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禁城前是大片的廣場,代表著帝國的威嚴雄闊,緊挨著廣場的一條巷子,名叫江米巷,也是燕京城最長的一條巷……所謂江米者,南人稱之為糯米也,事實上,在元大都時期,這裡確實是糧食買賣的一條街。
成祖爺擴建燕京城,這條江米巷也被成倍拓寬,成了城裡的一條長街,後來興建棋盤天街,又將其從中間截斷,西邊部分叫西江米巷;東邊部分自然改稱東江米巷了……有道是近水樓台先得月,因為這裡離皇帝家最近,就連皇帝老兒打個噴嚏也能立馬聽見,於是乎各衙門口就一股腦的奔這裡遷,唯恐比彆人離得遠了。
西江米巷裡,坐落著吏部、戶部、兵部、工部、欽天監和太醫院,東江米巷中,則是宗人府、禮部、鴻臚寺、庶常館、四夷館、翰林院、、達子館和會同館。但因為宗人府、翰林院、庶常館都歸禮部管,四夷館、會同館、達子館都歸鴻臚寺管。所以也可說,長長一條東江米巷中,隻有兩個衙門,禮部與鴻臚寺。
清一水兒的衙門重地,氣氛自然與熙熙攘攘的棋盤天街不同,平時整潔而肅穆,還稍顯冷清。但今天的東江米巷,卻與往常不一樣的熱鬨,滿眼都是人啊,有許多讀書人打扮的,也有更多是書童、跟班模樣的,這些人聚集在禮部衙門的照壁外,焦灼的等待著什麼。
無他,今乃會試張榜曰爾。
這也便宜了臨近街上的茶館酒家,稍有些錢財的考生,必不肯在一乾同年麵前失了麵子,都在館子裡就坐,或是要一壺香茗、幾樣點心,細細的等,或是要一座豐盛的宴席,放開了吃喝,粗粗的等。南北薈萃,果然是各具特色。
在街南邊最大的一家酒樓內,大廳裡已被各地的舉子坐滿,其中不乏那天在瓊林樓上就坐的舉子,尤其是那幾個大大露臉的才子,幾乎悉數到場。
那天出儘風頭的福建舉子鄭堂,此刻更是享受到了眾星捧月般的待遇,尤其是他那幫福建同鄉,更是落力的吹捧,若不是那天被徐文長壓了一頭,恐怕要把他吹成大明當世第一才子了。
但因為徐渭那家夥不給麵子,現在也隻能說成是大明第二才子……不過這並不影響鄭堂的好心情,畢竟被久負盛名的青藤先生壓倒,實在算不得丟人的事兒。而且,今次科舉,他的發揮如有神助,寫出了前所未有的絕妙好文,何況還有雙重保險,此次必能高居榜首!
在眾人的一致要求下,他將自己會試的頭篇文章默寫出來,讓大廳裡的舉子們傳閱,果然惹得舉子們讚歎不已,都道今科會元非他莫屬。
鄭堂自是滿口謙遜,但還是掩不住一臉的得意,輕搖著一柄諸葛羽扇道:“此次春闈高手如雲,要說誰一定奪魁,那都是不可能的,但在下這篇拙作,躋身五魁應該還是沒問題的。”一種福建舉子都道他太過謙虛,說沒見過比他更好的文章。
福建舉子在那裡旁若無人的自吹自擂,自然惹得那些科舉大省的士子老不開心,不過有了上次的教訓,他們也不好意思大聲反駁,隻是一麵投去不滿的目光,一麵小聲的議論著。
“丙仲兄,你的文章是極好的。”浙江舉子的那桌上,眾人望向個麵色沉穩的青年道:“也寫出來鎮一鎮那些不知天高地厚的福建佬。”
‘丙仲兄’搖搖頭道:“有道是文無第一、武無第二,你們說我的比他好,他們卻可以認定,他的就是比我的好,是爭不出個結果來的。”
“唉,”眾人見他不願出頭,紛紛歎氣道:“想上上屆丙辰科時,全天下的風光都被咱們浙江的瓊林七子拔儘了,怎麼才兩屆過去,就讓人家搶了風頭?”
