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三章 以身作則_家兄朱由校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家兄朱由校 > 第六百零三章 以身作則

第六百零三章 以身作則(2 / 2)

“這樣的製度一開始並沒有出現什麼大問題,可到了國朝弘治、正德、嘉靖年間,地方的土地兼並導致士紳占了太多的土地。”

“民間普遍出現了財產掛靠,就是支付一定的報酬把自己的店鋪土地掛在這些特權階級名下以獲得免稅特權,甚至還有主動把自己獻給舉人老爺當奴仆,為的就是免徭役。”

“這些事情,你們這群曾經的官老爺,應該比孤更為了解……”

朱由檢掃視了眾人一眼,麵對他的目光,孫承宗他們紛紛低下了頭。

他們之中的人,即便是如孫傳庭這樣的人,也會讓孫氏家族的子弟把田畝掛在自己名下,因為這種風氣在這個時代很常見,沒有人覺得不對。

可是伴隨朱由檢廢除奴仆製,想要掛田就不是那麼容易了。

雖然不容易,但並不是不可行,隻是風險稍微大些。

朱由檢心知肚明,因此他要改變稅收製度和財政製度。

麵對這群官員,他看了一眼朱慈燃,示意他好好聽,隨後繼續說道:

“征賦稅的人和地少了,但稅收任務卻不見得會少,於是就落到了那些沒有特權的貧苦老百姓頭上,不堪重負的百姓紛紛逃跑,形成流民。”

“流民變多,繳稅的人就近一步減少,如此形成惡性循環。”

“一個普通的百姓,除了自己的一份賦稅以外,還需要替縣令、舉人繳稅,甚至農民已經逃跑,那被餓死了的鄰居家的稅也要你來交。”

“這層層加碼的賦稅製度隻要還在,即便眼下百姓過上了好日子,幾十年後誰又能保證吏治還是如今日般清明?”

“我此前已經廢除免稅田畝和所有有功名之人的特權,眼下要做的就是把財政製度改變。”

“當年國朝是地方截留三成,七成上交,但實際上他們是自己用多少留多少,剩多少給朝廷交多少。”

“長此以往,地方拿的多,朝廷拿得少,而我剛剛推行行政,各地百廢待興。”

“鐵路、府道、對外征戰……這些事情都排隊等上馬,更彆提還有旱情、水利、救災等等事宜。”

“之後我改賦稅九成上交,一成截留,雖然對朝廷來說是好事,但國朝常年以來的地方建設都靠朝廷來製定,這是很不合乎常理的。”

“這樣的製度,以至於地方官員隻負責執行便完事,自己沒有一點進取心。”

“這麼多年以來,地方賦稅未曾增加,增加的都是國庫收入。”

“因地製宜才是常理,而眼下朝廷要做的就是激勵地方,自己提出問題,自己解決問題。”

朱由檢說出了他為什麼要改變稅收方式和製度的原因,而接下來就是解決辦法了:

“眼下國朝財政的核心就是朝廷拿稅收大頭,財權集中管理,把事權下放給地方。”

“地方衙門的事權主要是公共事務,類似官學、橋梁道路的維護。”

“這都是關係民生的大事,一樣都不能馬虎。”

“可是想要辦好這些事情,需要的金銀,必然是地方衙門截留那一成說不足的,所以國朝每年奏疏中有三成都是地方求朝廷撥銀。”

“如果朝廷不給,地方衙門便會鋌而走險,從百姓身上收取。”

“這些年地方衙門發明了很多稅費和攤派,特彆是對於發了地,有了土地,有了錢的農民。”

“我聽過的,便有村官所的修繕稅,鄉道稅,還有水渠稅等等各種雜稅。”

“之前地方農民還有錢,這些稅每年加起來也就百來文,還不算太多,但眼下呢?”

“農民已經被旱情壓得喘不過氣來,地方的稅卻沒少收,這些稅如果不是我親自到下麵走訪,我都不知道下麵人還能變著花樣收這麼多稅。”

朱由檢的話讓朱慈燃有些驚訝,他根本沒聽過這些稅,也就是說這些稅是在他南遊之後這幾年才出現的,而這幾年恰好是百姓最難熬的這幾年。

一時間,他立馬看向了四周的內閣、六部、都察院官員,發現他們都是一臉愕然,顯然都不知道地方衙門居然乾出這種事情。

“你們都對地方的事情漠不關心,連稅製需要改革都不知道,怎麼?想坐在以前的功勞簿上坐享其成?”

“或者是覺得我要就藩了,湖弄兩年,等我走了事情就輕鬆好做了?”

“我等不敢!”朱由檢的質問讓眾人紛紛起身,躬身作揖表示自己絕對沒有那麼想。

顯然,儘管知道朱由檢要就藩了,但他們還是不敢在這種節骨眼上搞事情。

當年江南士紳在朱元章病重前搞出“南北榜桉”,目的就是覺得朱元章病重,估計活不了多久了,自己可以作妖了。

結果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即便已經病重,朱元章在病逝的前一年突然發威,一下子砍殺不少官員,把百官苦膽都快嚇出來了。

前車之鑒猶在,誰敢用自己的性命來賭朱由檢會不會殺他們?

