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話,洪承疇瞬間沉默了起來。
誠心效忠?
哪有人會願意自己的子子孫孫,世世代代給一家人當奴仆?
他們不過是不敢反抗罷了,畢竟大明是承認主仆關係的。、
“我知道了……”見洪承疇這模樣,朱由檢嘴角露出一抹笑意。
他要對付士紳,但不是自己出手,更不是出兵鎮壓,而是發動百姓的力量來懲治士紳。
大明的江南十分複雜,朱由檢來到這一世界後,隨著時間的推移,他對江南的矛盾了解也逐漸加深。
加上前世了解的“江南奴變”,朱由檢心裡早就有了不動兵來對付士紳的辦法。
在之前做主要遷移士紳的時候,朱由檢就說過士紳力量不足為懼,原因在於他了解曆史。
在曆史上的明末農民戰爭中,各地富戶的奴仆乘勢暴動並不少見。
江西永新等地,奴仆占據主家田產,散發主家糧食,並捆其主人,斥問“奈何以奴呼我?”的場景在江南各地皆有發生。
前世一些人說崇禎可以開放民間團練來維持大明壽命,結果是即便崇禎沒有下旨,但地方士紳早就已經編練民勇團練了。
之所以讓他們不顧朝廷,做出如此大膽的事情,是因為江南起義的奴仆們所提出的綱要。
他們提出“鏟主仆、貴賤、貧富而平之”的口號,直指壓迫了他們數百年的富戶和地主、官員。
等崇禎自縊,弘光南渡的消息傳到江南後,北方農民起義的滾滾浪潮也開始不斷刺激著南方奴仆們的神經。
隨著局勢動蕩逐步加劇,南方各地的家奴們聞風而動,伺機發動起義準備改變自己的命運。
在清軍南下的前夕,江南蘇州、鬆江、嘉定、無錫等地的奴仆操戈索契(賣身契文),踞坐索身契的奴仆多達數萬餘人,聲勢浩大。
奴仆或佃農,將之前的主人捆綁起來,對之前主人施加的刑罰,他們都要加倍奉還,導致南方的士紳們惶恐不安。
當清軍開始南下時,為了保命的大部分士紳開始主動投靠清軍,捐銀捐糧來表忠心。
清廷為了安穩江南局勢,追擊大明殘餘勢力,因此開始陸續剿滅各地的奴變和佃變。
在當時江南地區的奴變隊伍中以“削鼻班”和“烏龍會”最為勢大,尤其是興起於金壇、溧陽地區的“削鼻班”最為突出。
這些人打出“我輩何必長為奴乎?”的口號,希望能夠擺脫永世為奴的命運。
他們自稱“削鼻班”,而所謂削鼻,並不是說他們要通過削去彆人的鼻子來進行報複,而是因為明末江南為了避諱通常以鼻指代家奴。
因此起義家奴們所謂削鼻,是要削掉他們奴仆的身份和世籍。
然而頗具諷刺意味的是,他們以削鼻為名,力圖擺脫賤籍,最終卻被入關的清軍擊敗,而清軍對他們的懲罰確實真的削掉了他們的鼻子。
清軍抓捕了其中幾個為首之人,史載‘截其鼻,懸之市衢,曰:班名削鼻,鼻削示眾,遂斬之。’
最終,這場曆經幾十年的江南奴變在康熙繼位後被平定,但它的影響力一直持續到了雍正繼位都還依舊存在。
從這一事件裡,朱由檢能把握住的就是奴仆的力量,以及奴仆和地主的階級矛盾。
奴仆們並不懼怕地主,他們懼怕的是朝廷,因為朝廷承認主仆關係。
可如果朝廷不承認這關係了,那會是怎樣的後果?
“我欲廢除《大明律之中關於主仆的律法,自明日起,大明不再有奴仆!”
朱由檢不鳴則已,一鳴驚人。
他這話一說出來,十分了解奴仆和地主士紳矛盾的洪承疇就知道,江南的士紳這次是死定了!
