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二章 搶人大戰_家兄朱由校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家兄朱由校 > 第六百零二章 搶人大戰

第六百零二章 搶人大戰(1 / 2)

“出示移民鐵牌!看好自己的家人和孩子,每人攜帶的物品不得超過二百斤。”

“不要擁擠,按照腳底的紅線排隊!”

“嗶嗶——”

南京城龍江港口處,當衙役和兵馬司的哨聲響起,此刻的龍江港口的碼頭內外擠滿了準備移民的人。

有的人要遷移去四川,有的人要去齊國,還有的人要去南洋。

在這裡,一艘艘船隻不斷進來,不斷駛出,同時長江之上也遊弋著許多遊船。

“爹,這長江今年水位下降了不少啊。”

一艘遊船上,當一名身著白色圓領袍的少年對船內的人說話時,船內也傳來了腳步聲。

門被打開,走出來的是略微發福的鄭芝龍,而在他身後,跟著走出來的一名十三四歲少年人則是鄭芝龍的次子鄭宗明。

至於對他們二人說話的,便是鄭芝龍的長子鄭福鬆鄭成功。

鄭福鬆和鄭宗明在南京就讀應天府學,而鄭芝龍這次主要是回大明述職,並且準備投機效忠身在南京的朱由校。

鄭芝龍作為曆史上有名的投機客,他的投機幾乎沒有出過錯。

不管是歸順大明,或者投降大清,鄭芝龍做的選擇從大勢來講都是對的。

唯一讓鄭芝龍沒有想到的就是清朝居然會查抄他的家產,並在他已經降清十三年後處死。

曆史上的鄭芝龍性格如此,在眼下自然也不會改變。

他在察覺到齊王不可能會黃袍加身後,果斷選擇了投機效忠朱由校。

因此,這次他回京述職的地方不是北京城的五軍都督府,而是南京的行在五軍都督府。

今日一早他在鄭福鬆兩人的帶路中去行在五軍都督府述職,隨後也讓人通傳自己想要偈拜皇帝的消息。

不過,皇帝並沒有接見他,隻是說了一些勉勵的話。

其中含義無非就是皇帝覺得他可以,但眼下他還擠不進保皇黨的核心位置。

鄭芝龍也清楚,自己不過是一個總兵,而齊王改製後,總兵的兵馬也不過隻有三營,並且想要調動還得取得都督府的認可才行。

因此,他在朝堂上的分量並不算大,自然也沒有什麼值得皇帝接見的價值。

不過,事情總歸是做完了,現在自己要做的就是慢慢等待齊王黨退出大明就可以了。

想到這裡,鄭芝龍有些意氣風發,而旁邊的鄭宗明也在關鍵時刻開口道:

“還真的降低了不少,應該有一丈了吧?”

鄭芝龍被鄭宗明的驚呼給拉回了現實,隻見遠處長江大橋的橋墩高了不少,那長滿乾燥青苔的橋墩也能看出今年大明的旱情有多嚴重。

眼下不過還是三月,春季都還沒過去,但長江水位就已經下降一丈,若是到了夏季,恐怕長江上遊有些地方都會乾涸。

“這移民倒是挺多的……”

鄭芝龍將目光放到了碼頭的移民隊伍上去,那地方烏壓壓一片站滿了人,恐怕不下數萬。

“嗯,今歲大旱,好多人又聽聞齊王要走,因此移民很多。”

“好在朝廷把官府移民的限製又放寬到了年末,不然許多百姓想遷移都沒有銀錢。”

鄭福鬆歎了一口氣說著,似乎對百姓們的遭遇感到很惋惜。

不過對此,熟絡朝廷之中門門道道的鄭芝龍卻不以為意。

所謂移民限製,實際上就是朝廷促進移民的手段罷了。

除非真的沒有太多移民了,不然朝廷隻會不斷地推後,而不可能直接中斷移民。

“你們許久沒有前往南洋,眼下舊港和南州都繁華了不少。”

“有什麼變化嗎?”

