。
眼下西班牙在北亞墨利加和南亞墨利加的軍隊數量在兩萬人左右,控製著當地近百萬人口,不斷地從利未亞購買黑奴來開發當地的銀礦與大明進行貿易。
就這點來看,朱由檢要下文章很簡單,他完全可以中斷大明和西班牙的硝石貿易,讓西班牙的壓力增加,不得不調美洲兵馬去支援歐洲。
這種時候,如果齊國突然屯兵幾萬在西班牙的新西班牙總督區北部,趁機開出貿易和購買殖民地的條件,或許西班牙會忍不住鬆口。
不過這種可能性很小,除非歐洲給西班牙的壓力很大,同時齊國也給西班牙帶來很大壓力,不然西班牙不會認可這種條件。
“先等等看……”
朱由檢不願意直接和西班牙開戰,或者是說現在的他不願意。
原因很簡單,有了拖拉機後,西海岸足夠齊國消化十幾年,而瞧這態勢,歐洲的三十年戰爭恐怕會升級成為四十年戰爭。
“誰強打壓誰,誰弱就幫誰”這就是朱由檢想做的事情。
曆史上西班牙被打成那副德行,都能堅持到一六四八年,沒有理由在大明硝石貿易的幫扶下,它會提早的結束戰爭,除非其它幾個國家滅亡。
眼下是天啟十一年,西曆一六三十一年,算下來,差不多就是小冰河期結束的時候,齊國能吃下整個西海岸,並且是完全實控的那一種。
這種時候,朱由檢完全可以向著歐洲的“英法葡荷”四國提出條件。
例如,用充足的硝石和軍火、布匹貿易購買四國在美洲的殖民地,如果他們不同意,就加大對西班牙的投入,讓西班牙給足他們壓力。
如果他們同意了,那很好,朱由檢可以中止對西班牙的貿易,把貿易額交給這四個國家,然後利用這四個國家打壓西班牙。
在荷蘭和葡萄牙鬨獨立,英法出兵的情況下,西班牙能抗住多久另說。
這種時候,如果他還不答應齊國購買其麾下殖民地的話,朱由檢不介意把到時候大明淘汰的一批火炮賣給英法荷葡四國。
幾千、數萬門燕山五斤炮和數百萬斤硝石一旦投入四國,不管是陸地還是海上,西班牙都沒有勝算。
等海路被斷絕,陸地上也是且戰且退的時候,朱由檢不相信西班牙能挺住。
如果到時候他願意把美洲殖民地打包賣給齊國,那朱由檢也可以趁機用淘汰的老式火炮抵債,讓大明的老式火炮和鳥銃、步銃在歐洲戰場大放異彩。
如果到時候西班牙還是不願意,那朱由檢就隻好出兵覆滅它在美洲的殖民地了。
至於葡萄牙和英法、荷蘭願不願意出售殖民地,朱由檢想都不用想。
荷蘭和葡萄牙肯定會賣,如果他們不賣,那就是籌碼不夠,朱由檢可以支持他們獨立。
隻要他們承認殖民地歸齊國,那朱由檢就可以出兵接收了,西班牙在美洲的力量不足,是不敢和齊國起衝突的。
總之,不管怎麼做,讓歐洲的三十年戰爭持續下去,並且不斷保持各國平衡,才是朱由檢在就藩之後要做的事情。
至於為什麼不能直接打西班牙,這則是因為眼下的大明處於小冰河期,在對歐洲的貿易量上,西班牙占據了很大的占比。
要打西班牙,得先一步步的加大對其他國家的貿易占比,或者做好幾年不和西班牙貿易往來的準備。
不做貿易,這說上去很簡單輕鬆,但少做一年生意,大明就得少賺幾十上百萬兩銀子,就會有幾萬、十幾萬的百姓沒有工作。
朱由檢沒有那麼急,在他的計劃裡,齊國的各項進程的各個時間,基本都是卡著的。
等齊國實控西海岸的時候,就是驅逐歐洲人的時候,等驅逐歐洲人的時候,就是遷移瀛洲大量勞改工為齊國鐵路發光發熱的時候。
十九世紀的老美花了六年時間和一萬五千工人,通車了三千公裡的太平洋鐵路,那齊國可以用十五萬,一百五十萬瀛洲勞改工,花費六十年時間建造一條貫穿南北亞墨利加,長達兩萬多公裡的“南北鐵路”。
總而言之,所有的計劃都是一環扣一環,包括日後齊國的研究院,朱由檢也準備從燕山帶走充足的科研人才。
不管怎麼說,朱由檢還是很希望能在有生之年,見證齊國進入第二次工業革命的。
因此,在知道楊炳文回來,並且留守北亞墨利加的兵馬也開始構建營地,那他身為齊王,差不多也要開始為自己的藩國做準備了。
這麼想著,朱由檢拿出了一本空白的文冊,提筆在文冊的封麵寫下了六個大字。
“齊國五年計劃……”
本章完(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