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種問題不勝枚舉,以至於讓後世許多想重修這套史書的官方及民間學者望而生畏,到現在仍是老樣子。
翰林們都知道這些問題,所以一聽說要讓新來的三個修訂《元史》,還得六個月內完工,第一反應便是還不如殺了他們三個呢!
陶大臨和諸大綬都是博學之人,自然也知道《元史》的問題,腿肚子一陣陣打轉,隻感覺天昏地暗。但他們向來以沈默的馬首是瞻,所以並不著急說話。
沈默的反應卻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他平靜的接過掌院院士的諭令,竟然不慌不忙道:“遵命。”
陶諸兩人沒有當場發作,但回去的路上,終於忍不住道:“拙言,你怎麼能答應這事兒呢?你又不是不知道,這個活兒太困難了,就是把全院的人調集起來,半年也完不成,更彆提咱們三個了!”
“人在做,天在看。”沈默突然壓低聲音道。
“你是說?”兩人都聰明絕頂,聞言知其意道:“陛下在關注著我們?”
沈默點點頭道:“錦衣衛無處不在,皇帝連我中午吃的什麼都知道,怎麼會漏掉我們現在的處境呢?”
“那你的意思是?”兩人恍然道:“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
“必先苦其心誌,勞其筋骨。”沈默笑道:“這不挺明白麼?”
兩人登時轉憂為喜,心說既然是陛下的考驗,那可不能懈怠。便跟沈默約定,每天早去晚歸各一個時辰,以爭取儘可能多的完成任務。
沈默笑著答應下來,把他倆送回家去。
兩人並不知道,因為李默的緣故,錦衣衛並不會及時上報翰林院的情況,所以除非嘉靖帝問,否則永遠不會知道他們仨的境況。
對於忙於修煉的嘉靖帝,還能不能記得自己這個沈六首,沈默還真沒把握。他對兩人這樣說,也是沒有辦法的辦法,作為三個人的主心骨,他得時刻保持樂觀,哪怕是盲目樂觀,才能讓這個小團隊不至於被失望和失敗的情緒所籠罩。
不過他也不是坐以待斃之人,心裡反複推敲著京裡的形勢,積極尋找戰勝李默的突破口,隻是一直還沒找到罷了。
第二天翰林院一開門,三人便帶著乾糧和水,一頭紮進文料庫中的元蒙檔案文獻庫房。
當打開那扇許久未有人問津的房門,沈默環視四周,隻見屋外加蓋的參天大樹遮擋住了陽光,庫房裡昏暗而朦朧,幾乎占滿了整個屋子的書架紅漆斑駁,架上的書冊卷軸大都古舊發黃,讓空氣裡彌漫著一股曆史與滄桑的氣息。
望著浩如煙海的檔案,陶大臨忍不住呻吟一聲道:“媽呀,這麼多!,半年時間看都看不過來吧!”立國一百七十年來,蒙元時期的資料典籍文獻源源不斷流入這間庫房,尤其是成祖六次北伐,繳獲了大量的蒙元史料,但因為《元史》已經二次修成,來不及引用。當然更重要的原因是,編篡人不懂蒙文,考定的功夫也不足,以至於一直沒有將這些珍貴史料用進史書中。
“今後的半年,我們就投身這故紙堆裡,看看能不能理出個頭緒來!”翰林院修撰沈默如是道。(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