鄭芝龍和兩個兒子說起了舊港和南洋的事情,鄭福鬆也好奇詢問起了自家父親。

見狀,鄭芝龍也和兩個兒子具體的說起了舊港和南洋的變化。

江南三省大旱,受益最大的其實並不是齊國,而是舊港和交趾、南州三省,其次才是齊國、四川、麓川,最後是北方的關外諸省。

從天啟十六年南直隸率先遭遇旱情開始,眼下江南的旱情已經持續了五年時間。

六年時間裡,移民出去的不在少數。

從一開始的五十九萬,到後來的八十幾萬,一百萬,再到去年的二百多萬,江南在短短過去的時間裡,最少遷移了五百萬人口。

這些人口,湧向齊國的隻有不到七十萬,也就是齊國漢人移民有近九成都是江南三省的漢人。

除了齊國的那七十萬,剩下的四百多萬人口,基本都是首先選擇遷移交趾,隨後是南州,最後是舊港。

在過去六年時間裡,這三省接收了二百九十餘萬移民,其中舊港和南州分彆以八十六萬和八十萬位居大明移民前三省份。

十年前,大明在南州的漢人數量隻有不到三十萬,在舊港的漢人數量不到三百萬。

但到了鄭芝龍北上前,南州漢人人口已經突破一百五十萬,舊港漢人數量已經突破四百萬,交趾則是達到了五百萬。

這還隻是漢人,如果算上本土的土民,那舊港、交趾人口已經突破一千萬。

一千萬人口的省份,即便中原兩京十三省內,也隻有江南三省罷了,因此在人口增多之後,當地的經濟自然發展的迅猛了起來。

在這其中,發展最為迅猛的便是南海府。

南海府設立於爪哇島上,當地的地形說不上平坦,但其中分布的火山卻為這座島嶼帶來了生命的希望。

火山在噴發過程中會熔化地底的礦石,將其中含有的微量元素帶到地麵,並經過沉積形成對植物具有營養價值的礦物。

因此,小小的爪哇島卻在過去十五年的時間裡,開墾出了四千餘萬畝耕地。

也因此,南海府也是大明新晉的富裕之地,是士紳們移民的首選。

說到這裡,鄭芝龍也對兩兄弟說道:“我在南海府的南海城中購置一座府邸,日後等我年老,便前往此處養老。”

“嗯……”鄭福鬆應了一聲,緊接著又看向了岸邊的百姓,不解道:“父親為何不去齊國?”

“齊國?”鄭芝龍愣了愣,他沒想到兒子會問出這種問題。

麵對這個問題,他也沒有直接回答,而是頓了頓後才說道:

“齊國法度與大明迥異,你我長居恐怕不習慣。”

鄭芝龍給出的答桉顯然是在掩蓋事實,對於十六歲的鄭福鬆來說,他心裡清楚自家為什麼不能去齊國。

自家父親好不容易通過做海盜、做官,來讓鄭家在福建立足。

現在突然要他前往齊國,他心裡自然是一萬個不願意的。

不僅如此,或許在自家父親看來,齊國雖好,但始終比大明差上一籌,儘管他還沒去過齊國。

“可是府學裡有好多同學都說要在畢業之後前往齊國。”

“嗯?”

突然開口的鄭宗明讓鄭福鬆、鄭芝龍二人下意識轉身,鄭福鬆倒是覺得並不奇怪,但鄭芝龍卻覺得齊王在學子們心中的地位未免太高了。

不過,他也覺得齊王在學子們心中的地位高很正常,畢竟學子們學習的教材,都是由他一手彙總編撰得出的。

可以說,每個學子隻要每天拿出書本,那他所看到的就是“朱由檢著”四個字。

相比高高在上,僅有一張畫像在學堂裡的皇帝,這從小到大都能看到的四個字,很難讓人不親近。

更何況,與大明那套深受程朱理學毒化的普世價值觀來說,朱由檢書中的普世價值觀更能接近先秦時儒家和墨家的看法。

朱由檢所編撰的教材裡,不管是國文,還是做數學題、物理題時的對話,其對話都是在傳授一種人人生而平等,沒有高低貴賤之分的價值觀。

與之相比,宋明以來那套“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理論,很難不遭到正值叛逆期的學子們攻劾。

這是守舊派一直培養不出自己人的原因,因為官學的推廣已經讓“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價值觀開始崩塌。

取而代之的,是朱由檢所普及的“國家”價值觀。

愛國不一定是要愛朝廷,愛家不一定要死守規矩。

該變則變,永遠不要固步自封,隻有自己不斷進步,大明才能不斷地進步。

在這樣的教育下,初學五年畢業的學子或許還不會覺得有什麼,因為他們太小。

但是對於中學五年畢業的學子來說,大明的社會和他們所受到的教育幾乎是南轅北轍。

能留下來改變大明的人是少數,更多人是寧願去讓自己覺得舒服的齊國。

況且根據一些學長的回信來看,畢業的學子在去到齊國後,可以說整個人都如魚得水。

齊國的官場有三不,即“不閒談”、“不同宴”、“不拖拉”。

不閒談是官員們之間基本不會談公事以外的事情,即便是十分要好的人,也往往是在散班回家之後才會聊天。

不同宴則是不在除了大庖廚以外的地方吃飯,官員之間不得發起宴請之舉,除非婚喪嫁娶等大事,平日裡隻能在衙門的大庖廚一起吃飯。

不拖拉則是所有事情都要在辰時宵禁以前處理完,直到宵禁開始,百姓不能出門之後,官員們才能夠回家休息。

這“三不”,條條不提大明官場,卻條條都是大明官場。

這還隻是齊國官場與大明官場不同的第一點,齊國官場更重要的一點是更年輕化,更具創造力,唯才是舉,不問年紀。

這一條條,都正中年輕叛逆,渴望實現自己個人價值的府學學子心意。

這些東西,鄭福鬆都看過,正因如此,鄭福鬆才會詢問自家父親。


最新小说: 喪屍也怕三刀流 抱歉,我真沒想到自己這麼強 墨羽驚鴻 囚春台 時空守護者及永生人 開局被拐,奧特黑幫破門 HP:克勞奇小姐誌向不止於此 星穹鐵道:我在匹諾康尼龍場悟道 不是不愛嗎?那舔我手的人是誰呀 被航母飛行員逼婚的女學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