更何況朱元章病重垂死都能爆發如此威力,更何況正值而立之年的朱由檢。

因此,這件事情,內閣的孫承宗他們隻覺得十分冤枉,哪怕是眼下守舊派中流砥柱的周延儒和溫體仁也不由在心底大罵地方衙門。

要貪汙也得等齊王就藩再貪汙啊,現在就搞出這些明令禁止的雜稅,是嫌自己死的不夠快嗎?!

“都察院在地方巡查,孤倒是想問問你們,你們巡查了一個什麼?這些連孤都知道的事情,你們不知道嗎?”

朱由檢雖然話裡是質問,但語氣十分平澹,甚至他本人還在喝茶潤喉嚨。

隻是,對於見識過他砍殺十數萬官員的眾人來說,他即便隻是咳嗽一聲,都會讓人猜想他是不是又要搞一場大桉了。

“稅製的問題,孤再度重申,除朝廷規定的商稅、農賦以外,其餘雜稅一律不得出現。”

“此外,朝廷眼下發放的天啟通寶也足夠多了,從明歲開始,一律收取天啟通寶作為稅收,不再征收任何實物稅,並取消朝廷九成,地方一成的稅率比。”

“地方和朝廷的財政問題,戶部派人走訪,根據每個縣的情況,上報每個縣需要上繳的不同稅額。”

“如蘇州府、應天府這種富裕之地,是不是應該多繳納一些,而關外,西北一些地方是不是應該少交一些?”

“此外,還有一些賦稅,是不是可以讓給地方來收取?例如攤位費、門店稅這種屬於本縣的商業稅。”

“國朝兩千四百餘縣,眼下又有鐵路,全部走完也不是難事。”

“新的稅收製度,我要在天啟二十三年以前看到。”

朱由檢對內閣和六部下達了最後通牒,也是對都察院下了最後通牒。

他們要是在天啟二十三年不把事情乾好,屆時可就怪不得他齊王了。

“退下吧,太子留下。”

朱由檢交代了自己要交代的事情,隨後讓朱慈燃留了下來。

孫承宗他們見狀,紛紛起身作揖,在唱禮千歲中退出了承運殿,更是退出了齊王府。

等他們都走了之後,朱由檢才看著留下來的朱慈燃,有些莫名發愣。

“叔父?”朱慈燃小心翼翼的開口詢問,而朱由檢聞言也回過神來,隨後才嚴肅道:

“國事雖然繁忙,但你的行為也十分值得詬病。”

“你自南遊歸來後,並非未曾休息過,今歲七個月的時間,你沐休的時間就有二十七天。”

“這二十七天,短則你休一日,長則三五日。”

“可你即便休息,也不過隻是在京城周邊轉轉,可曾有一日前往偏遠之地看看?”

“火車的修建不止是為了讓商貿發達,也更是為了讓掌權之人能看得更遠。”

“兩廣雲貴去不了,你總能去山西、河南看看吧?”

“可你呢?每日不是在京城走走,便是在春和宮休息。”

“國事確實很累,但如果你不累,百姓的日子會好過嗎?”

這是朱由檢第一次斥責朱慈燃,對此,朱慈燃也沒有反駁,而是虛心檢討:“叔父教訓的是,侄兒確實有些懈怠了。”

“今日叔父所提的鄉鎮雜稅一事,侄兒居然渾然不知,此乃侄兒之錯。”

“日後我必然會如叔父所說一般,注重民生,注重地方。”

朱慈燃說罷,拱手作揖,深深躬身表示聆聽教誨。

見狀,朱由檢也不再說他,而是擺了擺手:“去辦你的事情吧,不要玩物喪誌。”

“是……”朱慈燃聞言,心裡更加愧疚,不由垂頭喪氣的走出了承運殿。

走在王府的石磚上,朱慈燃也不由自我檢討了起來。

確實,他從南遊歸來之後,隨著處理政務的時間漸漸變長,他自己都不由的開始覺得疲憊,試圖躲懶了。

今日齊王叔之舉給了他很大的觸動,眼下百姓尚未安居樂業,他哪裡能享受太平呢?

“呼……”

呼出一口氣,走到齊王府門口的朱慈燃轉身看了一眼那高台上的承運殿,不由為自己打了打氣:

“叔父您放心,侄兒知道怎麼做了。”

說罷,他轉身走出了齊王府。

“爹!”

就在朱慈燃剛從齊王府走出去的時候,朱慈烺帶著自己的六個兄弟走進了承運殿。

他們身著圓領袍,一副要出遠門的打扮。

“爹,我們可以出發去燕山狩獵了嗎?”

作為“帶頭大哥”的朱慈烺進殿之後立馬詢問起了朱由檢。

原本坐在位置上處理奏疏的朱由檢聞言也看了一眼鐘表,隨後起身看向王承恩,在王承恩驚愕的表情中說道:“奏疏送到馬車上,去燕山路上處理。”

交代完,朱由檢轉身笑著走向朱慈烺他們,抱起年紀最小的朱慈燦,笑嗬嗬的領著孩子們走出承運殿。

“走,爹帶你們去秋獵。”

“好耶……”(www.101novel.com)


最新小说: 快穿,早死白月光怎麼了 春夜妄想 塵淵有喬 神豪:有錢後,長腿校花愛意狂湧 穿成炮灰祭品,我騙邪神當贅婿 第一次賭石就撿漏極品冰紅 伐夜使 摩訶薩埵 被師姐堵門的我,靠撿垃圾成神 極寒末世:絕色空姐人妻來敲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