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四章 培養大侄子_家兄朱由校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家兄朱由校 > 第五百二十四章 培養大侄子

第五百二十四章 培養大侄子(2 / 2)

最少從目前看來,相比自家哥哥的“君重民輕”,朱慈燃最少能做到“君民平等”。

隨著全民基礎教育的推行,百姓的民間思想會解放,再用“君重民輕”的思想,遲早會把自己送上死路。

朱慈燃接受的教育不同,見識的民生疾苦也比朱由校要多,他雖然做不到絕對的君民平等,但最少還能把百姓當做對等的人來看待。

這對於君王來說不是好事,但封建製度下的君王思想如果不轉變,那上斷頭台就是最後的結果。

新製度下,君王必須要有符合新製度的新思想才行。

“叔父現在定下的新政,有需要改變的嗎?”

朱慈燃忽的詢問,這讓剛剛返回承運殿的王承恩心裡一緊,如芒在背。

“自然有……”朱由檢沒有說有哪些。

“那叔父就藩前,得記得把這些需要改的新政告訴我爹。”

朱慈燃倒是心很大的開口,順帶還在之後笑道:“我爹雖然嘴上不說,但我這次去仲夏宮,感覺他還是想叔父的。”

“他近來如何?”聽到有關朱由校的事情,朱由檢上了上心。

“近來啊……”朱慈燃回想了一下,然後苦著臉道:“長胖了許多,大概有一百六十幾斤(96kg)了。”

“一百六……”朱由檢微微皺眉,以朱由校的身高來說,這個體重明顯是超重了。

“你發明的旅行四輪自行車如何了?”

朱由檢沒有再討論朱由校的事情,而是轉而問起了朱慈燃自己弄出來的四輪自行車,而朱慈燃聞言也來了興趣,放下奏疏便滔滔不絕道:

“我那車好是好,但就是車子的鏈條和輪胎得每三千裡換一次。”

“我想等來年暑假的時候,親自騎著它去交趾看看。”

“去交趾?”朱由檢有些語塞,不免打斷道:“此地去交趾足有五千裡,哪怕乘坐火車也需要七天,況且火車還沒有修通。”

“是啊!”朱慈燃激動道:“所以我準備有火車就坐火車,沒火車就騎車。”

“我想帶上李永貞和李朝欽,陸元高三人出發。”

“陸元高?”朱由檢手上動作頓了頓,皺著眉看向了王承恩,王承恩感受到目光後也作揖回答道:

“回殿下,陸元高是陸指揮使的嫡子。”

“我說這麼耳熟……”朱由檢收回了目光,反而問道:“你和陸元高是怎麼認識的?”

“陸元高和李定國是同學,除了他,我還認識了許多人,其中有個叫周伯謙的人也挺有意思的。”

朱慈燃興致勃勃的解釋著,但朱由檢倒還是第一次知道,陸文昭的兒子居然和李定國在同一個班級。

“陸元高和周伯謙眼下就讀哪所府學?”

朱由檢詢問朱慈燃,朱慈燃也知無不言:“陸元高好像是順天府學裡的社會學,周伯謙是順天學府的法學。”

“嗯……”一聽到陸元高學的是社會學,朱由檢就皺了皺眉。

顯然,陸文昭的這個兒子有著自己的小九九,至於周伯謙,朱由檢了解過這個孩子,總的來說就是一個才乾不錯的普通人。

如果從政,根據他的學習能力,以朱由檢的標準,他最多擔任一個縣令。

不過世事沒有絕對,萬一周伯謙突然開竅,那執掌一府乃至一省也不是沒有可能。

總之這個人的品德是不錯的,受家裡影響,沒有沾染那麼多世俗氣,陪在李定國和朱慈燃身邊倒是不用在意。

隻是那陸元高,朱由檢準備事後讓王承恩去查查看。

如果隻是想著和太子親近,那朱由檢不會怎麼樣,但如果有不該有的心思,那恐怕朱由檢就要讓陸文昭親自把陸元高送往齊國了。

這麼想著,朱由檢也頷首笑道:“出去走走也好,不要瞞著錦衣衛,讓錦衣衛可以保護你。”

“既然你要去,那孤也給你下一份作業。”

“作業?”朱慈燃咽了咽口水,對這兩個字有著靈魂上的恐懼。

“寫一篇《遊記》如何?”朱由檢笑著詢問,朱慈燃一聽立馬點頭:“這個可以!寫這個不累人!”

