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篇(十三) 百姓康悅_家兄朱由校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家兄朱由校 > 番外篇(十三) 百姓康悅

番外篇(十三) 百姓康悅(1 / 2)

“嗚隆隆隆隆……”

“小心地裡的小石頭!”

“知道嘞!”

二月十九,正值春耕的日子,拖拉機的聲音在大半個世紀都持續作響著。

不過,能夠操作拖拉機的,隻有被譽為“玉種人”的大明子民。

若是要細分,那應該說隻有作為宗主國的大明,和作為外臣的齊國能使用拖拉機。

不過,曆經十幾年的變革,當年重達一噸,模樣四四方方的拖拉機,此刻的模樣也變了個大概。

在西京城北部五十餘裡外的一處農田上,一台酷似小火車頭的履帶式拖拉機正在田野緩慢行動。

在這塊占地十畝的田地四周,還圍滿了裡三層外三層的官員和百姓。

他們之所以這麼在意這台拖拉機,是因為這台拖拉機是大明宗藩體係下,第一台可以自己行動的拖拉機。

不過除了拖拉機,他們更關心的則是……

“軒轅號拖拉機,采用高壓蒸汽機作為動力,每次使用添加一百斤煤炭和二百斤水,總重兩噸六。”

“該拖拉機添加一次燃料大概可以耕種五畝地,用於開墾的話,全年估計能在西京城這種氣候的地方開墾大約三十畝耕地。”

“就是造價貴了些,二百五十六兩四錢……”

農田邊上,齊國科學院的徐師厚侍郎正在對一個身著親王常服的人彙報情況。

在他彙報的同時,四周數千百姓都將目光牢牢地看著他所彙報的那個男人身上。

能得到百姓這樣青睞的人,毫無疑問就是如今的齊王……

朱由檢,這個曾經意氣風發的齊王殿下,如今也年近半百了。

歲月在他臉上留下了太多痕跡,哪怕太醫院的禦醫們再怎麼調理,也頂多讓朱由檢看上去和四十出頭差不多罷了。

站在他的身後,朱慈烺和朱慈烜、朱慈炯三人望著他的背影,內心五味雜陳,百感交集。

曾經對於他們來說高大而不可追趕的父親也老了,他們心底說不出滋味,隻是覺得有些難受。

“造價貴些沒有什麼,它現在也不是出現的時候,可以繼續研究,把重量和造價減下來。”

朱由檢抬頭看向正在田間工作的履帶式拖拉機,同時將手中的資料遞給了旁邊的徐師厚。

“把圖紙和二號模型送去國朝的軍備院,兩方一同發力來研究。”

朱由檢依舊做出了他過去十幾年常做的舉動,將齊國的最新科技成果送往了大明,沒有對大明半點遮掩。

站在他的旁邊,夏允彝作揖應下,旁邊的夏完淳也拿起筆記事,讓人下去操辦。

“我去中都城看了看,當地的百姓雖然過的很好,但那裡的土地很緊張,對中都府的人口遷移工作先停一停,彆給當地的官員們壓力。”