那丙仲兄餘有丁卻搖搖頭,輕聲對眾人道:“笑到最後的才是英雄,黃榜沒掛出來,說什麼都是白搭。”眾人隻道他是煮熟的鴨子,嘴硬,笑笑也就過去了。
卻不知餘有丁還真不是信口雌黃,而是確有些領悟在裡頭……話說當曰在瓊林樓上,沈默許下了的會試後設宴、款待一眾士子的諾言。果然在會試三天之後,他的衛士們便持請柬,分赴各大會館,邀請諸位在瓊林樓上鬥智的才子,和沈大人在蘇州時的學生蒞臨。
餘有丁身為沈大人的同鄉,自不消說,其餘舉子也大多欣然赴宴,沈默的學生更是一個不落,就連江西的楊時喬也到了,唯獨不見那福建的鄭堂……不過那天的酒宴星光熠熠,也沒人在意他沒來。
神話般的瓊林七子中,除了外放做官的兩位,在京的五位都到了,與舉子們把酒言歡,噓寒問暖,讓向來視其為絕對偶像的後學們受寵若驚,心潮澎湃,一個勁兒懷疑自己是在做夢。
席間,對前途忐忑不安的舉子們,紛紛拿出自己默寫的答卷,請五位前輩點評,他們知道寫八股文的高手,往往也是評閱高手,希望能幫自己預測一下成績,好稍稍安心。
沈默五個正要揚名立萬,從才子向權威轉型,自然來者不拒,為這些優秀的考生一一點評,共找出二十幾份卷子道:“這些問題不大,應該榜上有名。”又從中選出五份道:“應該能躋身前十。”
其中徐渭對餘有丁的文章讚不絕口,還打賭說如果他進不了前三名,自己將不再點評試卷,末了還問沈默道:“你覺著呢?”
沈默當然不會如徐渭般不羈,但也是微笑道:“差不多吧。”徐才子和沈六首的共同嘉許,給了餘有丁強大的信心,所以他才敢那樣說。
那天在座的還有兩人,就是在胡同裡嘀嘀咕咕的汝默和元馭兄,這兩人是惟二沒有拿出文章請求點評的;外人隻道他倆水平太差,不敢獻醜,也沒放到心裡去。
隻有蘇州的舉子明白,作為沈大人的得意門生,人家兩個的文章,定然早就被點評過了,哪還用等到現在?
確實如此,會試後的第二天,元馭便和汝默備了薄禮,到老師門上請罪。
沈默沒有絲毫怪他們的意思,道:“你們來看我,為師高興還來不及呢,又怎會生氣?”
兩人這才放下懸著的心。沈默讓廚房備飯,要跟兩個弟子喝兩盅,二人自然是恭敬不如從命。下麵備席的空當,沈默讓二人將會試的頭篇文章默寫出來。因為閱卷時間有限,考官隻能將精力集中在頭篇文章上,所以隻要後麵的水平波動不大,僅看頭篇就能估摸出最終的成績來。
兩人很快默寫出來,恭敬的遞給老師。沈默先看了元馭的,點點頭便擱在一邊;又汝默的,看完後問他道:“原文也是這樣嗎?”
汝默眼含淚花道:“嗯……一字不差。”
沈默不置可否的笑笑,也把他的文章擱到一邊;兩人心裡奇癢無比,想得到老師的點評,但沈默偏生顧左右而言他,問了他們來京後的情形,得知兩人住在驛館,便熱情道:“我這裡地方大,你們師娘師弟又回了紹興,老多房間空著哩,若不嫌棄就搬過來住吧。”
兩人雖然在年齡上,比沈默還大個一兩歲,但在閱曆上還很不成熟,並不知道老師的要求意味著什麼,都滿口答應下來,準備回去就搬過來。
然後沈默仍然沒點評。直到吃完飯,兩人準備告辭時,元馭終於憋不住道:“老師,我那卷子到底能被取中嗎?”
沈默看他一眼,打趣笑道:“要是你也擔心,那這次的考生豈不都得嚇死?”
“嗬嗬,”元馭聞言如釋重負道:“那我不問了。”說著看看邊上耷拉著腦袋的汝默道:“那他呢?”
“汝默啊,也不錯,”沈默微笑道:“不過比你差點。”
“學生,學生……”汝默喃喃道:“聽說有通關節一說。”
“管那麼多乾什麼?”沈默大氣的一揮手道:“天理昭昭,報應不爽,善有善報、惡有惡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