士紳們不怕朱由檢派兵來鎮壓,因為這會折損大明的國威和皇帝的威嚴,更影響日後大明治國。
他們更不怕朱由檢來催他們交稅,因為他們知道朱由檢無法排出幾十萬精通算術的人來算賬。
從外部來的問題,他們什麼都不怕,但他們怕的就是內部問題。
當百萬奴仆不再侍奉那十數萬士紳地主,甚至還要對他們拔刀相向的時候,那士紳們就會跪著來求大明了。
不過,僅僅是廢除主仆律法,還不足以勾起百萬奴仆的怒火。
“自即日起,地方官府以身契價格贖回各家奴仆,士紳不得阻礙。”
“贖回的奴仆移民四川、雲南、廣西、安西各省,每人發放耕地十畝,糧食六石。”
“遷移者,每十戶為一隊,十隊為一村,每村發拖拉機十台。”
朱由檢繼續開口,而相比較之前給予他們自由的話,那現在的話就是給予他們自由的同時,再額外給予了一筆足夠他們衣食無憂的錢糧和賴以生存的土地。
洪承疇聽聞他的話,也知道江南士紳距離倒下已經不遠。
官府出兵,催稅,這是士紳和官府的矛盾。
可奴仆出走,這就是士紳和奴仆的矛盾了。
在士紳已經失去大量佃戶的情況下,如果奴仆再選擇出走,那士紳就完全成了空殼子。
即便士紳有田畝百萬,那又如何?沒有足夠的佃戶幫忙耕種,沒有熟練奴仆為其收稅,那士紳隻能看著田地長滿荒草。
想到這裡,洪承疇在歎了一口氣:
“殿下,還真是深知百姓啊……”
這麼想著,洪承疇也起身作揖道:“這件事情,恐怕許多官員都會反對。”
“他們反對無效,若是反對,便直接發中旨!”朱由檢輕嗤一聲,根本瞧不上朝堂上的那群蟲豸。
洪承疇見狀也不再多說,而是建議道:“雖說如此,但還是得做兩手準備。”
“其一是必須派出軍隊,加強各城巡邏,以免奴仆之中有人心存不軌,惡意劫殺。”
“其二便是必須派人監管奴仆們,讓他們通過正規的手段來索契。”
“其三就是補充地方官府的庫銀,尤其是江南三省之地的庫銀,以免士紳們交出身契的時候,地方衙門沒有銀子。”
洪承疇提出三點,都是防範這次政策下發過後有可能出現的不安因素。
對於這三點,朱由檢深以為然。
他如果記得不錯,曆史上徐霞客的家裡就是因為江南奴變,繼而牽連到了他家,導致他子嗣死的死,傷的傷。
“此外……”洪承疇看了一眼朱由檢,又繼續說道:
“殿下,若是取消了奴仆,那官員們應該怎麼辦?”
“沒了宅邸內的家仆還好說,可若是沒有了衙門裡可供驅使的奴仆,那便需要再招募一批官員了……”
“十月在即,擴招官員不是難事。”朱由檢開口打斷道:
“至於宅邸內的家仆也不用擔心,民間的百姓和富農可以雇傭一些老婦,你們就不能?”
朱由檢的一句話表明了他的態度,洪承疇也不敢再多問。
但是他知道,朱由檢的這句話,很有可能會讓大量燕山官員都反對他。
原因很簡單,在享受了年輕貌美丫鬟的伺候,以及隨便驅使的奴仆後,一旦廢除奴仆製度,那大明許多官員都將失去這些。
以往是災年,賣兒賣女的多,不缺奴仆。
但現在朝廷不斷遷移人口向外,又不準許豢養奴仆,那日後的供需需求就變了。
人口變少,土地變多的內地,許多人都能好好生活下去,自然也就沒有賣兒賣女的需求了。
沒了這些人,官員們即便想雇傭一些人在府邸內幫忙,卻也沒有那麼容易了。
彆說旁人,便是洪承疇自己都有些苦惱。
他的苦惱雖然沒有寫在臉上,卻依舊被朱由檢所察覺。
對此,朱由檢也在片刻的沉默後,在洪承疇動身離開前補充道:
“皇店會組織瀛洲女、南洋女來內地從事家務活計,但工錢不會少,你讓官員們做好準備。”
“下官領命……”聽到朱由檢願意讓瀛洲女和南洋女來內地從事家務活,洪承疇心底鬆了一口氣。
他最怕的就是朱由檢對人人都講究平等,讓官員失去奴仆後生活變差。
這樣一來,官員們怨聲載道是難免的。
好在瀛洲女和南洋女補充了這個空缺,這麼一來,官員們即便有怨氣,恐怕也不會太大。
瀛洲女和南洋女在當地也是常常在一些人家乾些雜物賺取銀錢,這件事情洪承疇自然知道。
她們的工錢基本上就是每日十文,哪怕引入中原,頂多也就十五文,二十文罷了,比以前雇傭奴仆還便宜。
這樣的事情,官員們肯定不會拒絕。
帶著這種想法,洪承疇緩緩退出了承運殿。
在他退出承運殿後不久,齊王要解放奴仆的事情就徹底傳開了。
當天,出城傳遞消息的快馬絡繹不絕,官員們都清楚,齊王這次是抓住士紳們的死穴了……(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