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下了?”
“是留下了……另外殿下似乎也有意要準備齊國的就藩建設了……”
天啟十一年四月二十三日,當大定宮內處理奏疏的朱由校頓了頓手中朱筆,略帶糾結的抬頭,跪在地上的崔應元也低著頭回答了他的問題。
楊炳文的回歸,帶給了大明的政治鬥爭一個不確定因素,那就是朱由檢的就藩問題。
這個從天啟二年就拖到了現在的問題,是朱由校一直在避免的問題,但也是朱由檢想著大明走上正軌後,一定要執行的問題。
以身作則……
如果朱由檢都不就藩,那麼日後的藩王是不是也不用就藩?
如果朱由檢可以擅自用大明的資源來扶持齊國,那是不是代表日後的皇帝也能這樣來幫持自己想要幫持的皇嗣藩王。
朱由檢自己以身作則,才能讓規矩立起來。
不管是拖拉機還是其它的什麼,齊王府都必須出銀子,哪怕用成本價。
這不是貿易問題,這是禮法問題。
好在,眼下的齊王府是天下最有錢的藩王府,彆的不說,按照明軍的獎懲製度,這次北伐的賞銀裡,朱由檢自己就能拿一成,也就是一百七十萬兩銀子。
這銀子拿去移民,能遷移三十四萬人,拿去買機械,可以買一千七百台拖拉機。
這還隻是賞銀,要知道齊王府裡,上次大婚的禮單可是列了好幾本,各邊疆大臣、將領送來的禮單,前前後後高達四百多萬兩銀子。
就眼下齊王府積攢的金銀來說,完全可以在遷移三十幾萬人的同時,再購置三千台拖拉機去齊國開墾荒地。
這份財力,其它藩王府可沒有。
因此,不管是從銀子,還是從其它的各種,朱由校是沒有辦法阻攔朱由檢的。
他不讓朱由檢遷移,那就是破壞了大明的宗藩體係。
除非朱由校願意看著日後宗藩體係不按規矩來,不然他就得按規矩辦事。
他大概算了一筆賬,以自家弟弟的俸祿和眼下積攢的金銀,以及未來打仗的賞銀,頂多十年,他就能積攢足夠兩百萬人的遷移銀。
兩百萬人,如果都是男丁,那麼與北亞墨利加的土著女通婚,那麼不用十年,齊國的人口就會達到四百乃至五百萬。
朱由校並不畏懼齊國強大,他擔心的是齊國建設的越好,自家弟弟就藩的時間就越快。
“萬歲……殿下就藩對您來說也是……”
“住嘴!”
崔應元本想著安慰朱由校,卻不想一開口就讓朱由校嗬斥了。
朱由檢離開大明,好處最大的人就是朱由校,因為他可以在朱由檢帶著大量官員離開之後,開始布置自己的人上台,成為大明除朱元章、朱棣、朱由檢之後,對大明控製力最大的一個人。
這個問題他不清楚?他很清楚,他也清楚朱由檢留在大明越久,對他的統治就越不利。
不管官學怎麼宣傳他這個皇帝,可隻要官學的學子畢業,他們就會清楚,所有的利民政策,都是出自齊王的手筆,和皇帝沒有半毛錢關係。
燕山派為什麼一開始那麼聽話,但是到最後越來越反叛?
說白了,就是當他們發現皇帝和書本上寫的判若兩人,而朱由檢更像書本上的那位“天啟皇帝”後,大部分官員就對朱由校充滿了鄙夷。
這些事情朱由校都很清楚,他也知道朱由檢離開對自己是好事,可是他舍不得……
一邊是唯一的兄弟,一邊是炙手可熱的權力,哪邊他都想要。
“弟弟現在到哪了……”朱由校緊緊咬著牙關詢問,崔應元聞言也連忙回應:“應該到朵顏縣了。”
“虎墩兔入寇的事情,查出來一些什麼沒有?”朱由校再度詢問。
“這……隻查出了幾個**品的總旗官和隊正,但發現他們的時候,他們已經自儘了。”
“至於北虜之中出現的“萬人敵”,兵部檔桉裡,所有的萬人敵早已在天啟四年銷毀,時間太久,查不出來什麼東西……”
崔應元低著頭,恨不得把頭埋入自己的胸裡。
“也就是說,查不出來?”朱由校略微皺眉,崔應元也隻能硬著頭皮點頭:“是……除非從牽扯的那兩千多人嚴刑逼供,不然……”
“那就不查了。”一聽要對邊塞將士嚴刑逼供,朱由校臉色一變。
他現在本來就局勢尷尬,再把普通軍士的軍心給弄沒,那他就真的是孤家寡人了。
這些天的冷靜,讓朱由校想清楚了一件事情,那就是林丹汗入寇這件事情,本質上還是在於自家弟弟。
自家弟弟在,那諸黨的相互攻擊就不會停下。
這次他平安無事,隻有兩個可能。
第一個就是這次事情準備不充足,導致林丹汗沒有截住自己。
第二個就是這件事情是故意準備不充足,讓林丹汗沒有截住自己,目的隻是讓自己和自家弟弟的關係緊張。