畢竟是在做自己感興趣的事情,朱慈燃當然不會抗拒寫《遊記》,而朱由檢也對他還沒開始的遊記做出了要求:

“你這遊記,要寫得真實些,得把百姓的生活寫出來,寄給我和你爹看,讓我們看到百姓的生活是怎麼樣的。”

“不止是我們,你自己也要看得仔細,這樣你才能在日後處理政務上,理解百姓的苦衷。”

“叔父放心,我肯定寫的真實。”朱慈燃笑著回應,整個人也似乎因此充滿了乾勁,就連手上的活計都快了許多。

隻是過了一個時辰,朱慈燃就幫助朱由檢處理完了所有奏疏。

朱由檢本想留朱慈燃吃飯,但他卻說要去街頭上吃,朱由檢擺了擺手,也就隨他去了。

隻不過在他走後,朱由檢才對王承恩皺眉詢問:“去查查陸元高那小子,看看他是湊巧還是蓄意。”

“殿下,這事情是不是……”王承恩本想說這事情是不是應該讓陸文昭自己去查,但他話說到一半,就看到朱由檢不高興的表情,為此作揖打住了這話。

“明年工業區能生產多少台拖拉機,輪船、火車?”

說完了陸元高的事情,朱由檢詢問起了關於大明工業的一些問題。

對此,王承恩也是老實作揖:“年關一過,拖拉機的年產應該能達到兩萬台,比軍備院估計的要高,到年底的話,應該能隨著其他工業區的投產而產出兩萬三四千台。”

“這些拖拉機,還是按照三分的比例送往齊國、舊港和北山。”

“不過,北山的拖拉機需求已經達到了,多出來的四千多台拖拉機,是不是可以送往東海省?”

“至於輪船,去年下單的二百三十艘輪船,目前已經下水四十七艘,試航十三艘,有六艘故障返廠重修。”

“天津船廠那邊,已經把四十七艘沒有問題的船隻交付給皇店,眼下皇店正用它們來運送南洋和舊港的糧食。”

“目前蒸汽輪船的運力已經達到六萬兩千多噸,約四十餘萬石。”

“除去補給和養護的時間,每年能往返南洋九次,往返交趾十五次,對兩省的運力分彆為三百六十餘萬石,和六百萬石左右。”

“明年預計還會有四十艘輪船下水,屆時運力可以提高到九萬五千噸,約六十萬石。”

“最後的火車,火車頭的產量基本達到年產四百輛,總數九百二十七輛。”

“工部那邊回應,滿足眼下國朝未來十三條鐵路的需求,最少三千輛。”

王承恩回答了許多問題,也提出了許多問題,對於這些問題,朱由檢需要先消化後再回應。

從後往前,朱由檢大概計算了一下工部所說的鐵路需求。

三千輛火車的運力是三十九萬噸,不過這是滿載一班車的情況下,實際隨著靠站,貨物還會不斷地搬上搬下,真實運力往往比這大得多。

按照往年的數據推算,這三千輛貨車每年最少要運送數千萬噸的貨物,確實是眼下十三條鐵路的極限了。

不過朱由檢目前最想修通的,還是京城通往河套、而後南下寧夏,再前往河西走廊,抵達嘉峪關的京嘉鐵路。

隻有京嘉鐵路修通,大明的軍事物資才能源源不斷的輸送到當地,進而組織軍隊遠征,收複西域。

收複西域和漠北這兩件事情,朱由檢得在天啟二十三年完成。

就眼下的進度來看,應該沒有太大的問題。

至於輪船的進度,年產四十艘輪船確實很慢,但是這也沒有辦法。

況且,四十艘輪船的運力已經足夠不錯了,如果用來移民,那往返南直隸和齊國京兆府,實際上也就是兩個月的事情,一年除去養護的時間,最少能跑四五次。

一艘船裝滿澹水、食物和燃料,最少能乘坐一千五百人,四十艘也就是六萬人,一年四五趟能運送二十四到三十萬人。

這樣的規模已經足夠了,況且到天啟二十年左右的時候,如果齊國養得起,朱由檢可以征調全國大半輪船來運送移民。

一年時間裡,以大明的國力,運送上百萬人並不是難事。

隻要幾年,齊國的人口就能突破五百萬。

最後的拖拉機關於農業,按照王承恩所說,明年的拖拉機產量是兩萬四,而北山已經完全實現了農業半機械化,接下來就得從三省中待開發耕地最大的東海著手了。

“北山的拖拉機,既然已經滿足了需求,那往後的拖拉機就送往東海。”

“按照之前製定的規矩一樣,先發給已經安定的百姓,以三戶一台的形式下發。”

“是!”

朱由檢的話說完,王承恩連忙應下,而在他應下後,一匹匹塘騎也衝出了齊王府,把消息帶完了各部衙門和各省衙門。(www.101novel.com)


最新小说: 快穿:男配不做大怨種 文武悍卒 當社恐穿成豪門假少爺 邪門嫡女歸家啦,諫臣老父不諫了 軍旅:我!將門虎子,鎮守邊疆 偽惡 在霍格沃茲決鬥的日子 離婚後,我權勢滔天,你哭什麼 九令之主平天下 財路情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