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八三章 流年(上)_官居一品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 官居一品 > 第八八三章 流年(上)

第八八三章 流年(上)(2 / 2)

不過畢竟是他先逼的沈默,便也不再掩飾道:“當然不是,所謂聖天子垂拱而治,其實是百官各司其職,向內閣負責,再由內閣向皇上負責,這樣才能保持皇上永遠英明正確的形象。”

在沈默炯炯目光的注視下,他隻好投降說實話道:“好啊,事實上,開國二百年,朝廷的行政係統,也就是文官製度業已成熟,即使沒有皇帝過問政事,也可良好的維持國家運轉。所以大明現在需要的,不是二祖那樣乾綱獨斷的明君,那樣必會因為君臣爭權而使國家陷入混亂。大明現在需要的是孝宗、先帝那樣的守成令主,他們隻需作為天命的代表,就大臣無法決定的軍國大事,(百度官居一品吧)做出最終裁決即可,無需為日常瑣事操勞。弘治中興和隆慶新政,已經證明了這種權力分配的完美,但不成文的東西終究脆弱,但凡出一個世宗那樣的獨裁皇帝,就會打破這種平衡,把國家搞得一團糟。所以我想做的,便是把這種權力分配明文化,然後假以時日,連皇帝也沒法退回去。”

“我也是這樣想的。”沈默笑起來道。

“你就跟我耍滑頭吧!”高拱笑罵一聲,道:“那麼下一步,你準備怎麼做?”

“立規矩,”沈默臉上現出坦誠之色道:“就像您說的,立各種各樣的規矩,然後逼著這些規矩執行十年,看看誰還能倒回去!”

“這可不是那麼簡單的,”高拱正色道:“不要學王安石,要敬畏祖宗之法,仔細研究研究,你會發現,祖宗其實還是蠻可愛的。”

“我也是這樣覺著。”沈默笑著點頭道。

“江南……”高拱深深歎一口道:“我是做好千刀萬剮加千古罵名的準備,才決定走這條路的。現在倒好,我中途脫逃,擔子卻壓在了你肩上。”他流露出深深的擔憂道:“這條路沒有人走過,前麵一抹黑,兩側萬丈崖,稍不留神,就是個死無葬身之地。”

“玄公以何教我?”沈默定定望著他道。

“論起趨利避害,我不如你多矣。”高拱一字一句道:“但我相信,走上這條路,一絲一毫的私心都要不得。隻有立身無可指摘,才能站得穩,走得遠。最不濟也像王荊川公,哪怕敗了,也不至於身敗名裂。”

“是。”沈默重重點頭,表示牢記心間。

~~~~~~~~~~~~~~~~~~~~~~~~~~~~~~~~~~~~~~~~~

高拱行事,素來乾脆利索,交割完畢之後,不像其他致仕官員那樣盤桓不去,而是翌日啟程,毫不停留……而朝廷為他定下的歸期,卻是兩日之後。這樣是為了避開百官相送。

在他看來,堂堂首輔以這種窩囊的方式下台,實在不是什麼榮耀的事情,在百官麵前現那個眼作甚?於是他偕老妻,坐牛車,穿布衣,戴鬥笠,無牽無掛,灑然去國。一路秋風,千裡黃塵。誰人得識君?等到百官送彆那天,才發現高老早已經離開京城地麵,隻能悵然若失望天際,似乎能聽到一個燕趙豪邁之聲,在引吭高歌道:‘緯武經文昭日月,橫經潛邸九年師。銳誌匡時肩大任,畿廷再入煥堯章。五風十雨頰靡掃,海客猶說絲路長。若得浩氣排雲上,再借青天五百年!’

高拱走了,沈默自動遞補為首輔。這位嘉靖三十五年的狀元郎,僅僅用了十七年時間,便登上了大明首相的寶座,成為帝國的實際統治者。這一年,他不過才三十六歲……

究其原因,除了沈閣老英明神武,官運亨通之外,還有很重要一個原因,便是他處在一個鬥爭無比激烈的年代——自嘉靖初年開始,內閣就變成一方擂台,僅出任首輔者,便有楊廷和、蔣冕、毛紀、費宏、楊一清、張璁、翟鸞、方獻夫、李時、夏言、嚴嵩、徐階、李春芳、高拱等十四人二十四人次。如果扣除嚴嵩當國的十五年,平均每任首輔的任期,不過一年半而已。(百度官居一品吧)之下的閣員更迭更是激烈無比,多少天下英才因此壯誌未酬,多少天才的大腦,全都空耗在勾心鬥角之中?

必須承認,正是得益於令人目不暇接的人員更迭,沈默才能在這樣的年紀便坐上首輔之位,這是他一人的幸運。但同時,如此頻繁的執政交替,使國家的政策沒有延續性,朝令夕改成了家常便飯,前後矛盾更使首相的權威也大打折扣……官員們根本不知道,你會當多長時間的宰相便下台,自然名正言順的敷衍塞責,就等著看你的笑話了。

這種現象,高拱扭轉了大半,因為他讓百官知道,隻要隆慶皇帝在一天,自己就是無敵的。他又兼著吏部尚書,誰要是不乖乖聽話,隻能卷鋪蓋滾蛋。所以才能在短短幾年之內,使風氣為之一變。然而先帝猝然駕崩,高閣老也跟著倒台,這使官員們再次看到了偷奸耍滑的機會,好容易扭轉的風氣,眼看要急轉直下。

所以沈默的當務之急,是立刻將浮躁的人心安定下來,讓他們認清形勢,雖然首輔換人了,卻休想再回到從前。這一點,他幾乎沒怎麼費力就做到了。因為大家的眼睛都是雪亮的——他這一任首輔,手裡有前無古人的大權力,哪怕是漢唐時的宰相也比不了。

高拱走了,張居正也開始長期泡病號,內閣裡再也沒有能跟他嗆聲的了。朝廷上下的大事小情,都由他票擬處理意見,批完後,發到司禮監去照抄、蓋章……經過馮保的事情,司禮監的批紅權和留中權已經被徹底剝奪;而皇帝還小,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計,而李太後親筆作序的《女誡》,(百度官居一品吧)已經在全國範圍刊發,自然也不好意思乾政。所以他想怎麼辦,就怎麼辦,全由他說了算。

這個時候,隻要讓大臣們都能得到點好處,彆讓他們以為你要獨裁,基本上就沒人敢鬨騰。所以首輔大人以廷寄的方式,正式知會各衙門,說我老師那‘三還’,實在是很不錯,以後也是我的執政方略了。

所謂三還者——以威福還主上,以政務還諸司,以用舍刑賞還公論也!

這是擺明了要大家一起發財,百官十分高興。但也有不少人擔心,難道他要摒棄高拱的那一套,重回徐閣老時代。這種擔心持續沒多久,便煙消雲散了,因為沈式內閣的工作重點,就放在了落實高拱時期沒來得及落實的政令上。

最重要的,自然是那《陳五事疏》。(www.101novel.com)


最新小说: 北派摸金手記 超市通異世,我在修真各界搞倒賣 粉紅赤 八零:渣爹不仁?福寶換爹成團寵 惡雌洗白?七個獸夫黑化後爭瘋啦 修羅武神 睡眠少年 龍族:我打諾諾,真的假的? 港婚春早 星河幻想之萬界使徒