朱由檢轉身向著不遠處的村莊走去,百姓和官員們也跟著他移動。

朱慈烺三人緊隨其後,以看五嶽般的目光看著他的背影。

齊國雖然地廣人稀,但基建並不慢,大部分有漢人的村莊都修建了水泥路。

走在水泥路上,朱由檢的目光在四周,也在道路兩側的百姓身上。

他掃視了一眼,百姓們幾乎人人穿著工廠生產的棉布,少數人還穿了絲綢來歡迎自己。

他們的體型大多粗壯,年紀大一些的會有些消瘦。

這樣的情況,讓朱由檢的眼底閃過一絲滿意,最少像當年山西那種百姓穿不上衣服的現象沒有在齊國出現,但他卻還是覺得不足。

齊王出巡,這樣的事情在過去十幾年的齊國經常出現,長此以往下來,也就自然而然形成了一些規矩。

由於朱由檢是不定時,隨意抽查前往一些村莊,所以在所有村官的日常中,培養百姓不要“圍追堵截”也就成了他們的工作之一。

雖然這極大減少了朱由檢出現在鄉野中,百姓激動後造成的亂象,但這讓朱由檢總感覺少了什麼,卻是沒有了當年青海湖畔的那種感覺。

朱由檢帶隊向前走,百姓們也跟著他移動,但卻強忍著沒有發出太多聲音。

道路儘頭是一個村落,村落的房屋都是多年前工部統一建造的,基本是江南小院的風格。

隻是不管這些院子交付的時候多麼乾淨整潔,這麼多年過去,該臟亂的也臟亂了。

街上的院子都敞開著門,朱由檢走到一戶人家門前往裡走了進去,朱慈烺他們也是一樣。

院裡主要是以正中間的主屋和前後四間耳房為主,外加茅房和豬圈、牛馬棚和雞舍。

四間耳房,每間有左右兩個臥房,算上主屋的兩間屋子,合計是十個房間。

朱由檢沒有去百姓的房間,而是在廚房和柴房看了看。

夏允彝讓人叫來了屋子的主人,一個身著棉衣,上衣下褲的四旬樸實男人頂著滿頭汗走進了廚房。

朱由檢打開米缸,三尺高的米缸內估計有不到百斤的米。

缸內的米吃了五寸深,朱由檢用葫蘆瓢翻了翻米,沒有發現有什麼貓膩後,這才看向那樸實男人笑道:

“家中那麼多人,這點米夠吃嗎?”

“夠夠夠!旁邊廚房……柴、柴房還有沒蛻的三大缸米,都吃兩年的……”

男人說話有些緊張,錯把柴房說成了廚房,但這也顯得比較真實。

朱由檢笑了笑,和他聊著家長裡短,又看了看其它擺放醬醋鹽茶的罐子,基本都是用了一半,或者剛剛開封,用了幾日的。

在灶台不遠處,一個七尺高,占地三四平的柴垛吸引了朱由檢的注意。

他走過去看了看柴垛,又看了看柴垛旁的幾十個蜂窩煤,不由問道:

“這麼多柴火,能用到什麼時候?”

“大概七八月就能用完。”男人緊張的回答著,額頭滿是汗水。

朱由檢笑了笑,拿起掛在門上的一塊乾淨麻布遞給他,示意他擦擦汗,彆緊張。

“這柴燒完了,是買還是砍?”

“附近沒那麼多大的林子了,隻能去買,不過現在來往木商隻賣鋸好的樹跺了。”

“兩尺的樹跺,一文錢三個,能劈十二塊大柴,十八塊小柴,夠燒一天。”

男人給朱由檢解釋著他們的生活,朱由檢聽後點了點頭,而站在門口旁聽的朱慈烺三人又漲了幾分見識。

在大明,木柴是比煤炭價格貴的,煤炭價格每文三斤,每擔河柴百斤,花費五十文左右,因此平常都是買煤炭。

以該男人的話來說,五十文足夠買一百五十樹跺,每跺基本在二三十斤左右。

如果是這樣,那齊國農家百姓用柴火反而便宜實惠。

不僅僅是這些,在朱慈烺等人的旁觀下,朱由檢又和男人對柴米油鹽醬醋茶的價格和購買方便來討論。

這些生活所需的物資價格,往往隻有大明三分之一左右。

這麼來看,齊國的百姓收入雖然不及大明,但生活卻比大明舒坦。

“走,去倉庫看看。”

朱由檢看完了廚房,帶人去到了廚房旁邊的倉庫。

倉庫不過十來平,裡麵放著三口四尺高、三尺寬的大缸,缸內儘是沒有經過處理的穀子。

在穀缸的旁邊,還堆著滿滿一牆的飼料、土化肥,看樣子足足有四五十袋。

朱由檢稍微看了一眼,走動了一下後便笑著點頭去了後麵的雜院。

雜院裡,牛馬棚下有一匹挽馬和一頭騾子。

旁邊是用木頭敲出來,高六尺、寬五尺,進深一尺半,分有三層的雞鴨舍。

雞鴨舍內有雞鴨十來隻,嘰喳個不停。

除去牛馬棚和雞舍,雜院的豬圈他也去看了,圈內躺著兩大五小的七頭豬。

可以說,單從雜院的這些牲畜家禽價值來說,這戶人家的生活水平就趕上了後世**十年代的一些富農。

“家裡幾口人,分了幾畝地,日子過的怎麼樣?”

朱慈烺在朱由檢看雜院的時候,笑著對旁邊緊張的戶主男人詢問,那男人不知道朱慈烺的身份,隻當他是隨行官員,壓力不由小些,因此作揖回答道:

“家裡父母兩人,夫妻兩人,子女三人,合計七口人,遷移而來九年間,先後分了九次地,戶中有地四十五畝三分。”

“日子很好,每日吃得飽,蔬菜水果肉食均不缺,春種和秋收過後,賤內都會給每人購置一身衣裳。”

戶主男人道出了家中情況,引得朱慈烺咋舌。


最新小说: 純陽賤神 尊七道 仙子,你怎麼有條蛇尾巴 玄河大陸 苟在宗門當藥奴,開局嚇哭聖女 重生後,被瘋批大佬摟腰吻 玄門小祖宗下山,陰間熱搜炸了 離婚後喜提龍鳳胎,四個大佬排隊求名分 我和老王的奇妙修行之旅 穿越大秦:紅顏助國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