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見考場門緩緩打開,一些個已經交卷考生便收拾東西出去,過不一會兒,門又關上了,下次放牌就得等到一個時辰以後了……現在才二月裡,天色還很短,一般酉時末天就大黑了,因為縣試考場不許掌燈,所以考試時間實際上也就剩下一個時辰了。
不過對沈默來說,這已經足夠作一首試貼詩的了。他本來就才思敏捷,吟詩作對的本事十分了得,而且試貼詩隻會在縣試府試一級出現,更高級的考試是不考的,所以也沒必要太過雕琢,合轍押韻,符合格式就行。
一看題目是‘秋光先到野人家’,便知道是陸放翁為數不多的好詩之一《秋懷》的末句。全詩是‘園丁傍架摘黃瓜,村女沿籬采碧花,城市尚餘三伏熱,秋光先到野人家。’隻要順著這個意境作一首五言八韻詩既可,一點刁難的意思都沒有。
看來李縣令也擔心,如果連試貼詩也那麼難,會被這屆考生背地裡罵一輩子。
閉上眼睛回想一下陶淵明‘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意境,沈默心中便已經成詩。這次連草稿也不打,直接在答題卷上刷刷寫下十六句詩道:
“秋光先不覺,尋到野籬東,天氣三霄淨,人家一徑通。
隔鄰瓜蔓月,出郭豆花風,雁信連村急,鱸思故裡同。
梁園遲送燕,茅屋草鳴蟲,挹爽宜郊外,招涼任市中。
露催葭岸白,霜逼蓼汀紅,盛世西成頌,吟詩記放翁。”
寫完擱下筆,答題全部結束。
再一看時間,才剛剛酉時一刻,不禁傻了眼,心說這近一個時辰我乾啥啊?
他在這無所事事,那邊高坐在大案後的李縣令可一直盯著他呢。為啥?因為已經有一百多考生交卷了,李縣尊心說:‘考個縣試都費這麼大工夫,等府試院試可怎麼辦?’再看看人家陶虞臣,第一個交卷不說,文章也是異常高明,水平遠超同年。
李縣令便懷疑自己栽培了個中看不中用的繡花枕頭,心裡不禁有些鬱悶,便一直盯著沈默看,心裡盤算著要將他擺成十八般模樣才解恨。
答卷的時候沈默還沒感覺,但現在一閒下來,便感覺要被縣令大人幽怨的目光給融化了,隻好趕緊上前交卷。
憤憤接過他的卷子,李縣令哼一聲道:“要是狗屁不通,看我怎麼收拾你。”說著便打開封麵看他的時文——一眼看上去,眼珠子便瞪了起來,看過兩股便忍不住拍案叫好,待將全文讀完,也不管在什麼場合,忍不住高聲道:“此文不得案首,天理難容!”(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