前者的話,必然是燕山派之中的小部分人做的,後者就必定是諸黨官員做的。
朱由校沒有想著繼續深究這件事情,這不是他軟弱,而是他感覺這件事情由他出手的話,那麼皇權和齊王府的派係鬥爭會加重。
因此,不管是不是讓自家弟弟背鍋,為了不讓派係鬥爭加重,這件事情隻能讓自家弟弟出手。
想到這裡,朱由校深呼吸了一口氣,而與此同時,已經抵達朵顏縣的朱由檢也拿到了一份加急的奏疏。
【四月丁卯,四川、雲南府道鐵路……】
“四川和雲南的路基開始修建了,府道已經修通,昆明至隴川暢通無阻,洪經略上疏請問殿下,是否可以準備收複緬甸了。”
吭哧吭哧在朵顏縣府道趕路的馬車上,當李定國念出洪承疇讓人送來的這份奏疏時,朱由檢停下了手中的畫筆,靠著想了想後才道:
“你看看戶部的奏疏,西南之地有沒有足夠的錢糧調動。”
“殿下,洪經略說他已經在雲南準備好了二百萬石米麥和七十萬兩白銀,隻需要殿下您圈紅就能討伐不臣。”
李定國沒有按照朱由檢說的做,因為他發現了奏疏背後還有洪承疇的手書,他打開看了看,將手書遞給了朱由檢。
朱由檢聞言,略微皺眉接過了手書,一目十行看了一遍。
總的來說,洪承疇已經在昆明囤了二百萬石米,七十萬兩白銀,以及六十多萬斤火藥。
朱由檢不知道這廝怎麼搞的,但從地方錦衣衛的彙報來看,反正不是搜刮雲貴川交四省的民脂民膏。
細細想來,估計是他這幾年存下來的。
“既然糧秣已經準備好,那就圈紅,授他平緬經略使,節製西軍、南軍在雲貴川交四省四十二營兵馬,即日動兵平叛。”
不浪費朝廷錢糧的軍事行動,朱由檢沒有理由拒絕,況且國內的大基建需要大量的人充當危險的爆破手,這種工作不能給大明百姓去做,隻能讓勞改工去做。
平定東籲王朝,那就打通了大明前往印度廝當的西南大門,恒河北部平原的收複也隻是時間問題了。
朱由檢這麼想著,李定國也按照朱由檢的話,用朱筆把洪承疇的奏疏批紅,隨即轉頭看向了停筆的朱由檢,好奇詢問道:
“殿下,您都沒有去過北亞墨利加,遙遙萬裡規劃當地,會不會有什麼不對?”
李定國這話有些放肆,至少在大明的百姓看來是這樣的,不過朱由檢卻沒有責怪他,而是笑著繼續提起畫筆繪畫道:“基本不會出錯。”
這麼說著,朱由檢也看了看自己麵前的地圖。
這是一份用毛筆繪畫的南北亞墨利加地圖,上麵按照不同顏色的畫筆劃分了不同顏色的區域,每個區域都標注了可以設府的地方。
按照紅、橙、黃、綠、青、藍、紫、灰、粉、黑、白、棕……朱由檢把南北亞墨利加劃分十二塊區域。
這十二塊區域並不是行省,而是齊國開發當地的先後順序。
紅色即後世阿拉斯加……不列顛哥倫比亞,以及華盛頓、俄勒岡、加利福尼亞等地區。
這是齊國的第一個五年計劃裡要實控的範圍,其中阿拉斯加最為重要,是日後接管大量瀛洲勞改工的地方,也是日後齊國財政的大頭。
二百多萬勞改工,將在這裡開采煤炭、金礦和銀礦,為齊國提供每年近百萬兩的財政收入。
這個地方控製好了,大明才會繼續控製其它地方,例如橙色板塊的廣袤北方地區和中部戈壁地區,然後是黃色的東海岸地區,綠色的新西班牙總督區,以及其它顏色的南亞墨利加地區。
齊國的國都暫時會放在加利福尼亞地區,但是等上述所有地方納入通知後,國都就會向南轉移,打通巴拿馬運河,建立起足夠防衛的海軍。
這前前後後,大概需要五十年的時間,到時候齊國的人口會達到四千萬左右,軍隊數量會保持在五十萬。
不過,即便是朱由檢也不敢保證自己能活到五十年以後,因此他最多大概籠統的建立起齊國的基礎統治,讓後繼者繼續加固。
朱由檢對這十二塊區域,總體劃分十二個行省,每省十個府,十個縣,總的算下來是一千二百縣。
當然,這樣的控製力是比較弱的,因此後續還會不斷地分割設行省和縣,到最後的話,朱由檢估計需要分出三十個行省,三百個府,三千個縣。
隻是真到了這個時候,齊國的人口估計已經破兩億了,至於大明的人口則是無法預判。
眼下大明的宗藩體係,注定了大明是一個人口輸出大國,這樣不僅能穩定大明國內,也能讓藩國在海外站穩腳跟。
按照大明眼下的生育率,朱由檢估計一百年後,大明百姓的數量會達到十億到十二億之間。
不過,如果在沒有土地兼並的情況下,或許這個數據會飆漲到十六億左右,占據世界五到六成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