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十六) 侄不忍叔_家兄朱由校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家兄朱由校 > 番外(十六) 侄不忍叔

番外(十六) 侄不忍叔(2 / 2)

“僅此?”朱慈燃追問,顯然這三個字他已經聽過太多了。

由於朱瞻基好聖孫的名頭在,加上朱瞻基乾的事情不太上台麵,因此朱慈燃並不滿意這個稱呼。

堵胤錫不好說朱瞻基的過錯,因此隻能遮掩道:

“太孫雖然仁善,但卻並不怯弱、迂腐,加上其與齊世子、成山、琅琊郡王的關係均不錯,想來國朝與齊國還能再親切一代人。”

“監國應該比臣更清楚,這代表著什麼……”

堵胤錫提到了怯懦和迂腐,這兩個詞看上去和馬上皇帝的朱瞻基沒有什麼關係,但實際卻是朱瞻基執政時期最大的過。

朱棣去世前夕,蒙古高原的勢力,除了比較明確羈縻於明朝的關西八衛,也先土乾等部之外,剩下的分五大部分。

兀良哈人,韃靼本部,以及瓦剌的把禿孛羅部,太平部,脫歡部。

其中土木堡之變的主導者,也先太師的老爸就是脫歡。

到朱棣去世時,脫歡部還在天山北麓到杭愛山西麓一帶駐牧,而麵對朱棣去世後的局麵,脫歡首先要解決的,就是把蒙古高原上的禿孛羅和太平這兩個被大明羈縻的部落給解決。

因此在朱棣去世後的兩年時間裡,脫歡先後在宴飲,打獵等環節先後暗殺了安樂王把禿孛羅,賢義王太平。

此時明朝恰逢明仁宗朱高熾也在繼位不滿一年後去世,明宣宗朱瞻基登基之後先對付叔叔朱高煦,並且在軍中大搞清洗。

對於千裡迢迢來求救的賢義王太平的大兒子,朱瞻基僅僅是敷衍了事,派使者到草原上敕封宴賞,便回頭專心收拾叔叔的餘黨。

由於朱瞻基拒不履行宗主義務,不到一年之後,太平的大兒子亦為脫歡所殺,脫歡終於一統瓦剌三大部。

統一起來的瓦剌三大部此時其實還沒有足夠的實力立刻挑戰大明,所以他們選擇繼續攻擊韃靼本部。

同時,朱瞻基也在經濟上不斷地打擊韃靼本部,堅持絞殺黃金家族,絲毫不注重打擊已經統一瓦剌的脫歡。

於是在這樣的夾擊局勢下,韃靼本部的阿魯台,阿岱汗等強人紛紛在明朝和瓦剌的聯合打擊之下受挫。

阿魯台部孳畜多死,部曲離散,曾經稱雄於漠北的永謝布十營已經開始崩潰。

這時候,大明征服阿魯台的時機已到,張輔等人聯合上疏朱瞻基北伐。

然而麵對這個機會,朱瞻基卻以“不能趁人之危”的話放棄北伐,坐視脫歡吞並整合阿魯台。

要知道,這是朱元璋、朱棣兩代人為了征服蒙古高原而努力了半個世紀的機會。

結果這個機會就這樣被朱瞻基放棄了,並且他還給自己扯上了一個仁義的名頭。

如果朱元璋和朱棣知道,恐怕會氣的活過來。

也正是因為朱元璋和朱棣這樣的人都會在死後得到“人亡政息”的待遇,朱慈燃自然也對此感到不安。

偏偏朱和垠在一些政見上與自己相悖,並且恰好當年朱瞻基被百官稱為“好聖孫”,而如今朱和垠又被稱為“好太孫”。

麵對這樣的“曆史相似”,朱慈燃說是寢食難安也不為過。

因此,即便堵胤錫解釋過了,但他依舊沒有舒展眉頭……

“唏律律……”

在朱慈燃皺眉的時候,朱和垠已經讓人去傳洪承疇等人,並自己坐上了一輛出宮的馬車。

聽著耳邊傳來的車軲轆和馬匹唏律聲,朱和垠抬手將窗簾收起,靜靜望著窗外的景象發呆。

相比十幾年前,天啟四十一年的北京內城顯得更為繁華。

這樣的繁華不僅僅局限在四周的建築上,也體現在了百姓的身上。

曾經隻有達官貴人才能穿在身上的絲綢,現在卻穿在每一個行走於內城中的百姓身上。

街道上有負責打掃衛生的環衛工,他們年紀大多四十朝上。

相比較二十幾年前他們可以在打掃衛生同時坐下休息,天啟四十一年的他們隻能拿著掃把和簸箕四處走動。

伴隨著環衛局的要求不斷提高,現在的北京內城地上甚至不允許一塊果皮、一張紙屑的存在。

這樣嚴苛的要求,讓許多環衛工疲於奔命,畢竟隨手丟垃圾的人隨處可見。

儘管監國朱慈燃下令旨,讓衙役對亂丟垃圾的百姓罰款,但此時的衙役們早就不似當年了。

坐在馬車上,朱和垠可以看到一些押運坐在巡邏的馬車上說說笑笑,根本不關心四周的事情。

環衛工都是較為弱勢的百姓來就職的,他們自然不敢和衙役叫板,因此隻能低著頭來回打掃垃圾。

在衙役們的笑聲中,來往行人隨意的將一些垃圾丟在地上,身後人行道上矗立的“不得隨意丟垃圾”的牌子顯得格外刺眼。

“唉……”

朱和垠一口氣還沒有歎完,馬車就駛出了內城。

它的目標是東城,因此在駛出長長的甬道後,出現在朱和垠眼前的便是乾淨整潔的東外城。

在這裡的街道上,百姓沒有了內城那樣遍身綺羅者的誇讚景象。

出現在朱和垠眼前的,是許許多多穿著普通白布製成衣物的百姓。

他們行事匆匆,大部分騎著自行車走在行車道上,趕著去城內各處找工作。

確實,眼下已經是天啟四十一年,大明的經濟良好,農民獲得了許多田地。

可是,生活在城池之中的百姓卻無可避免的麵對著“用工荒”。

這一切的原因可以追溯到一開始,在朱由檢離開的時候皇店就已經占據了大明六成以上的經濟市場份額。

這還是那些年朱由檢抑製的結果下,而出現的市場份額。

自從朱由檢走後,朝廷需要賦稅,因此對皇店的遏製便很有限了。

截止天啟四十年,皇店在市場占有的經濟份額已經達到了八成左右。

以往在皇店裡不會出現的成衣、玩具、花卉等個體百姓主要營生的商品開始連鎖化。

皇店在搶占已經存在的市場,這讓民間個體商人的處境十分困難。

加之朱慈燃更在意軍工、農業等科技的研究,因此軍備院對民生科技的研究進展十分緩慢。

沒有新產品湧入市場,蛋糕自然也就沒有辦法擴大,而蛋糕無法擴大,它所能維持的工人崗位自然也就不會增加。

商賈破產,店鋪被皇店收購,工人並入皇店體製。

如果僅僅是這樣,那城池百姓的生活還不會怎麼樣。

可是問題在於,自從生產隊和拖拉機體係在鄉下建立以後,一些不喜歡種地的百姓也就將土地租給了生產隊,自己搬到了城裡生活。

城裡的支出很高,僅憑地租是無法養活一整戶人家的。

在這樣的局麵下,有的農民返回了鄉下,但更多的農民則是出賣體力換取報酬。

原本已經飽和的用工市場開始變得擁擠,許多工人為了工作而惡性內卷,報低工價。

這樣的局麵,導致了在整個市場背景下,個人如果不報低工價,那將很難在城內找到一個長久的工作。

即便京城人口眾多,市場龐大,但生活在這座城市的百姓卻依舊迎來了十分惡劣的內卷。

曾經的北京城工作繁多,哪怕在萬曆年間,工價也從十五文到一百二十文不等。

但隨著人口越來越多,京城的用工問題已經供不應求。

在整個京城裡,除了少部分技術工種的工價還能保持,許多出賣體力的工作工價已經開始下跌。

幾乎所有用工地方都踩著朝廷報出的最低工價來進行募工,曾經朱由檢時期,每日工價還有三十文的力夫們,眼下也隻能獲得二十文的工價了。

這樣的現象已經維持了四五年,朱慈烺在離開京城時也曾提醒過朱慈燃。

不過,似乎因為政務過於繁忙,因此朱慈燃把事情交給百官後,便專注其它事情去了。

所以在朱和垠的眼中,此刻北京城普通工人的生活環境更差了。

“最近……物價漲了嗎……”

朱和垠輕聲開口,駕車的車夫聽到詢問,不假思索的回答:“漲了一些。”

“你說,一個雇工還能養活一家人嗎?”

朱和垠詢問著車夫,但這次車夫卻不敢回答。

他的舉動告訴了朱和垠答案,而這時馬車也從東城駛出,向著城外駛去,漸行漸遠……(www.101novel.com)


最新小说: 直播算命:你的網戀對象是個男人 八旗鐵騎?朕用機槍應對很合理吧 修真從重生開始 穿成惡毒女配懷了學神男二的崽 四合院:小人物的種田人生 讓你當酋長,你成球長了? 權鬥江湖路 抗戰:旅長,冤枉啊我真不是軍閥 抗戰:晉西北兩個李雲龍,我不信 魔王大人,勇者他又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